木兰与华为——浅论拿来主义、脱钩与内循环
本以为在2020见证了足够的魔幻,已经能够波澜不惊,却没想到近来依旧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就在9月中旬的这几天,前脚“神仙姐姐”版的《花木兰》上映并口碑崩盘;后脚华为迎来了断供之日,开始了苦难行军...仿佛TT联手甲骨文的卖艺不卖身的风头都被抢过去了orz

或许有的小伙伴要问了:木兰与华为有什么联系吗?笔者认为,除了所谓“广告植入”的梗,两者在“供应链”上有很多异同之处,值得进一步分析~尤其当现在“时代变了”,曾经的“全球化”面临脱钩挑战,何去何从渐渐成为了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
全球分工与拿来主义
想必时至今日,大家对于华为的供应体系及其陷入的困境或多或少都有些了解~简单来说的:它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事实上,较为高端的制造业往往都依赖于全球化的供应链,自然有被别人卡脖子的可能...只不过,大家往往互惠互利,不会没事找事的互相伤害><

但现在我们渐渐进入了一种“新冷战”的大环境,所谓的理性有时反而成了一种奢求...好在华为未雨绸缪了备胎计划~如今的“南泥湾"项目,何尝没有被自己人当成是“杞人忧天”?如今反而留下了新的希望!
而对于米老鼠来说,虽然在疫情之下跌下神坛,但它离绝境还有很远,“拿来主义”的三板斧还能挥很久...
笔者认为:"拿来主义"可谓是美利坚置身文艺之巅的秘诀~它立国很短,本土文化也早已随着原住民而消失殆尽,如今的一身内功主要靠的就是对全世界的“吸星大法”...迪士尼的公主系列就很有代表性——哪一个不是源于对世界各地童话故事的改编?

墙裂推荐IC实验室的这一期科普
只不过人家确实有水平,体内的几股真气往往不会打架,反而能服务于同一套价值观,还演化出了种种后浪~《冰雪奇缘》就是一个很好的代表!打破了固有的套路,刷新了公主的定义,把冰皇后的故事魔改出了姐妹情...其绚丽的“画皮”技巧真的全世界的文艺工作者好好学习!


不过,总是这么吸来吸去,难免会翻车...而移花接木一旦失败,往往就产成了文化挪用——本次的《花木兰》不乏中国元素,但内核和搭配上却莫名奇妙,产生了“从福建的土楼坐高铁去戍边”的骚操作(一个南朝的气功大师,就这样不远万里跑到北朝抗击柔然,这是一种什么精神?

而在同行衬托之下,迪士尼的此番翻车更是显得愈发尴尬~B站近期恰到好处的火线上架了赵薇版的《花木兰》,直接中门对狙,居然也不落下风...要知道,这部09年的影片基本上一直无人问津,没想到突然间就“真香”了!

笔者认为,中华文明其实并不弱势,更是有着几千年的丰富宝藏——或许别人能把我们的经典故事翻出新意,但如果魔改过头了,自然不敌哪怕只算合格的其他本土版本...当年老大哥能动用举国之力拍摄《战争与和平》,狠狠打了好莱坞的脸,而我们的文艺工作者,哪怕一代人没那么“有精神”,也总有前人的宝藏和后人的填坑!从长远来看:何苦而不平?
新时代的两种文娱体系
除去影片本身,我们或许更应该关注疫情加脱钩的历史进程下,世界上两种文娱体系的分化——一边因为疫情管控不力,新片只得上线Netflix、Disney+等流媒体平台;一边却能安全开放影院,民众积攒的观影需求把《八佰》那样的伪史诗商业片都抬上了票房排行榜...
而从流媒体平台的角度上来说,虽然国内在版权资源上还很不给力,但其实强在了弹幕文化,使得线上观看不仅仅是一种无奈的替代品~举个栗子,赵薇版的《花木兰》在B站上看就尤其欢乐——木兰他爸是“天下无敌”的"二弟”,师傅是“青翼蝠王”,对象是“厂花”,对手是“萧峰”,柔然可汗还是动不动“苦一苦百姓”的”赵贞吉“...除了各种梗之外,弹幕上几乎每时每刻都有背诵《木兰辞》的小伙伴,观影氛围真的要比去很多影院要好!

笔者今年8月从纽约辗转回国,可谓享受到了两种体系的红利:回国之前第一时间刷遍了Westworld、Upload、Hamilton等神剧,回国之后又凭借参加活动送的B站大会员,一口气恶补了《流浪地球》、《哪吒》等近些年的国内佳作...更是完美闪避了《花木兰》单独付费$29.9的大坑,反而随时随地可以去影院翻更多的牌子~
当然,在内容的质量上,诸多的“国创之光”其实都是有很大的进步空间,同时直接面向的市场也很难超越华语圈——毕竟我们一方面内功不扎实,一方面也缺乏国际上的话语权...不过,我们光是国内市场的内循环,就蕴藏着巨大的潜力~当国产佳作动辄取得几十亿的票房,在排行榜上你追我赶时,必将产生良性的循环!
两种道路的未来
那么,以迪士尼为代表的“拿来主义”大旗又能打多久呢?答案恐怕是很久很久...毕竟文娱产业不像制造业那样好卡脖子,文化挪用也很难从根源上得到抑制~长期以来,西方那一套吸星大法加移花接木,已经玩的炉火纯青,恐怕还能在很长的时间内独步武林orz

不过,和过去的自己比,迪士尼的功力怕是已经开始衰退了——这在《木兰》身上体现地非常明显:虽然22年前也是包着东方外衣的中世纪骑士故事(尤其是村长打架等级的战斗规模),但当时的包装真的算是绚丽多彩!而现在算是怎么回事?照猫画虎却只完成了一件皇帝的新衣,各种尴尬设定真的连神仙姐姐都救不了...

有没有和笔者一样的火星小伙伴,才知道98年的演唱者是传奇的Lea Salonga!
那么,“拿来主义”的文艺创作能否Great Again?或是独立自主的路线才能引领文明复兴?其实都还存在着很大的变数,而关键要看观众们如何选择~
如同5G大战,究竟是去美国化的华为能笑到最后?还是封印华为的某些国家能够后来居上?其实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市场需求——哪一个市场更广大、更成熟、更能促进技术的迭代,自然哪一套体系更具有优势...从这个角度看,笔者认为我们的道路是曲折的,前途却是光明的!

而在文化产品领域,自然也是看哪一种能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当然,我们面临着不同的国情与审美偏好,IP自带的逼格和对话语权的掌握更是大相径庭,真的没法轻易断言!身为吃瓜群众,我们也只能用自己的行动为自己喜欢的作品打call~
谁会想到98年的经典动画会被魔改成今天这样?谁又能缕清今日的乱局,做出未来的寓言?笔者只能希望接下来的《三体》不会被Netflix毁,并期待10年后能有另外一部《花木兰》——可以用东方的韵味让全世界的观众真正明白,什么叫做: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雌雄?

TheatreBomb-剧燃:
特立独行的另类剧场,逗逼中的轰炸机
长按扫码↓载歌载舞步入歪门邪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