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家的两种决策框架:A-和B+模式
搬家有两种:一种是保持原有轨迹不变的,一种是改变生活轨迹的。
它们也对应着两种搬家模式,这里分享一个简洁的框架:
1,框架

保持原有轨迹的搬家是A-模式,你现有的家是A,你搬家过程中处理掉一些东西,变成A-,然后搬到B点。
切换生活方式的搬家是B+模式,你不管现有的A,直接从B点思考需要什么,从去B点到达的几个随身箱子开始,一点点增加,增加到运输方式的限额为止。然后B+搬过去,把剩下的东西处理掉。
2,原理:东西是自我的延伸
我们买的东西是自我的延伸,生活方式也是自我的延伸,这些东西组成的生活方式不断的在暗示你的自我区域。
但人有时候希望打破一些自我区域,有时候是换个活法,有时候是想走出舒适区,有时候是过不下去了,这些意味着自我的改变,也意味着那些暗示自我的东西的改变。
所以,当你要换个活法时,你需要按照B+模式去搬家,只拿B点的自我需要的东西,它会给你积极的暗示,B点的你要改变了。
3,我的经历
当我开始尝试数字游民时,第一件事就是搬家。由于A-和B+模式没想清楚,导致搬家非常失败。
我一直是按照A-模式在一点点收拾归纳淘汰,花了很多时间以A-的方式收纳打包。但等真正到了B点,发现人的心境、生活方式全变了,在这里需要的东西和在上海需要的东西完全不同。等到离开上海的那天的凌晨5点突然惊醒,发现思路不对,赶紧跑到仓库找出了一些东西,才不至于太过狼狈。
数字游民的意义就是希望脱离原来的生活轨道,开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在这些碰撞中也带来内心的更新。
里面的自我希望变化,所需要的东西也都全变了,这样的搬家应该按照B+模式来搬。
希望这个搬家决策框架可以给你带来启发,如果你正在思考改变人生轨迹,需要找人讨论,也欢迎点击公众号菜单栏约我的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