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必修1第三章第3节: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新版人教教材新授课)

2022-09-10 10:58 作者:花噗  | 我要投稿

生物膜系统是细胞中的膜系统(概念功能笔记见细胞器第二课时)


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含DNA、RNA、核糖体的原因

内共生学说——原始真核细胞吞噬好氧细菌,好氧细菌演变为线粒体;吞噬光合细菌,光合细菌演变为叶绿体。


细胞核的数目和功能

数目:通常每个真核细胞具有一个细胞核,但也有些细胞的细胞核多于一个(例:某种草履虫细胞、人的骨骼肌细胞)。有些真核细胞在发育过程中会失去细胞核(例:高等植物成熟的筛管细胞、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


研究细胞核功能的实验:

1.美西螈细胞核移植实验 —无对照组

2.伞藻嫁接、核移植实验 \

3.蝾螈受精卵横缢实验 有对照组

4.变形虫细胞切割实验 /

实验1、2:细胞核控制细胞的遗传

实验3、4:细胞核控制细胞的代谢


细胞核的结构:

核膜(核内膜、核外膜):把核内物质和细胞质分隔开

核孔: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核仁中含有rRNA,可构成核糖体。)

染色质:主要由DNA(储存遗传信息)和蛋白质组成。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染色质是细丝状的,高度螺旋后可变成短杆状的染色体。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一物质在细胞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状态。

细胞分裂时以染色体的形态存在,有利于遗传物质的平均分配,而将DNA遗传信息中亲代传递给子代。非分裂期以染色质的形态存在,有利于DNA中遗传信息的执行与复制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细胞质是细胞代谢的中心


///伞藻嫁接、核移植实验“猫腻”:新长出的帽的形状主要由蛋白质决定,而蛋白质是由细胞质中的一种mRNA指挥核糖体合成的,这种mRNA是以细胞核里染色质中的DNA为模板合成。换柄后,柄中原先存在的mRNA仍然能够起到指挥蛋白质合成的作用,但是在反复切除帽的作用下,原先的mRNA无法继续保持活性,所以首先长出的帽是介于伞形和菊花形之间的,反复切掉后长出的帽与假根所决定的帽型一致。


模型

物理模型:实物或图画形式

概念模型:文字表述

数学模型:数学公式、曲线图

必修1第三章第3节: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新版人教教材新授课)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