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龙17-70mm F2.8(索尼E口)镜头使用体验


腾龙在2020年末发布的17-70mm F2.8 VC RXD是我特别关注的一枚镜头。
相比原厂镜头,腾龙17-70VC具有更实用广泛的焦段,更实用的防抖机构,同时也没有省略三防设计与圆形光圈,被广大用户津津乐道的防污涂层与BBAR宽频谱抗反射镀膜也被保留了下来。

和腾龙E口全画幅镜头和索尼原厂之间有默契地保持差异化不同,这枚APSC画幅的E口镜头显然是注入了心血与精力的主战镜头,直接与索尼16-55 F2.8G形成了正面冲突。这也是腾龙从参与E口产线后第一次显露出要与原厂头平起平坐甚至竞争的姿态。

从外观来看,这枚镜头依旧延续了腾龙一贯的简洁干练的设计语言。
全家族统一的67mm滤镜尺寸能让用户在不同镜头之间实现滤镜使用的无缝过渡。RXD高速步进马达可以达成安静高速的对焦体验,配合VC光学防抖设计,无论拍照还是视频都能受益。
其中有一点我比较在意的是腾龙宣传的AI视频防抖,号称是专门为视频拍摄优化设计的,能在视频拍摄时提供比传统光学防抖更出色的抖动抑制。为此,我特地使用没有机身防抖的索尼Alpha 6400搭配镜头进行手持平移、走动以及摇移的视频拍摄:

可以看到高频抖动被很好地抑制住了,摇动镜头时也不会出现不跟手的抖动现象,估计AI视频防抖是把陀螺仪的采样精度与速度都大幅提升了。
同时RXD马达也提供了安静高速的对焦体验,即使暗光下依旧表现良好,配合强力的VC防抖让手持慢门拍摄成为可能。



值得一提的是,VC高效防抖也让我在拍摄静物时能有效降低感光度,提升画质,配合不俗的近摄能力,让拍摄的泛用性变得更强,更有乐趣。



这是一个汇聚腾龙心血的镜头,实用的宽广焦段覆盖,全程F2.8大光圈,高速安静的对焦,高效率防抖,不俗的近摄能力,简易三防设计。可以说满足了一枚高素质变焦镜头的所有该做的事情,统一的67mm滤镜尺寸也保护了所有腾龙E口镜头用户的投资,相比原厂镜头,腾龙17-70VC提供了更强实用性(焦段,防抖,近摄能力)的同时,价格也更加亲和。





除了亮眼的规格与实用性之外,这枚镜头也提供了能够匹配售价的光学素质,无论是解析力还是色散抑制在同级别镜头都属于优秀水准:




虽然这枚拥有高达16片镜片,但由于BBAR镀膜加持,在逆光环境拍摄,画面依然可以保持较好的反差和色彩还原,即使直面阳光,炫光光斑也被抑制得不错:



对我个人来说,这枚镜头可以算是索尼E口APSC画幅用户第一枚镜头的首选,之后只需按照自己喜好在特定功能补强即可(微距,大光圈,超广角,望远等)。


这里要提一下腾龙的另一枚70-300镜头,虽然是无防抖的全画幅镜头,但作为17-70的视角延伸可以实现无缝衔接,同样67mm滤镜尺寸与轻便体积,它的价格实惠,MTF曲线的甜点区也正好落在APSC幅面,和17-70做搭配,两镜头的重量总和也不超过1100g,还不到一个主流70-200mm全画幅镜头七成的重量。

如果你是Alpha 6500和6600机身(拥有机身防抖)的用户,可以考虑一下。

当然,如果您的需求是从广角端开始到望远端都保持持续稳定的高画质,那么腾龙的17-70mm F2.8镜头与70-180mm F2.8镜头组合就是为您准备的,在统一67mm滤镜尺寸以及F2.8恒定大光圈的前提下,均能在全焦段提供优异画质。
两枚镜头的质量总和也没有超过1400g,而对不少原厂来说,一个70-200mm F2.8镜头就已超过这个重量了。

很多时候,外出旅拍没有好心情就是因为被自己器材拖垮,给自己减个负吧,或许快乐就重新降临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