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穴虾,一种新出现在市场上的长臂虾
近年出现的一种(并不)全新的海水观赏长臂虾
呜呜呜,我不想期末考试啊,救救我

经常买鱼,熟悉某商家的,应该一眼就可以看出这是谁家的图谁家的盒子吧?
某海在今年上半年就预定引入的一种稀有全新的海水观赏虾。商品名起名给的是洞穴虾or红纹洞穴虾,并且在今年七月下旬到货并开始在国内(大陆)范围内经营销售。世界范围的销售流通也是在今年才开始的,由印尼捕捞者提供的货源,随后其他很多东南亚的渔场都尝试捕捞引进。今年年初的时候,在LA商店里面也曾挂过一段时间,后来就没了,我也没太在意,直到上上个月友人拿来给我看的时候,我才注意到怎么有这样一个小玩意。
这种虾给人的感觉非常缝合,就像发动了融合魔法卡将商品名为黄点玻璃虾的太平洋长臂虾还有商品名为虎纹薄荷虾的古根鞭腕虾融合出来的一样。

根据友人查阅,这是一种于1998年定种的短腕虾,学名Brachycarpus crosnieri
目前按友人翻译,暂定为柯氏短腕虾,不过不是国内带佬发表的种,没有经过中华文化五千年源远流长的熏陶,译名只要看起来合理,怎么翻译都没事(确信),比如这个我起个名叫茉莉短腕虾也行(好)

虽然是1998年就定种的玩意,但实际上后续在这个新的世纪里并没有多少对该品种的研究。“明明在海边数量很多,却没什么研究消息,甚至没什么人关注,真是太奇怪了。”这是我在推上看见某位神户大学研究生的原话。
在霓虹文一総合出版的《珊瑚共生虾图鉴》一书中有对该个在长臂虾科分类下小家伙的描述:
分布在西太平洋热带和亚热带的浅海,水深5-15m,栖息在洞穴中,夜行性,对光线敏感。第二腕足长而纤细,呈现透明红色,第三至五腕足中间节和末节发白且透明。

饲养上,要注意避免和凶猛吃虾的生物混养,需要给予一定的洞穴型,暗区的躲避供其栖息,晚上开夜灯的时候可以看见它在缸中活跃。除此之外,它和一般的太平洋长臂虾没啥区别。食性上来说就是个捡垃圾吃的,有肉自然会去抢着吃肉,很容易接受你给的香喷喷的饲料。不同于太平洋长臂虾的是,柯氏短腕虾不会啃藻。习性略微凶猛,会抓鱼,但是对同体型及以上者没有半毛钱伤害,但是却很容易击杀比其腕足长度小的鱼,比如舌塘鳢(舌:又是作为弱鸡代表的一天)。总的来说还是非常好饲养的,而且不会骚扰珊瑚,喜欢有大钳子的虾又不想买太凶的朋友可以尝试购买,也挺便宜的,半张左右。
相比之下,同属的Brachycarpus biunguiculatus,双爪短腕虾的相关信息就多了起来。

相对而言,双爪的螯肢更加粗壮且短小,甚至有隔壁猬虾那个味了。并且双爪的近侧螯肢上有鲜明的红色环状条纹,就像穿着红色条纹过膝袜or长手袋一样的(hso)。

只不过双爪的水深超过了20m,所以根本没在市面上流通,也可能就是某些神通广大的“国外小哥”偶然采集到拿出来售卖过。
不过对于喜爱收集海水虾的玩家来说,这波的柯氏短腕虾确实不容错过
顺便一提,本来这个由 @莫比•迪克 水个动态就完事了的东西,后来发现动态写不下这么多字,索性直接写成专栏了

于是就有了这样一篇专栏,以后这样的专栏可能还有更多吧,讲点有趣的不常见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