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果山上的大军阀
86版《西游记》第二集《官封弼马温》从孙悟空大战混世魔王的剧情开始。与原著相比,剧本的场景更集中、剧情更紧凑,孙悟空没有像原著一样到北方水脏洞找混世魔王算账,而是把战场改到了花果山。花果山的外景拍摄于江西庐山,水帘洞是湖南冷水江。
花果山的猴子并不是经常被混世魔王抢劫,而是在孙悟空即将回归花果山时遭到袭击,洞府被攻破。这一改编的灵感可能源于原著中“大王若再年载不来,我等连山洞尽属他人矣”一句。剧本大致还原了战斗场面,只不过改变了战斗结局,混世魔王没有被砍死,而是被放走。正剧的拍摄比剧本更加简略,混世魔王并没有被孙悟空擒住,而是带着小妖战败逃走。正剧武打设计不错,但混世魔王的大刀彻底成了摆设,始终没用过。原著对孙悟空身外身法的说明,剧本里有,正剧删掉了。
剧本在原著基础上扩充了情节,在设计孙悟空傲来国抢兵器这一原著情节的同时,也新加了混世魔王、独角魔王二打花果山的情节,加强了矛盾冲突、用双线叙事增强了紧迫感,可惜这些情节被正片全部删掉,并没有拍。
接着,就是剧本原创的“花果山四结义”情节,让牛魔王、独角鬼王(剧本中是独角魔王,正剧尊重原著,叫独角鬼王)、混世魔王、孙悟空拜了把子。这其实是原著中好几段情节拼揍而成,加快了故事节奏。原著中,混世魔王已经命丧水脏洞,属于被电视剧“复活”的,不必再提。牛魔王和孙悟空的结义发生在孙悟空取得金箍棒之后:“此时又会了个七弟兄,乃牛魔王、蛟魔王、鹏魔王、狮驼王、猕猴王、禺狨王,连自家美猴王七个。”其中,牛魔王是后面取经路上的大阻碍,所以必须交代,其他的是工具人,在原著中也就出现过两次,所以删了。其中,禺狨王也是猿猴,禺是一种长尾猿。郭璞注《山海经·南山经》称“禺似猕猴而大,赤目长尾”。狨即金丝猴,又称金线狨。独角鬼王则出场更晚,出现在孙悟空第一次从天宫撂挑子回花果山时,而且并没有和孙悟空结拜的资格,只是抱孙悟空大腿的马屁精:“正饮酒欢会间,有人来报道:‘大王,门外有两个独角鬼王,要见大王。’猴王道:‘教他进来。’那鬼王整衣跑入洞中,倒身下拜。美猴王问他:‘你见我何干?’鬼王道:‘久闻大王招贤,无由得见;今见大王授了天禄,得意荣归,特献赭黄袍一件,与大王称庆。肯不弃鄙贱,收纳小人,亦得效犬马之劳。’”原著中独角鬼王不是一个,而是哥儿俩,不但送了隋文帝时期开始流行的皇帝日常服饰赭黄袍给孙悟空,还教唆他自封“齐天大圣”,剧本把教唆孙悟空称圣的锅甩给了花果山的大马猴。
值得注意的是,在从傲来国抢回兵器操练猴子大军后,孙悟空已经是花果山一带名副其实的第一妖王了。“悟空会聚群猴,计有四万七千余口。早惊动满山怪兽,都是些狼虫虎豹、麖麂獐、狐狸獾狢、狮象狻猊、猩猩熊鹿、野豕山牛、羚羊青兕、狡儿神獒,各样妖王,共有七十二洞,都来参拜猴王为尊。每年献贡,四时点卯。也有随班操备的,也有随节征粮的,齐齐整整,把一座花果山造得似铁桶金城,各路妖王又有进金鼓,进彩旗,进盔甲的,纷纷攘攘,日逐家习舞兴师。”俨然是雄霸一方的妖界大军阀。剧本和电视剧没有体现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