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篇《海子》:暗物质存在吗?暗物质能形成什么?

这是我对暗物质的推导过程,并且我把暗物质命名为海子!

声 明:
我不是做科普的,我发的是我自己研究出来的一套可以完美解释宇宙的新理论,有可能是《万物理论》,跟教科书上教的不一样!
本理论以【海子】为基础,【海子】是我推导出来的一种比基本粒子还要小无数倍的超小粒子,海子就是所谓的暗物质,【海子】充满了整个宇宙,像海水充满了整个海洋,所以取名叫【海子】!
我有6篇PPT,配有图文,小到粒子、中到星系、大到宇宙,都有全新解释!
第1篇:时间
第2篇:海子(暗物质)
第3篇:粒子
第4篇:磁电光
第5篇:星系
第6篇:宇宙
持续更新中,喜欢请关注!


我用缜密的逻辑推理推导出宇宙不是空的,宇宙是一个海洋,充满了一类人类探测不到、发现不了的粒子,我把这类粒子命名为“海子”,海子就是科学界一直在寻找的暗物质,并且我还解释了为什么人类探测不到、发现不了海子。

以氢原子为例,氢原子直径大约是氢原子核直径的63,385倍,如果把氢原子核放大到直径1米,那么氢原子就是一个直径63.385千米的巨大球体,如此巨大的氢原子里面的物质太少了,几乎空空如也。

以太阳系为例,太阳的直径大约是1,392,000千米,如果把奥尔特云当成太阳系的边界,那么太阳系的直径大约是2光年(约18,921,460,000,000千米),如果把太阳缩小到直径1米,那么太阳系就是一个直径13,593千米的巨大圆盘,如此巨大的太阳系里面的物质太少了,几乎空空如也。

银河系和仙女星系相距254万光年,这中间也几乎空空如也。

古代人类认为地球表面是空的,后来发现了空气。
现代人类认为真空是空的,其实真空不空。

其实真空不空早就影响到人类的生活了,只是人类不知道而已,原子钟测时间时发现引力越大、时间越慢,引力越小、时间越快,速度越快、时间越慢,速度越慢、时间越快,就受到了真空不空的影响。
在《时间》篇我已经详细分析过了,时间是现象的量,现象异常会导致时间异常,时间异常的本质是现象异常,原子钟测时间时发现时间异常,说明有未知因素可以影响原子钟。

人类对时间单位秒的定义:当铯(sè)-133原子位于海平面处于非扰动基态时两个超精细能级间跃迁对应的辐射频率ΔνCs以Hz(即等于s-1)为单位表达时选取固定数值9,192,631,770倍来定义秒。
(说简单点,就是铯原子振动9,192,631,770次为1秒钟。)
关键词是非扰动,原子钟要用到真空,在人类的认知中真空是空的,铯原子就不被扰动了。

其实原子钟测出来的时间异常的原因是真空中有一类人类探测不到、发现不了的粒子,这类粒子像空气一样看不见、摸不着,但是也像空气一样有压力、有阻力,可以影响原子振动,才导致原子钟测出来的时间异常。

原子钟测出来的时间异常是这类粒子的压力和阻力影响原子振动造成的:
太空密度低、压力低、铯原子振动快、时间快;
地面密度高、压力高、铯原子振动慢、时间慢。
飞船速度慢、阻力低、铯原子振动快、时间快;
飞船速度快、阻力高、铯原子振动慢、时间慢。
时间是现象的量,现象异常会导致时间异常,时间异常的本质是现象异常。

以大气压和水沸点的关系为例:
海拔越高、空气密度越低、大气压力越低、水分子振动越快、水沸点越低;
海拔越低、空气密度越高、大气压力越高、水分子振动越慢、水沸点越高。
在珠穆朗玛峰上烧水,只要烧到73.5℃水就沸腾了;在海平面上烧水,需要烧到100℃水才能沸腾。

这类粒子对时间(铯原子振动)的影响和大气压对水沸点(水分子运动)的影响一模一样,都跟密度和压力有关,所以原子钟所谓的真空中百分之百有一类人类探测不到、发现不了的粒子,这类粒子像空气一样看不见、摸不着,但是也像空气一样有密度、有压力,可以影响原子振动,可以影响原子钟测出来的时间。

如果你有一块机械手表,这块手表上没有玻璃罩,时针、分针、秒针都裸露在外,你带着这块手表潜水,潜水越来越深会导致压力(水压)越来越高,压力(水压)越来越高会导致手表上的指针越跳越慢,因为压力(水压)压的指针跳动慢了,再往下手表上的指针就跳不动了,再往下手表还会被压扁。

如果你不知道水有压力(水压),你以为是引力造成的,那么你会得出结论:
引力越小、时间越快,引力越大、时间越慢。
你还会得出结论:
时间变慢、时间静止、时间崩溃。

如果你有一块机械手表,这块手表上没有玻璃罩,时针、分针、秒针都裸露在外,你把这块手表竖直固定在船头水线以下,然后开船,船速越来越快会导致阻力(水阻)越来越高,阻力(水阻)越来越高会导致手表上的指针越跳越慢,因为阻力(水阻)阻的指针跳动慢了,再快手表上的指针就跳不动了,再快手表还会被阻扁。

如果你不知道水有阻力(水阻),你以为是加速度造成的,那么你会得出结论:
速度越快、时间越慢,速度越慢、时间越快。
你还会得出结论:
时间变慢、时间静止、时间崩溃。

原子钟所谓的真空中百分之百有一类人类探测不到、发现不了的粒子,这类粒子像空气一样看不见、摸不着,但是也像空气一样有压力、有阻力,可以影响原子振动,导致原子钟测出来的时间异常。
原子钟在太空中依然会受到这类粒子的影响,说明宇宙不是空的,宇宙是一个海洋,宇宙中充满了这类粒子。
人类在做与真空有关的实验、研究、发明时,如果发现异常,一定要先假设真空不空,一定有什么未知粒子在里面造成了影响,而不是先假设真空是空的,以为自己制造了真空,否则出错的可能性远远高于真空存在的可能性。

宇宙不是空的,宇宙是一个海洋,宇宙中充满了一类人类探测不到、发现不了的粒子,这类粒子就命名为“海子”吧,因为这类粒子充满了整个宇宙,像海水充满了整个海洋。
人类发明了原子钟,原子钟是人类历史上最精准的计时工具,人类自以为掌握了时间的秘密,但是实际上原子钟更像是海子的密度计、压力计,人类可以利用原子钟测量海子的密度和压力。

古人没有发现细菌,是因为细菌小;古人没有发现病毒,是因为病毒小;古人没有发现原子,是因为原子小。
同理,人类没有发现暗物质粒子,是因为暗物质粒子小,小到超出人类的可观测范围了。
其实海子就是科学界一直在寻找的暗物质,但是海子实在太小了,小到连正电子、负电子、中微子、光子都是由海子形成的,所以科学界找了几十年都没有找到。
其实万事万物都是由暗物质形成的,包括人类自己,把人体细胞往下分,一直分到正电子、负电子、中微子、光子,再往下分就是海子了,只是人类做梦也想不到就连人类自己都是由暗物质形成的。

人类观察的是现象,总结的是规律,但是并不清楚其本质,无论是正物质、反物质、物质、能量,还是电荷、质量、引力、电磁力,其本质人类都不清楚。
所以,人类不能只发现暗物质,还要用暗物质解释宇宙,解释:正物质、反物质,物质、能量,粒子、星系,电荷、质量,引力、电磁力,并统一量子力学、广义相对论……

空气中能形成什么呢?
旋涡(龙卷风)、云团(白云)、晶体(冰雹)、流体(风)、波体(声波)。
如果宇宙不是空的,如果宇宙是一个海洋,那么宇宙中也只会形成旋涡、云团、晶体、流体、波体,不会形成别的乱七八糟的东西,无论是微观还是宇观都逃不掉这个规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