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时间内,连续诞生4个大国重器,中国实力究竟有多强大?

中国综合实力强大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中国的科研能力越发强大,虽然在很多方面中国的起步比西方国家更晚,但如今中国科学家却努力在很多方面追平,甚至反超了西方,那么现在中国的科研实力究竟有多强大呢?中国为何会强大呢?对于这一问题,中国科学家此前给出了答案,在同一段时间内中国科学家手中连续诞生了4款大国重器,让整个世界都非常关注,它们的分别是陆丰14海洋石油平台、天妃一号顶管机,祖冲之二号量子计算机和羲和号太阳观测卫星,这4款大国重器代表了中国在这四大方向上的最强实力,难怪西方会如此忌惮。

图为天妃一号顶管机
下面让我们逐个介绍一下它们,首先是陆丰14海洋石油平台,这个海洋石油开采平台的功能正如它的名字,它建设于南海的海上油田上,可以开采位于南海海底的大量宝贵海底石油资源和其他石油平台,不同的是这个海上石油平台不仅拥有开采能力,还拥有一定的处理能力,可以将挖掘上来的石油进行初步处理,降低它们的含水量和杂质含量,然后通过石油管道或油轮送往岸上的炼油厂,帮助岸上的炼油厂降低石油处理负荷,这个平台每天可以开采好几万桶石油,是如今中国南海海上石油开采的主力。

第2个是天妃一号顶管机,恐怕很多人都是第1次听说过这个装备,但其实它和此前中国火爆全网的盾构机一样都可以用来挖掘隧道,不同之处在于盾构机挖掘的隧道横截面是一个圆形,而天妃一号前方安装有好几个刀盘,通过特殊的排列,这些刀盘在工作时可以直接挖掘出一个矩形的横截面的隧道,极大提高了隧道的建设效率,据称它一次挖掘就能挖出一个4车道双向公路隧道,堪称目前中国在盾构机行业内的最强装备。
第3个是祖冲之二号量子计算机,众所周知量子计算机相比传统计算机拥有巨大的优势,而衡量量子计算机的性能的一个标准就是它同时可以操纵多少个量子比特,目前国际专家普遍认为一台量子计算机拥有50个量子比特,在执行特定算法时的效率就会超过最先进的传统超级计算机,而祖冲之2号一次可以操控63个量子比特,执行量子最短路径算法时的速度比人类现有的最快超级计算机还要快上千万倍,被公认是全球第1个实现了量子计算优越性的量子计算机。

图为羲和号卫星发射
最后一个羲和号卫星是中国在航天领域内取得的最新成就,和之间发射的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类似,羲和号也是一颗探测器,只不过它的探测目标是太阳,羲和号安装有多个性能先进的太阳观测设备,可以在地球轨道上对太阳进行详细观测,测量太阳的活动强度、发射光谱等重要参数,为中国科学家提供第1手的太阳科研资料,在它之前中国还没有发射过自己的太阳探测卫星,中国科学家想使用太阳探测数据就必须向西方航天机构借,而它的发射终结了这一局面。
这4个大国重器的诞生体现了中国如今科研实力的强大之处,虽然在很多方面中国的起步比西方晚,但因为中国拥有大量永不言弃,乐于奉献的科研工作者,中国的科研能力才会快速提升,达到如今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