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成熟,未来
脑子很乱,想的也很乱,有些可能是脑补,也有些可能是自我感动 我也说不清,但还是相把心里话写出来。
从哪说起呢?想来想去,还是从我们2022年年初我们第一次加微信那会儿说起吧。
当时我刚考上研究生,研一上了半年。老实说考了两次,但结果真挺烂的,那会心里也很乱对未来没有一个方向。那年寒假是我爸爸第一次正式催我相亲(事实上我截止现在拢共这三次经历都可能算不上相亲,单纯认识而已)这档子事,说了一堆,然后提到了你,现在回想起来确实挺不好意思的,你那边主动加了我,我这边一直没反应。当时我的想法真的就是一心不想考虑这件事,比较坚决地跟我爸把这件事压了下去。而下一次在提到相亲这档子事,是在4月份。
在那个时间点,我的研究生生涯算是正式开始了(第一个学期还和大学一样,以上课考试为主),经历了个人研究方向的确定,研三师兄找工作的结束,我对未来开始有了一个模糊的认知。这个时候我爸突然告诉我他和他一个以前的老同学聊到了这件事,他同学的女儿和咱们年纪相近,97年的,然后就说介绍介绍,互相认识一下。女生叫梁菲,之前是在下马渡中学当老师,后来借调到了祁阳市政府上班,根据现在朋友圈的动态应该是已经正式定到那边了。扯远了,当时我我一方面挺懵的,另一方面,在实验室的环境带来一年,说实话挺羡慕他们有些处对象的,而我这边,大二以后就没有异性朋友圈了,这主要也是我的性格问题。总之,我和梁菲加了微信。聊得过程也挺尬的,我上来就说的我是第一次相亲没经验,她也说没事,随便聊聊。这段经历最离谱的事发生在双方线下见面的时候(三次都是互相开盲盒,事先都不知道对面长啥样,咱俩很多年没见了,和开盲盒应该也差不多)。话说回来,那次见面(6月)我家算是全军出动,直接就奔着见家长了,我爸还准备了一个大红包,说是一万零一,万里挑一。当时我就说了,人家肯定不会收的,而且你这搞得跟封建社会买女儿一样(我猜我爸之前和你聊这件事的时候也挺急的,如果有什么不太合适的地方,我代我爸道个歉,不过咱俩聊的时候我也挺急的,和女生聊天实在是知识盲区,不好意思)。结果确实没收,中午吃了饭以后我和她去看了个电影,朱一龙的人生大事,想想就挺扯的,带女生看这种题材的电影,不过电影本身还是很不错的。看完电影,在新天地那边奶茶店聊了一下,聊得还不错,我说我学校这边的事,她说她工作那边的事。后面就是正常的吃完饭,各回各家。这件事情的结束也挺诡异的,但是比较涉及对方私密,我没办法跟你说(我现在唯一能说的就是,当时我和她双方感觉应该都还行),总之就是那天不久后,我就发微信算了,当时的外交辞令是我内心不够成熟不够强大,还支撑不了这种事,对面表示理解,互相祝好。稍微复盘一下,在这一轮我的感官是逐渐上升,然后戛然而止。
转眼间,这档子是的下文就到了2023年2月我爸再次提到了你。这次我没有回绝,但也一直不知道怎么开这个口,知道那天去祁阳那边接你。一开始我还不知道,本来以为只是去给堂妹送东西的,半路上才知道要去接你。那会儿见面,确实感觉这么多年没怎么变,从视觉动物的角度,我感觉挺好的(不过我当时好像就有点胖了,之前拜年的时候,所有人都说我胖了,我自己照镜子还没什么感觉,让人拍了一张照,确实有点绷不住,不过现在好了,痛定思痛,瘦了十来斤)。从那会儿开始,我对这事可以说是目的性比较强的,很想把这个事推进下去,然而后面遇到的问题也是我没想到的,毕竟真的没啥经验。后面吃饭还行,但看烟花那次确实有点尬了,看的不怎么样,聊得也不怎么样。现在总结来看,一方面是技巧性问题,确实不知道怎么和女生聊天,另一方面,我现阶段这个生活节奏确实也很僵硬,要么放假在家,很无聊,没啥可说的,要么一直在学校,虽然多少有点趣事,但长期硬聊也有问题(这还是和技巧相关)。其实在最终结束之前我还是很想多坚持一下的,至少坚持到下一次见面,不过在学校那边我一些和我一样网上“相亲”的同学聊的时候,把这个话题挑破了,最终的结论就是,这么僵硬,就没必要了。老实说我当时也有点越想越郁闷的感觉,我对自己这方面的评价一直是,可以说我能力不行,但我态度真的尽力了。现在想想,还是自己太不成熟了,这是确实没那么简单,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清的。
那之后不就,我爸又说给我找一个聊一聊(真的很急,比我还急,主要还是我家爸妈两边亲戚都有人这是拖到很晚,现在都没解决),我说可以(我对这事的态度有点佛有点摆,我是肯定没有独身的想法的,而且前面说了,看别人处对象其实挺羡慕的,但让我自己在学校或者以后去单位主动找一个,我是觉得不太可能,没这个心,也没这个能力,所以需要类似相亲这种外力推一把,开个口子)。这次找的也是学校的,你也认识,张苏妮。但说实话,放假回家(6月底)才见的面加的微信,第一眼我单方面没眼缘(虽然这种话这种比较很不合适,但我还是想说一下,还是从视觉角度,纯粹个人审美,抛开后续一切不谈,梁菲,你,张苏妮,我个人对你更有意愿),三观什么的,太后期的东西,而且小县城小城镇的人都不至于个性那么鲜明,我个人看来不是特别重要。所以我这次一开始就没有推进下去的想法,但直接挑明也不合适,所以前几天还是叫她去永州那边瞎逛了一下。也许是我表现得过于业余被她看了出来,索性中午吃饭的时候她就把这个事挑明了说,直接问我相了几个,我也就索性全说了(大致说了一下,没这篇这么详细)。聊来聊去,她也暗示我爸在这件事上太急了,还更我说可以多相几个,我也就没啥压力了。不过聊天体验还挺好的,和在学校那边和一样“相亲”的同学分享失败经历的感觉完全不一样,不过最终我还没和她正式挑明,我觉得这个流程还是要有的,等过几天。希望以后做个朋友吧(现在中学真不认识几个老师了)。
然后就是我写封信的导火索(抽象比喻)。前两天散步回家和我妈聊天,聊了中学学生心理问题,聊了年轻老师八卦,也聊了年轻老师的压力问题。这个地方我脑补的就比较多了,算上我妈还提到之前路上碰见你妈提了一嘴咱俩这事,我最终的脑补结论就是,年初那个时间点对于我们两个来说,去推进这个事都不算很合适,你有职业的压力,而我虽然对未来有了一个大致的预期,但毕竟一直在学校,对社会生活、情感问题的认知很不成熟。
总的来说,我写这封信的原因是我个人觉得我们也许还有机会继续互相了解,之前的“暂停”原因也许是是双方当下阶段都没有深入的思考如何处理这件事,我这边目的性太强,和女生相处没经验,太急,导致处理的不成熟。当然,我现在之所以说是一年后的一封信,有三个方面原因,一方面是上面这些我看来的问题仍然没有解决,至少在我正式工作,完全步入社会之前,以及你那边工作压力减轻之前,问题解决不了。另一方面是,一年后,虽然暂时规避了现在的问题,但毕竟是一年,现在的想法不代表以后的想法,我无法保证自己现在这个看似坚定的想法未来不会改变,更无法确定这一年会发生什么。最重要的一方面是 ,前面提到的,这一切的心理猜测可能仅仅是我的猜测,是完全错误的脑补。综合来看,我现在主观臆想了一种可能,一种我们还有机会互相了解的可能,就像我之前臆想的那样。可现实是极其复杂的,而且即使前置条件和我臆想的接近,后续也有无数种发展的可能。更大的可能是,双方以后向着各自的生活轨迹越走越远。那样,也希望我们能够在各自的世界里过的舒服 ,当一个开开心心的日子人。
一年后,也许早点也许晚点。如果我们当前的状态符合我的臆想,如果我们后续的生活轨迹不会偏差太多,如果我那时还有现在写这封信是的一股子劲,我会发给你,希望我们能在一个更合适的时期,以一种更成熟的姿态面对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