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本创作心得01
(字数有点多了,不能动态。。。)
近日,我完成了自己的第一个电影剧本,创作时间将近八个月,这个时间段实在没办法说很顺利,确实走了一些弯路,这里分享下创作心得
(仅代表个人拙见,仅供参考,如果多多少少能帮到其他朋友,那就最好了)
(文字校对不足,如有影响阅读的地方,敬请原谅)
以下为心得,条目式。
1:客观取舍原初冲动
我这个电影剧本的起点是某创作群的一个半命题作文,命题框架是一个武侠风格的小故事,我当时爽写七千字,对自己武侠略带悬疑的故事非常满意,后来决定将其作为我第一个动画电影剧本,鬼使神差的(不记得了)加入了主旋律标签,但这和我的原初冲动是有所冲突的(纯粹的武侠动画)。
诚然,许多创作者对于原初冲动极为执着,这甚至包括我的老师,但我也因此见证了两次“为保留原初冲动”导致的幻灭(这事儿不太适合往细里说),我的理解是,我们是动态的人,我们的思想也是动态的,曾经的原初冲动与如今的想法难免会产生冲突,这时,我们可以将选择权交给理性。
以我这次为例,武侠和主旋律势必会有一个成为附庸,我思来想去,选择了主旋律(这在某种程度上冷落了我的原初冲动),这样选择,提高了故事的上限,但也导致创作的难度大幅增加(吃了不少苦)。
2:做所谓“放空大脑”操作前,一定要和你的剧本对峙一番。
我们的灵感不是无穷无尽的,创作和修改时总会卡壳,不得不停下来。此操作被称为“放空大脑”,即剧本卡壳或者剧本告一段落时,要抛下剧本做些其他的事情,这样,在回来的时候,你会对剧本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在我看来,“放空大脑”绝对是必要的、不得不的操作,但我们要注意,“放空大脑”的前提是创作卡壳,这个卡壳不是一上午一下午没思绪就算的,我的判断标准是两天,这两天,你要和你的剧本对峙,离手机远点,离其他作品远点,全神贯注于你的剧本,你真得需要“放空大脑”吗?你只是没有竭尽全力罢了。
3:剧作结构不止能在创作时助你稳定发挥,还是你修改困境时的指向标。
我在修改环节时,出现过拔剑四顾心茫然的情况,剧作结构是我当时唯一仰仗的指向标,剧本成品的时候,我回顾自己创作经历时,由衷感谢自己所学剧作法(三幕八序列)的引路,否则,我恐怕真的会半途而废。
4:初稿完成后,别浪,一定要找人读,征求修改意见。
此条意见想必很多人都提过,尤其是剧本初完成后的成就感,自以为创造了什么惊世之作,脑中幻想也一个接一个往外蹦。但绝对,绝对不要忘了征求意见,我便是通过征求他人意见,及时发现了剧本情感逻辑的问题。我的建议是,先保证信得过的,能给到有效意见,再保证“给不同的人读剧本”,收集更多更有代表性的意见,后续,我也会继续找些自己信得过的朋友帮忙给剧本提意见。
5:初稿完成后,几个月都好,给自己设置一个死线。
相信我,有一个死线,比没有死线,自己自顾自地写,要好非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