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小辞典》9.29 科学社会主义
【本文转载自吉林人民出版社1983年 仅供学习参考】
29、科学社会主义
是关于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理论,关于无产阶级为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而进行斗争的性质、条件和一般目的的学说。它是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之一,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行动指南。
社会主义[i]这个词,源于拉丁文socialis,原意是“同辈的”、“同伙的”,后来用以表示为了提高劳动群众的福利和保障社会和平而改造社会的思想。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便产生了反对这种新的压迫、剥削制度,憧憬没有剥削、压迫的社会制度的社会主义学说。但由于当时条件的限制,这种学说终究还是非科学的,是空想的社会主义。
十九世纪四十年代,马克思和恩格斯以他们所创立的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以及剩余价值学说为指导,研究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规律,总结了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经验,批判地继承了空想社会主义的合理部分,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无产阶级革命、无产阶级专政、无产阶级政党、无产阶级国际主义、无产阶级革命的战略和策略、社会主义建设,以及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条件和进程,等等,都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
科学社会主义是在同各种各样的非科学的、冒牌的、反动的社会主义,以及同修正主义的斗争中丰富和发展起来的。列宁、斯大林、毛泽东等杰出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战士,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本国的具体革命实践相结合,并吸收了国际工人运动的经验,分别在不同的领域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注:
[i] sociais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