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1 第五回 酶


由于掉到海里的缘故,盐渍浸到了头发里,身上也黏黏的,明明本应如此。
我低头看向自己的衣服,发现平时穿的朴素的衬衫和长裤都被换掉了,摇了摇头发现脑袋也清爽无比。
「我什么时候洗过澡了……?」心中产生了一缕疑惑和不安。
「…………!」
我几乎下意识地拉开自己的裤子,「呼……好险」看来自己的贞操没有在昏迷时被偷走,亚托莉应该是怕我感冒,所以简单地用热水帮我清洗了身体。
我走进浴室,发现墙上还残留着不少水珠。
「这么说,难道是她在洗澡时帮我一起洗了吗……」
不知为何突然有一种悔恨油然而生。
「要是早一点醒过来就好了……」
笨蛋!你在想什么!——我在内心对自己发起吐槽。
「唔姆~」
「醒了吗,亚托莉?」
不知是不是感到腿上的触感消失的缘故,亚托莉迷迷糊糊地揉起了眼睛。
「啊~!夏生先生……」说到一半亚托莉忽然想起什么似的摆出了一副闹脾气的样子「哼~!」
「…………」
刚刚躺下时没有仔细看,亚托莉的上身是一件天蓝色的抹胸上衣,领口并不是轻薄地贴在皮肤上,而是包裹着一圈奶油似的花朵,衣袂是两条上窄下宽的灯笼袖,臂弯处的布料是透明的,显得非常具有空灵感,衣袖和衣服是分开的,高度和胸口齐平。下方的裙子并不同于寻常外翻式的设计而是像游动的水母一样裙褶鼓起然后边缘处内吸。因为这种衣服一般是要搭配裤袜使用的,长度只能说勉强遮住隐私部位,所以光着纤纤玉腿的亚托莉看上去实在有些犯规。
「亚托莉,这身新衣服真可爱,很适合你」
「啊唔唔唔~~>///<」亚托莉像被电到一样突然站起了身。
我还注意到她的黑色发带换成了一对翻车鱼发卡,小腿上系着一条海蓝色缀有白云的脚链,脚上穿着的却还是我当初送给她的那双凉鞋。
「说起来,我们还要去找你的衣服和鞋,再晚天就黑了」
「那个,夏生先生……其实,我不想去找衣服和鞋了」亚托莉颔首轻轻开口说道。
「为什么?衣服不说,那双鞋对你来说不是很珍贵吗?」
「那双鞋对我而言确实很珍贵,但它完成了自己的使命,见证了我和夏生先生相伴的每一天,承载了数不清的记忆,但是现在我已经不再担心了……」
「亚托莉……」
「未来的道路有了夏生先生相伴,总是沉溺于过去会遗漏路过的美景的……」
「…………」
「啊啊,说的是啊,我们还有好多地方要去呢,我想要带你去看地中海的天晴,去赏西伯利亚的雪景,陪你越过一切山川与河流……」
「呜…呜呜,夏生先生什么时候变得这么油嘴滑舌了……啊呜呜,脸颊好烫……不过…这种感觉,我不讨厌……」亚托莉小声地说道,心情似乎已经变好了。
…………
「吱……吱吱……据报道,今天夜里二十二时十三分左右,伊豆半岛的城之崎海岸上空将能够清楚地看到百年难得一遇的流星雨,真的是激动人心的消息……」收音机突然传出一条新闻。
「夏生先生~恰好是今天耶!流星雨流星雨!你见过吗?」
「嗯……在电视上倒是见过,实际上我从小就喜欢宅在家里闭门不出,也没什么人陪伴,自然不会专程去户外看流星雨这种事。不过好像最佳观测地点离我们挺近的,要一起去吗?」
「我很乐意~」
「嘛,先不用急,在此之前还有好几个小时呢,我有点事打算去镇上的图书馆,晚饭前就回来,亚托莉你呢?」
「唔……那我就去购买准备晚饭的食材,夏生先生敬请期待今晚的晚餐吧~」
「嗯,那晚上见」
…………
……
…
「这位先生请出示您的身份证」
「……啊好,请收下」
「登记完毕,您可以顺着这边进去」
「谢谢」
果然这里的世界和现实有些不同。在路上我就在想,自从来到这个世界已经两天了,我还没有见过除了亚托莉之外的人,本来还在担心会不会只有我们两人。不过,事情似乎出了新的问题,如果时间线确实是六十年前,亚托莉也通过伊甸强大的观测能力完整地录入了世界的信息,那么这的人应该记得我是学者老师才对,虽然我对自己的名声并不是很有信心到所有人都认识我,不过一路走来有几个似乎熟悉的面孔在见到我时也只是冲我友好地笑了笑并无过多攀谈。
「果然,这个世界的人是没有意识的吗……」
我没有想太多,毕竟,我并不是为了此事而来的。
我边走视线边扫过书架,寻找着七十年前海水上涨之前有关生物科技方面的书。
「喔,找到了」
我翻开一本厚厚的黑皮书,纸张已经全部变黄了,是用英文写的,好在我对我的英文功底挺有信心,除了一些特别晦涩的专业术语,阅读起来并没有什么障碍。
「Carbon nanotubes……」
这个单词的意思是碳纳米管。
这是本关于仿生学的书,这里介绍到了当时美国宇航局研究的一种新型人造皮肤,采用垂直碳纳米管层排列在橡胶聚合物上,碳纳米管通过金丝串接固定在一起,其能够将接触表面的热量传递至传感器网络,就如同皮肤获取信息一样。碳纳米管提高聚合物上的压电感应后,传感器能够向机器人大脑产生一种信号,是机器人能够像人一样具有触觉。人造皮肤分为两层,表层是由硅橡胶薄膜制成的,能够阻挡细菌的进攻,而里层是一种亲和有机金属的特殊培养基,能够帮助受伤的皮肤生长。
我还看到美国航天局与生产亚托莉的公司间技术的合作。
心中的一个疑问似乎解开了。
可关键的问题是——
「亚托莉仿生脑的构造……」
现在已知的事情是,机器人在对数据进行处理时动用的是缓存,缓存的容量很小,每秒进行几亿次的读写但并不会记录信息,而存储信息的是数据硬盘,为了展现出更高的机能,一般的机器会采取固态存储,固态存储一个最致命的缺点就是存在闪存颗粒,即读写次数是有限制的,为了限制机器人的寿命,厂家会根据需要安装具有不同数量级颗粒数量的内存条。亚托莉的记忆寿命是二十五年,这已经算是相当长的了。
可仅仅知道这些并不能解开亚托莉为什么会产生意识这件事的谜团。
「第五代计算机——智能计算机……第六代计算机——生物计算机……」
「嗯……?」我注意到了一个概念『生物计算机』。
从第六代计算机往后就只有简略介绍了,一些企业为了保住自己的商业竞争力,对一些机密性相关的技术问题往往会一笔带过。
我又去书架上拿来了许多其他企业的相关权威著作。
「曾有一段时期生物技术获得了蓬勃地发展」
人们通过模仿鱼鳍造出了船桨、根据鲨鱼的特性造出了泳衣,通过蝙蝠超声定位器的原理制出了『导盲仪』,除此之外还有模仿鸟类翅膀构造发明的动力学机翼。这些都是机械向生物模仿的一种转变。
而另一种构想,便是令生物向机械模仿。
当时的人类基因组计划给了科学家们启示……
DNA又称为脱氧核糖核酸,使细胞核中携带生物生长指令的遗传物质。DNA拥有不可思议的资料存储功能,很可能比硅晶片更强。一般而言,1毫克DNA的存储功能大约相当于1万片的光碟片,更为不可思议的是,DNA还具有在同一时间处理数兆个运算指令的能力。
DNA的一个重要性质是双螺旋结构,A碱基与T碱基、C碱基与G碱基形成碱基对。每个DNA序列有一个互补序列。这就导致如果错误发生在DNA某一双螺旋序列中,修改酶能够参考互补序列对错误进行修复。双螺旋结构相当于计算机硬盘的RAID1阵列,一块硬盘位另一块硬盘的镜像,当第一块硬盘破坏时,可通过第二块硬盘进行数据修复,因此其具备相当高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DNA在不同的状态下,可产生信息有无的变化。借助生物酶和生物操作制成的生物元件可以实现逻辑电路中的0与1、晶体管的通导或截止、电压的高或低、脉冲信号的有或无等等,经过特殊培养后制成的生物芯片便可作为一种新型高速计算机的集成电路。
生物芯片本身具有天然独特的立体化结构,其密度要比平面型的硅集成电路高五个数量级。让几万亿个DNA分子在某种酶的作用下进行化学反应就能使生物计算机同时运行几十亿次,不仅具有并行处理的功能,其运算速度要比当今最新一代的计算机更快。
最重要的,由于生物芯片内流动电子间碰撞的可能极小,几乎不存在电阻,所以生物计算机的能耗极小……
「这已经不是冯·诺依曼架构下的计算机模型了……!!」我回想起之前研究了解到的『整合信息理论』,发现生物计算机对信息的整合程度完全满足这一要求。
「而且耗电极低……」
「……原来如此!!」感到自己终于发现了真相,我兴奋地用力拍打着桌子。
由于太过兴奋了,以至于无视了旁人抱怨的目光。
「那么也就是说,亚托莉的存储器并不是传统的硬盘存储,并不存在读写次数的限制,即便存在物理损坏也能够自我修复……」
「真正导致亚托莉记忆出现衰退的原因是……」
…………
……
…
我将所有的线索螺旋般收束,经过短暂的冥想过后,嘴角扬起了一个自信的弧度。
「因为长期未正常进食,蛋白质的摄入减少,由此导致作为记忆『催化剂』的酶的活性降低了……」
令人一直纠结悲伤的源头原来是这个吗?那么,找到具体是什么酶说不定就能拯救亚托莉在现实世界的身体……
「可是……」想到这里,我的内心突然产生了一丝犹豫。

不知不觉第五回完结了,由于急着给大家发糖,所以硬核的部分就快马加鞭地赶完了,剧情发展可能有点快,请原谅。我个人觉得纯写废萌有点像白开水一样索然无味,适当插入些硬核的东西促进下交♂流想必也是极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