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息县法院:立足平凡岗位 擦亮特色“枫桥”品牌

2023-05-11 08:31 作者:县域信阳  | 我要投稿

  杨店人民法庭

  殷慧敏

  雷锋同志曾在自己的日记里写道:“一个人的作用,对于革命事业来说,就如一架机器上的一颗螺丝钉。机器由于许许多多螺丝钉的联结和固定,才成为一个坚实的整体,才能够运转自如,发挥它巨大的工作能力。螺丝钉虽小,其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作为息县人民法院的一枚小小螺丝钉,只有立足平凡岗位,坚守本职,才能保证息县法院的方方面面工作正常有序运转,才能创造司法审判工作质效的优秀成绩,才能在完成“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起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中全力争创一流法院。

  2020年从穿上法院制服的那一刻起,我就一直扎根在息县人民法院杨店法庭,担任法官助理一职。有幸身在基层,每天直面群众,三年来我深刻的认识到“化解矛盾”真正的含义是什么。2022年开始,杨店法庭抓住全省“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活动的有利契机,联合辖区乡镇党委政府成立“党建统领基层社会治理调解室”。作为参与调解室工作的一员,我在一次次矛盾化解中慢慢成长,不仅明白了调解工作的重要意义,也在不断磨砺中逐渐找准了自己的定位。

  树牢宗旨意识,积极为群众排忧解难。从事调解工作,需要不断探索适合乡俗民情的科学工作方法,找准问题症结,对症下药,化解纠纷。比如赡养类的家庭纠纷,把调解地点搬到田间地头,搬到老人家中,在调解中,坚持以法律为准绳,结合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条分缕析,情理与法理兼容,在帮助当事人达成共识、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的同时,以案教学,教育一方,降低当地此类纠纷的发生频次。

  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擦亮特色调解品牌。推进“枫桥经验”在基层落地落实,是每一位法院人义不容辞的责任。日常工作中要积极探索,不断创新。杨店法庭推出的“三级调解组织+品牌调解室”的运作模式,结合工作实际,以人民调解为基础,使人民调解与司法调解形成优势互补,积极打造“枫桥经验”升级版,并充分落到实战化调解中,大大提升了调解的成功率。作为这个特色调解模式中的信息员、联络员,及时沟通反馈是重中之重。在多而杂的案件中梳理出一条条清晰完整的脉络,是我日常的工作之一。这项工作看似简单,但是如何把简单的工作做到高效且新意,就需要潜心钻研。“枫桥”品牌能否越来越亮,依靠的从来不是某一个人,只有整个环节中的每一颗“螺丝钉”都各司其职、全心投入,才能真正打通人民调解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架起党和群众的“连心桥”。

  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从调解工作中诠释党性,促进和谐。在日常调解工作中时刻牢记自己共产党员的身份,哪里有矛盾纠纷,就积极投身到哪里去,用真心和耐心,细致地做好每一个案件的调解工作。一年多来,无论是依法依规为群众释法说理,还是迎难而上协调农户矛盾,无论是深入调查找准症结,化解各种“疑难杂症”的家庭纠纷,还是不辞辛劳跟进农民工欠薪问题,无论是入情入理解决各种突发事件引起的纠纷,还是帮助外地人追回因合同纠纷损失的购房款等,在党建统领之下,每一位调解员和网格员都充分发挥了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用行动证明了只有扎根基层、默默奉献,才能促一方和谐、护一方稳定。2023年初,杨店法庭被授予全省第一批“枫桥式人民法庭”称号,这项荣誉是对每一位扎根基层的法院人的激励和嘉奖。

  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在息县法院争创一流法院的奋斗目标中,我将继续保持昂扬斗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面对新形势、新挑战,锐意进取,坚持实干当头,勇担肩上的责任,不断丰富新时代“枫桥经验”,让“枫桥”名片在息县法院散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本文转载于【息县法院】,经【凯升融媒】编辑,转载此文请标明原作者,保持文章完整性。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息县法院:立足平凡岗位 擦亮特色“枫桥”品牌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