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热下寒,既上火 又怕冷?一个妙方,清上温下,改善你的上热下寒
大家好,我是刘医生。经常有患者问,为什么感觉自己是寒性体质,但是还是非常容易上火。每次稍微吃一点辣的就长溃疡,有时候脸上还会长痘。很多人会认为只是单纯的上火,吃一些祛火的药,但是好了几天,过两天又开始反复,祛不了根。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其实,这不单单是上火,这是典型上热下寒的症状。上热说的是头面部有热症,经常反反复复的口腔溃疡,牙龈肿痛等。下寒是说,脾胃虚寒,非常容易拉肚子,一吃凉的就肚痛腹泻等,一年四季经常感觉脚底冰凉。

很多人一上火就吃一些祛火的药,而这些药物药性都比较寒凉,时间一长就会损伤我们的脾胃,导致脾胃虚寒,从而出现腹泻等症状。那这时很多人就要问了,那我到底是泻火还是暖胃啊?

其实,换一种思路,既然上面有热,下面有寒。我们疏通中焦,把热往下引,去温暖我们的下焦的寒;把寒往上引,去清上焦的热不就可以了吗。那应该怎么办呢?
今天,刘医生来给大家分享一个既可以疏通中焦,还能清上温下的方子——黄连汤,他出自我们的医圣张仲景。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些药物。

黄连汤主要由:半夏、黄连、干姜、桂枝、人参、甘草、大枣这7味药物组成。
半夏药性辛温,具有燥湿化痰的功效,可以治疗寒痰和湿痰。又入脾胃肺三经。因此,中焦痰湿瘀堵,可以用半夏来疏通。

黄连是大苦大寒之药。可以清热,又因黄连入心、肝两经。所以,黄连不仅可以泻心火还能清肝热。可以改善心火旺盛和心肾不交引起的失眠等症状。再者黄连入胃经,除了清热邪还可以降浊,可以改善湿热中阻引起的湿热互结,气机不畅等症状。

干姜则是一味大辛大热的药物,入脾胃两经。具有温中散寒的功效。可以温脾暖胃,改善脾胃虚寒引起的腹泻等症状。此外干姜辛香发散,可以将中焦瘀滞给疏通。
桂枝也是一味比较辛温的药物,入心、肺和膀胱经。具有温通经脉。温阳化气的功效。经常被用来治疗寒凝血滞,水湿内停等症状。

人参则是用来补气的,上面的几种药物把中焦疏通。那就需要人参来补气使气机疏通畅达。
最后又加了甘草和大枣来调和我们的脾胃,更好地吸收药物使其发挥更好的药效。

好了,以上就是今天的内容,有问题可以留言。关注我,了解更多健康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