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02新闻周刊文字整理
开篇语
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打开新闻周刊。从昨天也就是四月一号起,公安部新制定的《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记分管理办法》开始正式实施。这其中有很多的变化,比如买分卖分开始被严打,打开车打电话、开车加塞儿,罚分也都由两分变成了三分。当然减分的项目更多,比如高速超速在百分之二十以内它就不再扣分,但是并不意味着对交通违法行为就放松了管理。为了提高驾驶员的手法水平,还增加了出路。比如去再学学交规,就省着你去买分,或者让别人替你铲分等等。过去说“分分是学生的命根”,现如今中国机动车驾驶员接近五个亿,远远超过大中小学学生的数量,分分也是驾驶员的命根。所以这个新办法驾驶员们应该好好地去看一看。千万别等罚的时候才了解。
新闻回顾
东航飞行事故残骸搜寻任务已基本完成
本周四,民航局航空安全办公室相关人介绍,东航飞行事故残骸搜寻任务已基本完成调查工作,以取得初步进展。正研判飞机接地时可能的运动轨迹、姿态和撞击力,尝试还原事发前的真实飞行过程,进入到事故技术分析和调查取证阶段。事发后的十天的时间,七天找到两部黑匣子,目前数据正在解码中,八天完成全部遇难旅客身份鉴定和DNA检测比对工作。根据相关规定,事发三十天内将完成初步调查报告。此外,据中国银保监会消息,截至本周二十一家保险公司已向东航事故遇难人员家属支付十四笔赔款。总计一千四百八十五万元。
教育部:清理无谓证明材料
针对将孩子入学与各项缺乏法律依据的证明相挂钩的现象,本周五教育部发布通知,要求全面清理、取消学前教育经历、计划生育证明、超过正常入学年龄证明等无未证明材料,预防接种证明也不作为入学报名前置条件。同时强要按照材料非必要不提供信息非必要不采集原则,严禁采集学生家长职务和收入信息,且不得反复采集。值得注意的是,通知要求全面清理、取消不合规的随迁子女入学证明材料及其时限要求,不得要求提供户籍地无人监护等无谓证明材料,切实保障符合规定条件的随迁子女能在流入地接受义务教育。
本周视点
吉林与上海这段时间遇到的疫情挑战是巨大的,因为我们已经很久没有局部地区单日感染人数都持续的在一千以上的挑战,我们都希望这是最后一场战斗。但谁也没办法做出这个乐观的判断,病毒依然在肆虐,这个时候吉林需要加油和各界的支持,上海这个“模范生”这个时候同样需要加油和各界的支持,因为他们打的战役不是只属于他们自己,而是我们共同的战役,因为病毒是我们共同的敌人。希望我们战役中的城市和地区快速进步、快速清零,快速给出我们更新的应对之策。
人物回顾
陈某:“金顶”刻字后
手拿登山杖,在贵州省级文物梵净山金顶摩崖石壁上刻字,被游客拍摄后上传网络,一度引发热议。直到上周五一审现场,陈某承认其刻画行为,但认为没有造成特别严重的损害后果。而该行为被检察机关资料和第三方鉴定,已对自然遗产地造成不可逆损害,需要他承担修复责任,并在判决生效的三十天内支付共计十二万余元的赔偿和公开道歉。直至本周,陈某还未公开对其行为作出回应。
韩悦:全额捐赠
结束实习工作即将毕业的扬州大学大四学生韩悦受疫情影响无法正常返校,曾在校当过防疫志愿者了解到,目前学院师生对防疫物资的需求,她将所获得八千元国家奖学金,购置了三万六千支医用口罩,通过物流方式寄给学院。本周一口罩全部发放给学院师生和防疫志愿者。韩悦表示,虽然不能返校重回自己喜欢的志愿服务行列,但想借此绵薄之力与大家在一起。
谭某:闹心之旅
核酸检测阴性且拥有绿码,本周二谭某乘机从上海飞往昆明,完成落地核酸采样后进入市区。就在当晚,其核酸复核为阳性。因谭某活动轨迹涉及昆明四个城区的多个商圈和人员密集处,被隔离后,关于他是红码还乱窜的流言四起,还不断收到暴力短信。周三,昆明官方发布辟谣信息,称其抵达昆明入住酒店,证实健康码行程卡没有异常。谭某称此行影响到大家的生活,他很抱歉,在因正常出行而遭受到的网曝也很委屈。
乔燕:“折翼” 女孩
因乘坐的面包车自燃。时年二十岁的乔燕身体烧伤,面积达到百分之四十八,全脸毁容。在经历大大小小十二次手术后,虽然大部分身体机能已经恢复,但却失去双手,反复换药植皮化脓感染。在家人的陪伴下,乔燕扛住折磨,用双脚支撑生活。本周二,她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近三年的治疗历程,乔燕表示最需要大家把她当成正常人看待,不需过多同情和怜悯。谈到未来她要自食其力,带家人四处走走。
白岩松:
人在所到之处应该留下一些什么呢?比如旅游的时候就应该留下记忆,但不该留下垃圾和不该有的痕迹。在文物保护单位上刻字,表面上是满足了自己到此一游留下的痕迹这样的一个想法,但没想到留下的是违法、违规的证据,这属于害了文物,也害了自己。而她没有毕业的大学生用奖学金给母校捐口罩,则属于既留下了记忆,也留下了可用的防疫物资,更留下了自己和母校的情谊。
本周人物
西卡:遗物的心声
好了,接下来咱们走进新闻周刊选出的本周人物。她的工作似乎也在面临着同样一个问题,一个人走过一生,什么该留下,什么该放弃?
西卡:在我的观念里,生和死是平等的,这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归宿。但是大部分人想法就是我不谈它,就不存在对于他的亲人来说,是结束还是开始,就要靠他们亲人和他们之间的情感来决。遗物,这一个人的一生的一个写照。它就像一面镜子一样,很多人在生存的状态的时候,他更多的时候会有一些伪装,我会表现得很坚强,但是其实他也是一个人,他有脆弱的时候,他有年轻的时候,他有自己情绪崩溃的时候。但是往往他的家人我会发现说可能不是很全面的了解到他的这个亲人。
白岩松:西卡的工作既告慰着逝者,其实更温暖着众人。人世间每天都有人离去,我们需要更多的希卡来帮忙,其实也需要西卡能教会更多的家庭去把这件事情做好,甚至在自己活着的时候就把它做好,因为它就像是另一种留给世界、留给亲人们的温暖话语。
本周特写
在防疫封控和隔离的背景下,既有着产妇急救、透析等与生命有关的事情,必须做好的揪心和催促,其实也有很多温暖的画面。上海宝山区一个叫众源的生活小超市,老板被隔离在家,为服务小区里的人决定超市继续开业。无人值守、远程监控、自助结账。结果无人售货的生意比平时还好了一两成,一个逃单的人都没有。而在辽宁,天依然很凉,防疫志愿者在外一站就是一天。结果在营口的一个小区停着一辆微型面包车,上面贴着一个纸条——“车未锁,志愿者可进车休息”。车主二十四小时不锁车,给志愿者留了个休息点儿,天冷人心是暖的。
开江
随着电钻的轰鸣声中,江面陆续被钻出一排冰窟窿。由于今年呼玛线气温回升较早,部分江段容易形成冰坝,导致凌汛灾害发生。本周二,黑龙江呼玛段进行了今年首次人工开江行动。
放入炸药,拉好引线、警戒线,起爆前的工作准备就绪。三、二、一,起爆!
黑龙江位于我国的东北部,流域面积可达八十九点一万平方公里,中下游大部位于大小兴安岭林区的低山和平原地带。由于地处区域冬季严寒漫长,封江厚,其底水高,形成冰层厚度大,春季开江时,如遇上游回春暖易形成冰坝,从而发生凌汛。
什么是冰坝?通俗说就是上游开江,下游不开江,形成冰块叠加。阻碍江水流动蔓延出逃,对沿江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了威胁。因此啊我们选择在二十九号至三十一号之间,对我县黑龙江段进行防冰轮爆破,总长度是一万一千米,是历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
近期,水利部对于全国水旱灾害防御工作召开发布会,并表示,南方已进入防汛期,虽然与黑龙江正在进行的防凌汛属于防汛工作,但可能发生洪水的常因方式存在着一定的不同。
南方防汛现在主要是以大范围的降雨和这个局地暴雨啊/这些引发的洪水。我们这个凌汛爆破呢是防御凌汛的一种主动防御措施,提前破除冰盖,让这个水流下泄通畅。我们黑龙江省最重的一次是一九八五年,黑龙江发生的上游发生凌汛,冰厚当时一人多高,阻塞的河道以后拥水上涨特别迅速。上岸以后,它这种冰推力特别大。凌汛的最大的危害就是因为它形成了一像这种有类似于堰塞湖这种性质,除了对工程破坏,沿岸的群众可能就会受到威胁。
为了有效保护黑龙江沿线村镇不受连续影响,黑龙江水利部门计划今年将在江水流经的六个地区进行爆破开江。
现在的就是时机的选择应该是特别重要。我们要精准研判一下爆破的时机,我们在爆破之前啊都是提前制定这个爆破方案。像这种炸药用量、爆破的时间、地点,我们都会在方案里明确。
本周五,黑龙江塔河段进行了第二场爆破。宋永驻表示,按照制定的计划,目前已爆破长度近四十六公里,比去年增加近二十公里。漠河地区的黑龙江流经处将作为爆破的最后一站。
结束语
最近正值春天,又赶上好多地方因为疫情而封控小区,于是朋友圈里流传风控小区挖野菜攻略,引导市民在小区绿地里寻觅野菜。对此,上海多位植物专家发出紧急提醒,不要擅自挖小区内的野菜、树根、竹笋等等,不仅破坏自然环境,还有相当高的安全风险。比如重金属含量超标,小区内定期喷洒除草剂、杀虫剂所带来的危害,还有长相酷似野菜的毒植物等等。所以看着攻略长长知识,觉得好玩也就够了,真要去操作还是健康和安全第一,更重要的是经过最初的慌乱,希望保民生、保菜蔬供应的工作一点儿问题都没有,让老百姓在家里就可以吃得放心、吃得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