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两国一起抛售美债,只是单纯的金融考量吗?
从去年俄乌战争爆发以来,全世界都目睹了西方国家在金融上的无底线行为。于是去美元化运动开始轰轰烈烈的推动起来。而更令人瞩目的则是各大国一起抛售美债,这其中就包括美国的铁杆小弟日本。
美国财政部在近日公布了国际资本流动报告(TIC),显示在今年5月份,就是围绕提高债务上限两党斗的最激烈的时刻,日本持有的美国国债规模为1.0968万亿美元,仍为持仓最多的海外国家和地区,但比4月份减少了304亿美元,减持规模为去年10月以来最大;中国大陆持有的美国国债规模为8467亿美元,仍是世界第二大美债海外持仓地区,今年5月的持仓比4月份减少了222亿美元,持仓规模逼近13年来的低谷。
针对这种现象,有些人却依然在为美国洗白,声称,这些都是正常的金融套利行为,相对美国32万亿美元的国债规模,这几百亿就是毛毛雨。随着美国两党达成协议,美债危机就不复存在,这种抛售趋势就会逆转。何况,中国抛售美债只能换回来美元。而美元是在不断贬值的,这其实是在流失国有资产。所以,持有美债,不是为了帮助美国人,而是为了我们自己。
这种说法有没有道理呢?其实是有道理的,但聪明人说话都只捡对自己有利的说。如果信了,就会被带沟里去了。这番话的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故意忽略了这场货币战争中的地缘政治因素。
一个浅显的例子,俄乌开战之后,欧美就全面冻结了俄罗斯的海外资产,这是正常的金融行为吗?由此导致的西方国家集体信用大跌,是金融操作能解释的吗?正是因为西方把金融武器化了,从而导致其他国家被迫也将金融武器化。现在却说金融操作容不下意气用事?
再说了,随着美国两党通过提高美债上限的协议,美债的风险也在不断增加。就在今年5月两党达成一致后,6月份美国国债就超过了32万亿美元,一个月增加了快一万亿。谁都知道这是不可持续的,总有暴雷的那一天。
但美国还没到山穷水尽的地步,美债还是很不错的投资产品。一方面,美债的信用还是有的。在过去几十年中,美国政府偿还国债本金和利息从未发生过违约,至今仍然是国际市场上最可靠的拥有固定收益率的金融产品之一,在美联储加息的背景下,收益率更高,更有吸引力。
之所以说它最可靠,我们还拿俄罗斯举例:在俄乌战争爆发后,虽然美国冻结了俄罗斯实体和个人在西方银行里存的资金,并声称要挪用为乌克兰重建服务,将西方国家银行的信用破坏殆尽,但是美国政府并未阻止俄罗斯抛售美国国债,也未停止继续向俄罗斯支付利息。这说明美国国债是美国最不愿意违约的产品,美债信用就是美国的命根子。
另一方面,美国国债数额目前为美国GDP的125%,短期内还可以支撑下去,国际社会还没有形成抛售美国国债的浪潮。要知道,日本已经超过了250%都还没崩呢。所以总有人心存侥幸,觉得自己不会是那个倒霉蛋。
但是,由于美债风险毕竟是增加了,各国都在用脚投票。根据美国金融机构的统计,到2022年底,美国国债余额为31.42万亿美元。其中,境外投资者持有规模为7.32万亿美元,占比为23%,为历史低点。这说明,在全世界眼里,美国政府的信用就值这么多,你发行再多买债,也只是美国人自己买。美国很难通过这种操作吸引外国投资了。
于此相反的是,美国资本现在对外国国债的兴趣大增。今年5月份一个月美国投资者新增投资额达339亿美元,通过开曼群岛等地流出去的资金大幅增加。至于是哪国国债,美国没明说。不过想想世界上还有哪国适合投资,答案其实不言而喻。
由于美国带头搞逆全球化,因此,现在对投资安全的考虑比以前高得多。俄罗斯早在2018年就开始大规模抛售美国国债,转而买进黄金作为硬通货储备。而在2022年俄乌战争爆发后,俄罗斯已经将手中仅剩的几十亿美债抛售一空。这对俄罗斯的金融安全至关重要。而对于中国来说,一旦我们被迫武统台湾,美国有可能宣布没收中国海外资产,甚至采取其他极端措施让我们持有的美国国债“清零”。因此我们从现在开始也应该做好准备,做到金融风险可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