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入关268年,清朝有什么历史贡献?

2023-07-28 09:15 作者:竹帛古拉拉  | 我要投稿

从《悲愤诗》看汉末惨象胜于清末

由于清朝是离我们最近的封建朝代,人们对清末的败乱耳熟能详,而又很少读其他朝代的历史,所以误认为清代差而其他朝代好。这是不对的,也是危险的,忘记历史会重蹈覆辙。下面是东汉末年【蔡文姬】的《悲愤诗》:

中原人脆弱,来兵皆胡羌。

猎野围城邑,所向悉破亡。

斩截无孑遗,尸骸相撑拒。

马边悬男头,马后载妇女。


蔡文姬是中国古代四大才女之一,“博学有才辩,又妙于音律”《后汉书.列女传》,她的父亲蔡邕是东汉时期名臣,文学家、书法家。可惜她生不逢时,正值芳年,汉室倾颓,天下大乱,群雄四起,“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胡羌兵趁机劫掠中原,于是【蔡文姬】这样的大家闺秀,被直接掠走带回草原,为胡人生了两个孩子。


清末再差,至少天下有主,有组织有抵抗,打不过签协议,赔款让权。反观汉末,胡兵想来就来,想走就走,天下无主,大众自生自灭。胡羌兵再强,也强不过近代西方诸强吧?至少武器上没有代差,被吊打根源是汉代治理能力的崩溃,而清代直到退位,始终保持着一定的治理能力。


【蔡文姬】先被胡骑兵掳走,后被匈奴左贤王占有,在匈奴十二年,生了两个孩子。而她的父亲已去世多年,曹操早年和【蔡邕】是至交,想替亡友找到后代,打探到人在匈奴,愿意重金把她赎回中原。可是两个和胡人生的孩子不能和她一起离开。


今天有人想移民去外国,那时汉人只想回到祖国,【蔡文姬】为此必须和孩子永别:


儿前抱我颈,问母欲何之。

人言母当去,岂复有还时。

阿母常仁恻,今何更不慈。

我尚未成人,奈何不顾思。


见此崩五内,恍惚生狂痴。

号泣手抚摩,当发复回疑。


兼有同时辈,相送告离别。

慕我独得归,哀叫声摧裂。

马为立踟蹰,车为不转辙。

观者皆歔欷,行路亦呜咽。


千难万险,【蔡文姬】终于回到家乡,却发现一个亲人都没有了,全部死于战乱。在曹操的帮扶下,她嫁给【董祀】为妻。其他千千万万被掠走的平民女人就没那么幸运了,她们没有名臣的父亲和曹操的赎金。


入关268年,清朝有什么历史贡献?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