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LSIF】20n/40+60、30n/30+60、30n/2*60复读机初测

摘要
本文使用查卡器模拟(https://card.niconi.co.ni/)的方法,对2Lv+概率+4*20N复读+40+60大小分(组1),2Lv+概率+4*30N复读+30+60大小分(组2),核爆Lv+6*30N复读+2*60三核爆(组3)三种组合的强度进行了探索。在999N曲目并全P下,组1无宝石纯技能得分均值为248±43w,最高341w;组2模均值为273±56w,最高370w;组3均值为280±72w,最高428w。组1不论上限或均值相较另两种组合都没表现出优势,组3较组2具有更高的上限,但均值差异并没有统计学意义。

前言
Bxm新出的40和60分卡,使30N结束了没有核爆分的尴尬局面,同时也使40+60这一“大大分组合”成为了可能。鉴于LLH尚未入驻这些新卡,笔者采用查卡器打歌模拟的方式,对这三组复读机表现进行了初步评估。

方法
使用查卡器模拟打歌。由于查卡器无法计算宝石,因此先在关闭技能的情况下模拟第一次,得分为属性得分;再打开技能模拟30-50次不等,将得分减去之前的属性得分,即为复读机的技能得分。将三组的技能得分互相比较。数据表示为均值±标准差,数据分析采用SPSS19.0。
测试曲目为樱花拜拜,999N,默认全P。

结论
分组
组1:21lv+23lv+bd善+4*20N复读+40+60;常规lv+4复读,但一个是两倍分一个是三倍分;
组2:21lv+23lv+bd善+4*30N复读+30+60;常规lv+4复读的大小分组合;
组3:22核爆lv+6*30N复读+60+60;冲榜的6复读3核爆组合。
本次实验目的最主要是评测组1是否具有破规格的强度,因此使用组2作为对照;其次是比较大小分常规复读和三核爆复读在均分上的差异,因此设立了组3。
由于30N很难完全互质,因此lv选择上仍然选择了21N更接近实际情况;22核爆Lv个人认为更稳,并没有证据表明核爆Lv的N数一定需要比复读单位高,毕竟其本身发动率就感人。

数据
组1,2共测试30次,组3因方差更大,测试50次。


分析
三组得分描述性统计:

方差分析及LSD事后多重比较:

组1无宝石纯技能得分均值为248±43w;组2为273±56w;组3为280±72w。组1不论上限或均值相较另两种组合都没表现出优势(P=0.125 and P=0.026, compared to group2 and group3 respectively, for Means),均值相较组3甚至可以说是劣势。组3较组2具有更高的上限,但均值差异并没有统计学意义(P=0.60)。
关于上限没有做检验,这点数据量也做不了,只是凭感觉更容易出现高分。
999N对20N复读不利,因为多1N就可以多一轮。不过就算/49*50来校正,组1均分约255w,仍然劣势。

讨论
曾经笔者构思20复读配40+60分卡会成为最强复读,然而事与愿违。这种组合的确是可以用的组合,但均值和上限均不如30n复读的两种搭配的任意其一。原因可能有:① 复读概率过低,30N大小分复读经常看到4复读同时发动,但20N复读极少看到,都是零散的;② 冲程短,Lv效率太低,目测很多分卡只被lv buff了一次。③ 3n+1轮的轮空。大小分复读很关键一点是2n+1轮的充分利用,不浪费;但20/40+60组合无法充分利用3n+1轮次,再加上过低的复读概率,导致了这种组合不出彩。
关于其他搭配,例如继续与三核爆的20/40+60,20/20+40,20/40+40对比,等等,由于查卡器模拟费时费力,再加上核爆复读巨大方差因此需要巨大样本量,笔者未做进一步测试。根据原理目测,不见得能更强。本文仅为LLH尚未入驻新卡的一个速报初测参考,更细测试有赖于LLH的模拟。若读者有兴趣,可以参照本文方法自行对比测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