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永远对自己身形不满意?
柠檬心理丨作者
柠檬心理&QQ音乐丨音频
情绪不是你生活的全部,但它却能左右你全部的生活。今天,你的情绪还好吗?
这是一个容貌焦虑的时代,每隔一段时间就能听到有人说自己腿太粗了,黑眼圈太重了,却几乎没听到有人说过:“我感觉现在的我挺好的。”很多人都会对自己的自己外貌、体形不满意,而这种不满并不是成年人的专利,事实上在一项针对5-8岁小女孩的研究中,研究者们发现,在同学好友及大众传媒的影响下,这些小女孩刚满学龄似乎就已经沉浸在一种“瘦即正义”的文化里。
大量难听外号更让我们陷入到对身形不满的焦虑之中,毕竟谁被叫作死胖子、大屁股、罗圈腿应该都会难过吧。待我们长大后,这种焦虑进一步影响着我们对于自己外形的观感,也使我们更容易因这种不满而损伤自尊。
此外,女性对于身形更有执念。
尽管男性和女性都面临肥胖危机,都会因身形不佳而感到焦虑,但比起男性,女性会更多地投入时间和精力来改造自己,包括采取伤害自身健康的极端方式来控制体重。
除了BMI,也就是体重指数不到20的瘦子们之外,无论是正常体重、超重或是肥胖人群,女性总比男性更不满意自己的身材,也更倾向于认为自己的体重和体型比自身其他方面更加重要。
那为什么我们永远对自己身形感到不满意呢?
这其中非常重要的原因有两个。
第一个原因, 是社会比较
人们通常会依靠外界的榜样来形成对自我的观感。这些榜样可能是实际生活中认识的人,也可能是微博网红、明星idol,甚至可能是虚拟人物。
大众传媒也在无形中引领“以瘦和尖脸为美”的审美标准。16:9宽屏电视的出现让各路明星们都必须变得更瘦,脸更尖,才能在电视上不显得臃肿。
人们一边觉得自己的身形外貌比不上媒体与时尚界所呈现的理想形象,一边又通过追求理想形象而强化了这种比较,进一步否定自己未达“标准”的身体。
这样的比较也会在代际间传递。研究表明,对自己身体不满的父母,他们的孩子也更容易对自己的身材感到不满。
第二个,是对女性的性物化
对女性的性物化指的是在父权视角下,人们将女性视为承载男性性欲的“物”,而非独立、完整的人。
一些女性主义者及心理学家认为,对女性的性物化会使得女性感到自身形象是负面的、糟糕的。因为在这样的语境中,女性会相信自己的头脑、工作能力等其他方面难以得到社会承认,唯有追求符合社会审美标准的样貌与身材,才会被认为是有价值的。
在这里,柠檬给大家提供两个提高对于自己身形的满意度的小方法。
第一个方法,镜面干预法
镜面干预会有效降低人们有关身体的焦虑,找到一面全身镜,面对镜子中自己的身体,以一种中立的、非评判的方式来描述一下自己的身体。
正确地认识你的身体,这是提高对自己外形满意度的第一步。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美,充分地了解你自己,你会发现其实你比自己想象中要好看的多。
第二个方法,多接收社会的正向反馈
我们对于自己身材的观感,很大程度上受到我们心目中他人对我们评价的影响。
当我们接收到对于自己身材的正向反馈,如被他人接纳、赞赏时,我们对于自己身体的满意度也会得到提高。
接受自己,喜欢自己是一个结果;改变自己是一个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