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这次换工作的一点反思2——现在篇
上一篇谈了过去,这篇来谈谈现在。
三条路线,要么忍,要么狠,要么滚
先说忍。
前两天听到了3个不同版本的试用期。比方有半年的,有人讲价钱讲到三个月的,然后估计我这个就算最短的那种了,一个月。
高情商:主任很希望我接手他的班(他去年带的化学)
低情商:他很想找人赶紧把班甩掉
很多方面来说,它都像赫德,私立的体制,高度的办公自动化,人员的年轻,各种先进的设备,全封闭的大楼支持的新风系统。按理说,我应该觉得适应不成问题。只是自己经过这四年之后,再坐在trainee的位置上显得有点尬。赫德的培训当时就已经觉得难忍,现在这个长达三个礼拜,而且老教师也要从头跟到尾似乎就完全没有“毕业”的可能,让我觉得挺昏天黑地。另外就是外教只有一个礼拜的双标化,也让我觉得膈应。
不过我还是会期待跟学生打个照面再说,毕竟我想看看有没有机会例如,尽管学校虽然不像广雅那样对我采取严格封杀态度,但也不那么积极鼓励我在哪儿打我的视频的广告,但或许我能在校内不需要那么照顾他们感受地寻找到新的教学机会。
这让我想到当年做志愿者那会儿,我的同事问我觉得基层需不需要志愿者,觉得我们这些大学生来了是高射炮打蚊子。我说,需要,但基层不太会用。能不能用好我,考验康桥的智慧了。赫德给了我巨大的尊重,广雅钓鱼执法最后把我封杀了,康桥如何,我挺好奇。
再说狠。
也就是躺平。我说过我想弄个“躺平学”概论的。这不是废话学,不搞笑,而是打算泛经济类的读点东西。如果不是被召回来太早,我八月底一个礼拜前半段应该在山东威海乳山,考察所谓无敌便宜海景房,但实际上风湿病警告。
有趣的是,来了昆山突然发现了另一条躺平之道,那就是躺昆山去,左手上海右手苏州的布局。我只需要慢慢把有偿的课程做起来,我觉得可以非常容易平掉在这个三线小城市的成本。我不一定非要去十八线开外的乳山,跟一群大爷大妈一起广场蹦迪。
所以这是最狠但又是让我想起来兴奋不已的一条路。
它肯定会带来一些阵痛,例如无固定工作下的焦虑,那些躺平乳山的up也有,也需要度过一段难熬的时光。但我觉得这是值得的。至少目前我在上海的5个不收钱的线下班会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这种感觉,虽不赚钱,但觉得自己是有出路的。
当然有人也说我的这种躺平不是真躺平,就像FIRE运动也有好几种FIRE模式,我觉得我得慢慢从一个自由职业模式过渡到被动收入养活自己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