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社会发展需要更多具备跨学科能力、创造力和艺术审美力的人才
9月28日,全球化智库(CCG)与中国银行共同研究编写的《中国留学发展报告(2022)》蓝皮书发布会暨“中国国际化人才培养”研讨会在北京成功举办。外联出国顾问集团董事长,中华青少年交响乐团创始人何梅在研讨会上发表了以下观点:
大家好!我非常同意要向CCG学习,向王理事长、苗博士学习。我从上海赶来专门参加《中国留学发展报告(2022)》蓝皮书的发布会。
我想分享一个小故事。前不久,普林斯顿大学中国中心的负责人跟我说,他们在2019年录取了一个北京11中学的学生。大家都知道,每年,普林斯顿在中国录取的本科学生屈指可数,不仅成绩要拔尖,各种课外活动和奖项更是不能少。这个学生当然很优秀,但是他没有别的奖项,只是因为参加了NYO China,也就是中华青少年交响乐团,便获得了普林斯顿大学的青睐。
其实世界上很多国家都会有国家青少年交响乐团,比如美国的国家青少年交响乐团,帮助那些不以音乐作为职业的,但是有音乐梦想年轻人,通过两周集训,完成1-2周的国际巡演。美国国家青少年交响乐团的学生60%左右都进入了常青藤院校,可以说他们的音乐特长帮助他们进入到了名校。
正是认识到艺术对人才培养感受能力和表达能力的重要性,我特别希望中国的青少年也能够拥有同样的机会,因此2017年,我创立了中华青少年交响乐团,在全球范围内选拔出100多名中国籍学生,在团长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叶小钢的带领下开启世界巡演。首演在纽约卡内基音乐厅进行,是卡内基音乐厅127年历史上首次官方呈现的来自中国对青少年交响乐团,由两次获格莱美奖的指挥家路多维克·莫洛指挥,著名钢琴家王羽佳担任钢琴独奏。2019年去欧洲巡演,英国的刘晓明大使及夫人在大使馆特别设宴宴请。NYO China为更多中国杰出的青少年提供了世界级的舞台。在中国面临日益严峻甚至充满误解的国际环境下,这些学生可以发挥是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作为国家形象的载体,展示新时代中国留学人员的良好精神风貌,同事在传递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当代中国经验与发展模式上发挥积极作用,帮助国际公众消除对中国的误解,增强国家软实力。
2020年,我还和李斯特音乐学院一起成立了李斯特音乐学院交响乐学院。我想未来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是综合性的,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无法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我们需要更多具备跨学科能力、创造力和艺术审美力的人才。我期待有更多的学校和机构能够一起携手,为年轻人创造更多的机会,搭建格局广阔的平台,培养更多具备综合素质的未来世界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