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韩国背后的三星王朝

2023-08-19 01:16 作者:雁过孤城  | 我要投稿

韩国背后的三星王朝

前话

在韩国有句俗话:韩国人一生逃不过三件事

税收 死亡 和 三星


三星集团的收入,相当于整个韩国GDP的22%

一个公司相当于一个国家的1/5,要是在中国

按这个GDP比例大概相当于有这么一家公司:

是【阿里+腾讯+京东+字节跳动+6大行(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交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两桶油(中国石油+中国石化)+茅台+平安+人寿】×2 =三星


而以三星为首的这些财阀们,可以操控韩国政府的选举,躲过法官的刑法。在一定程度上甚至可以说他们可以凌驾于政府和法律之上。

这么大的一个国家被一个公司控制;而这么大的一个公司,又被一个家族控制。


RART 01 三星的发家史


00:47


1.1 起家

三星的创始人叫李秉喆,人称韩国创业之神

他出生在1910年,而那时候正好是日本开始对朝鲜半岛殖民统治的时期,一直持续到1945年二战日本战败。

所以也就是,李秉喆整个青少年时期都是在被日本殖民统治的那个环境下成长起来。可想而知韩国那个时候是非常的动荡。但确实是时势造英雄,越是在那种时候那种供需不平衡造成的机会就越多。那给李秉哲这种经商天才发挥的空间其实也就越多。

他早年创了好几次业,而且每一次都轰轰烈烈。他现在在26岁的时候创办了一个叫协同精米所的公司,一下子就做到了全城最大的米厂。而且他又很聪明的收购了一家日本的运输公司。之后他也抓准时机开始疯狂的抵押贷款,买地然后再租出去。杠杆开到最大又成了个名副其实的地主。而这米厂 运输 地主整个这些发生在短短的两年之内


1.2 沉浮


01:45


日本因为侵华战略受阻,为了资金回笼就一直要求朝鲜半岛停止所有的银行业务。李秉喆资金链断裂由此破产。他又找准了贸易的机会,把一些朝鲜特产出口到中国的东北,像什么水果啊鱼干之类。而这家公司哈名字就叫三星商会

不过这时候这个三星,跟咱们现在知道那个雄霸韩国三星相比可能就名一样。

这次他又看得很准,贸易业务也发展的很好。而且哈他又是找准了机会斥巨资收购了一家日本急于出手的酿酒厂。之后酿酒的业务又跃居到了大邱第一,成为了一个小有名气的商界大佬。而这一次他还是只用了2年的时间。

1941年的时候日本轰炸珍珠港之后战事吃紧又是一纸命令:大部分的物资要严格管制水产品全部上缴,酿酒就更别想了。李秉哲因此再一次创业失败。

年仅31岁已经经历两次大起大落。终于在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撤出了朝鲜半岛。1948年 李承晚成为了韩国第一任总统。李秉喆嗅到了机会。因为李承晚是李秉喆他爸当年的老朋友。

李秉喆在1948年再次成立了三星物产。业务还是做贸易。基本上什么都做就什么赚钱做什么。当时李承晚政府正好就把日本遗留下来的很多优质资产都以白菜价转售给一些他值得信得过的人。而这其中非常主要的李秉喆这也帮助三星迅速壮大。这回李秉喆就凭借着他本身的商业头脑加上跟总统的关系,一年之内就做到了韩国前十的大企业。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三星物产再度破产,李秉喆第三次创业失败。而李秉哲在经历了三起三落之后已经40岁了。这要给一般人可能就拼不动了。但是李秉哲真的是非常有创业家精神,而且毕竟人家跟总统的关系还在。

于是迅速卷土重来。1950年12月就创立了三星物产株式会社。而这次就是真的就是我们知道的那个三星集团的前身了。

几年间,三星建了韩国最大的制糖厂,最大的纺织厂,也快速收购了一大批企业入股银行成了横跨生产物流出口。金融的一个韩国首屈一指的大开发

而据当时一些韩国媒体的不完全统计,到李承晚执政的后期也就是1957-1958年那会,李秉哲已经是当时的韩国首富了。

不过啊李秉哲其实并没有风光几年,因为毕竟他那个三星是靠李承晚政府的扶持。可是到了1960年李承晚下台,紧接着1961年一个叫朴正熙的少将开始了韩国27年的军阀统治时期。

李承晚一下台,李秉喆就非常警觉。感觉情况不妙立马就跑到了日本。果然朴正熙一上台,毕竟刚掌权还是要立威的,就开始拿之前的财阀开刀。抓了一大批人这里边也包括三星的副社长。李秉喆虽然人在东京抓不着,但是还是被惯以了贪污的罪名并成了通缉犯。李秉喆一看就赶紧给朴正熙政府开始写信,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1.3 飞跃


05:01


没想到是朴正熙真被说动了,改变了主意。虽然人家是军阀,但他的目标也是要大力发展经济。不知道是不是受李秉喆的影响,他当时就觉得我培养一些又听话又能干的财阀,其实是韩国经济崛起最快也是最有效的途径。

于是朴正熙就和财阀达成协议:而且政府会给你们政策支持以提供发展让你们飞黄腾达。但是,显然这得有个但是:就是你们得听我的,而且银行的所有权政府要全拿过来,也就是说钱得我说了算。那财阀肯定是答应的,他们其实也没什么话语权,能不进监狱就不错。

于是三星就从李承晚时期正式过渡到了朴正熙时期。政府就通过各种优惠政策 优惠贷款来扶持这些财阀们完成了调整期的五年计划。(韩国虽然是资本国家 但是依旧学习苏联的五年计划 其对经济发展的规划完整严密可见一斑)

而财阀们也是借助这些优惠政策优惠贷款迅速崛起壮大。就这样韩国开启了真正的财阀时代,也开启了真正的汉江奇迹。

总的来说,三星这个时期发展还是挺顺利的业务版图也在不断的扩大。而这时候的李秉喆已经年近60了,他是时候该考虑一件什么事情:就是该选继承人了。这就引出了三星下一部大戏——三子夺嫡


PART 02 继承人


06:07


1964年 当时韩国非常需要一个自己强大的化肥厂,于是朴正熙就把这个重任交给了三星。而这个也正是三子夺嫡的主战场。

1966年9月,就在这化肥厂刚刚竣工的时候,仓库进口的原料就被釜山海关给截获了。发现里边有未经许可的原料,三星就因为这个被罚了2,300万韩元。本来以为这事就这么过去了,可没想到这时候有人跑到青瓦台爆料说三星在偷偷走私糖精原料。走私性质可就不一样了。而据有一些媒体人推测这个爆料人正是三星的大皇子李孟熙意图逼宫自己的父亲李秉喆。

根据韩国的传统家族企业一般是传男不传女的。所以李秉哲就只能在儿子里边找继承人。他当时有10个孩子 4男6女。而这里头最有希望继承的是前三个孩子

长子李孟熙 次子李昌熙 三子李健熙

这三个儿子里边前两个年龄比较接近就差两岁

而三子比这个二子小了将近10岁。所以其实一直以来说三星下一个掌门人的争夺一直都集中在老大跟老二之间。

2.1 长子李孟熙


07:06


首先啊三星有没有走私,肯定是有。但据传哈

这是朴正熙跟李秉喆商量好的。你个料爆出来了那总得抓个人,总得有个负责人吧。这时候二儿子李昌熙一看表现的机会来了,是时候向父亲证明我的价值了。于是就主动站出来担下了走私的主要责任人,被判了5年监禁。不过半年就放出来,而李秉哲呢因为走私的丑闻也不得不把自己那51%的股份全都上交给了国家,并且还把三星建的一个叫大邱大学也送给了政府。然后迫于舆论的压力自己也辞去了三星会长的职位,把三星掌门人的位置交给了长子李孟熙。但是三星的掌门人李梦熙能力真的是不行。当时他为了平息社会对三星的信任危机一上来就大搞改革,那可是动了很多元老的蛋糕。同时呢他又没有足够的威信就导致三星管理混乱群龙无首没了军心。三星的业绩很快开始下滑。逼得李秉哲短短半年之后就重新出山,李孟熙则引咎辞职。李昌熙也就是当年因为走私案被关了半年那个次子就成了三星传统意义上的顺位继承人。

2.2 次子李昌熙


08:19


可实际上这父亲可能似乎也并不看好这老二李昌熙,就感觉他不太适合统领这么大个集,。所以开始逐渐有意识的培养这个老三李健熙。开什么重要会议 商讨啊都带着李健熙。李昌熙出狱之后一看这个架势立马就炸毛了。我说老爹呀你原来培养大哥那我是无话可说,他现在老三都骑到我头上来了。

于是你知道李昌熙干了个什么事吗?他竟然私自搜集了一大堆父亲违法的材料,抱着跑到青瓦台去给了朴正熙痛诉。说自己的父亲是怎么偷偷往海外转移资产。

可谁知道吧这事朴正熙其实之前也就知道,所以就象征性的罚了一下李秉喆,就完事了。闹了这么一出那李秉喆可是彻底对这个二儿子失望了。他就把李昌熙赶到海外,说只要我活着你就休想踏入韩国一步。而李秉喆他当时又严重怀疑举报一事跟长子李孟熙也脱不了干系,可能就是他挑唆弟弟李昌熙去搞的。所以李秉喆就把李孟熙给关到精神病院去了。李孟熙经过了一番斗争才逃出了韩国。

经过了老大和老二一番迷幻操作之后,三星集团的掌门人就稳稳的落在了三子李健熙的头上。

2.3 尘埃落定


09:29


李健熙这个接班人的位置算是稳下来了。但是李秉喆还是继续掌权三星长达将近20年。而且20年间李秉喆帮助三星继续一路扩张。到了保险 百货公司 房地产 造纸等等。凡其触达之领域无不是龙头

但要说这里边最成功的业务还是电子工业。在1978年的时候更是达到了全球销量的首位。而且还成功开发出了韩国第一批彩色电视机也成了韩国国内的销冠。同时1974年接班人李健熙还看准了半导体行业。这是个非常高端技术门槛很高的行业,所以就在当时外界甚至包括李秉喆都不看好的情况下,李健熙自掏腰包了4亿韩元收购了韩国半导体,然后把它改名叫三星半导体。

之后个人电脑快速普及,半导体的需求量在全球范围内呈指数增长。5年之后,李秉喆发现了半导体行业有巨大潜力就把他定为三星的一个核心业,并且大举修建了世界领先级别的半导体工厂。

1986年李秉喆病逝,他也放心的把三星交给了儿子李健熙。

纵观李秉哲这一生,真的是够刺激够跌宕起伏,配得上创业之神的称号。李秉喆走了可三星还得继续,这时候的三星,早就是韩国首屈一指的财阀了,业务模式呢也基本成型。所以到了这二代目李健熙这就已经从打江山变成守江山的模式了。

李健熙这个人确实还挺厉害的,而且他非常会管理企业。他有一点就是他非常的追求极致。他就提出了一个叫做二次创业的口号,一定要追求产品质量,做什么我都得做到最好,不管是手机还是半导体。但这里边有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就是他影响government


PART 03 渗透政治


11:14


军阀时期,三星就算势力再大他也得听朴正熙听全斗焕的。但是到了1987年韩国进入民主选举之后,三星就厉害了。

因为他总统五年一换嘛作为三星这种大财阀来讲他就有很大的操作空间。所以李健熙就通过威逼利诱就完全渗透到了政府的内部,可以影响总统大选 政策出台 经济方向等等。你想当年向韩国申奥这种国际的大事都是得靠向三星 现代财阀出面来搞定这个国际奥委会。

有个所谓叫青瓦台魔咒,就你但凡进了青瓦台当总统都没有好下场。这哪是什么魔咒啊你从民选之后那当总统基本上都得贪污腐败。财阀这边也是三天两头一个大瓜,哪个财阀大头又因为行贿被抓起来了什么的。

李建熙就在1996和2008年两次因为贿赂逃税渎职等等的罪名被判刑,但最后都跟挠痒痒似的被以各种理由给特赦了。韩国司法界有个不成文的规律叫做三五定律。就是说但凡哪个财阀犯罪了,一审最高判5年,然后他上诉二审最高就3年,然后再缓刑5年。之后缓刑了要么就得提前放出狱要么干脆就给赦免。

三星的李在镕李健熙,乐天的什么辛格浩辛东彬,现代的郑梦九这些都是例子。韩国这个司法体系是不是还挺逗的。你说他腐败吧但像总统财阀老大这种人物给你关进去一大堆。哪个国家也不像韩国这么高调的就把这些国家级人物给往里送;但你要说他干净吧又有什么三五定律就挠挠痒痒似的意思一下就给放了。所以说这个法律体系哈在韩国他有,但是不多。

凭借着李健熙他极强的商业头脑还有他跟政府之间这个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三星的发展非常迅速,在他手里的这些年三星也逐渐甩开了其他的财阀。近十年来三星的收入常年保持在是韩国GDP 1/5的程度。他对韩国经济的重要性可以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PART 04 继承人 2


13:04


可是就在李健熙跟三星都发展的顺风顺水的时候,突然的一个噩耗像晴天霹雳一般击中了李家。2014年5月10日晚李健熙突发心肌梗塞。虽然暂时抢救过来但之后一直持续昏迷不醒。6个月之后醒来了也一直卧床不起。

这个时候,全韩国最关心的问题就是三星继承人的问题了。因为这个时候的三星对韩国来讲已经太重要了,他再也经历不起一个像三子夺嫡那样的闹剧了。

好在这回不是什么选择题了,李健熙就一个儿子还是长子就是李在镕。剩下三个全是女儿。

4.1 李富真

长公主李富真非要嫁给她的保安,结果老公无能又是家暴又是出轨。李富真离婚之后一心搞事业搞得风生水起。

4.2 李尹馨

小公主因为遇到一些感情问题,上吊自杀

4.3 李在镕与三星的股权结构

现在最主要的问题就是遇到这么突如其来的事故,李健熙能不能把三星顺利的交接到李在镕的手上.

业务这边其实李健熙早就开始在有意培养李在镕了,所以业务交接这呢问题不大。但麻烦就麻烦在股权这块上。

你可别看他三星叫家族企业就以为他是全资控股。三星电子市值就3,000多亿美元,三星整个集团就5000-6000亿。而李在镕他的身价还不到100个亿,占不到整个集团的2%,这还是在继承了他老爸大量遗产之后。这之前也就0.6%.他凭什么靠1.6%控制整个一个大集团呢?

我们来看看三星的股权结构,也就能明白为什么最后李在镕和朴槿惠最后被双双投入监狱。

4.3.1*三星股权结构


14:49


首先一般一个人或者一个家庭他怎么能控制一家公司,你得有51%的股权才能有控制权

情景:比如说小lin奶茶店值100个亿,那我就得花51亿拿下51%的股权。但我跟你说实际上你不需要那么多钱就能控制。

那怎么控制呢?就比如小Lin奶茶店他有个51%的大股东叫小Lin奶业。这个奶业呢它可能就值60个亿,而这个小Lin奶业呢它的51%大股东比如说叫小Lin哈哈哈,这个哈哈哈它值40个亿;而这个小Lin哈哈哈51%的股份那叫小Lin哇哇哇值25亿,他的大股东叫小Lin嘿嘿嘿 值15亿,而嘿嘿嘿的股东叫小Lin擦擦擦 值8亿 而大股东只要空4.1亿就可以控整个最大股。可能还会控制小Lin旗下的其他大产业,比如地产 影业。甚至不一定要控擦擦擦51%的股份,只要保证你个你的合伙人股份加在一块超过51%就可以了。所以实际上你可能只有比如小Lin擦擦擦25%的股份,身价只有2亿,但你其实就可以统领整个小Lin集团

我就是举了一个非常极端的例子

就是通过这种一层一层的控制公司,而且公司之间又相互控制,那你就可以一个并不高的股份操控整个大集团了。所以你看这个是2014年三星的股权结构图

就这还是经过大量简化之后,你要知道三星的子公司有超过80个。就是通过这么一个复杂的股权结构图李家就实现了对整个三星的掌控

4.3.2 弊端


16:28


正常情况下这个方式是可以一直持续下去的,但它问题就在于当这个整个框架当中的一个核心部分发生了变化,比如说这个公司掌门人去世了。那整个情况就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2014年,李李健熙因为心肌梗塞不省人事。这个突如其来的变故让整个李家完全就慌神了好在啊最后是抢救过来。因为如果他突然离世对整个家族来讲的情况是非常复杂的。

为什么说复杂呢?因为韩国有着几乎全世界最高的遗产税,一般人是50%,但有一些企业甚至更高会到60%

也就是说,李健熙要是正常传承李在镕这的话那可能就会减半,这对李家来讲肯定是巨大的损失。财富损失可能都还是轻的。关键是哪一家公司的控制权。一旦被迫丧失的话整个这套精密的架构可能就会土崩瓦解。李家具有可能会丧失对整个三星集团的控制,这个就属于毁灭性的打击了。

4.3.3 李家三星的控制和李在镕的反应


17:15


所以李在镕虽然明面上说我们要尽公民的义务老老实实交税,但是他肯定需要提前做足了功课来尽量避免这可怕的百分之五六十的遗产税。而且他需要想尽办法把三星掌门人的权杖从昏迷的老爸那顺利的交接到自己的手上来。

再回来看一下那张乱七八糟的股权结构图,把它稍微简化了一下,各种末端那些不太重要的子公司先去把它拿去。就留下最重要的部分

第一毛织 三星物产 三星人寿 三星电子

看这里面第一毛织和三星物产是三星非常早期的两个公司,业务不多现在主要是做控股公司用而。三星集团可以说最重要的公司就是这个三星电子,它的收入占到了整个三星集团的一半左右。

所以你看李健熙他除了自己直接持有这个三星电子,还通过第一毛织 三星物产 三星人寿间接持有三星电子。三星电子的第二大股东是三星人寿,而三星人寿最大的股东是李健熙第一毛织,第一毛织的最大股东又是李在镕,他们之间就是相互持股

实际上还有很多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还有很多盟友的持股。但总的来说就是李家通过第一毛织和三星物产实现对整个三星集团的控制。而在这两个里头李在镕对第一毛织的掌控力很强,而对三星物产的掌控力很弱。李在镕为了想继续掌控三星集团,他的目标就是要控制三星物产。所以他就想了一个什么招呢?咱就把三星物产给严重低估,然后第一毛织把它给买下来合并成一个公司。

这样一来大公司收购小公司之后大公司的股东李在镕就可以继续控制这个新的合体公司,从而控制整个集团。

但这里边有个问题,就是三星物产的股东他肯定不乐意啊。你像这里边有一个非常有名的对冲基金叫Elliot。他是三星物产的股东时就跳起来了说你怎么能随随便便就被低估收购呢,这相当于变相稀释了我们三星物产股东的股份。这个其实就是李在镕面临最麻烦的地方,就我怎么能让三星物产的董事会同意被低估收购。而且像并购这种大决策不是说你超过半数就可以决策的,他需要2/3以上的股东同意。光靠三星自己的盟友就不够了。于是李在镕就想到了三星物产的另一个大股东,出股比例是11.6%韩国国民年金工团


4.3.4 三星与朴槿惠的干政门


19:28


你一听名字是不是就知道是个国企,他们就想到了当时的韩国总统朴槿惠。

朴槿惠呢很有意思,他有一层特别扯的关系,就他有一个特别好的闺蜜叫崔顺实。这个崔顺实呢明面上没有什么官职,但是他就利用跟朴槿惠这层关系在地下搞了一个基金会来搞一些地底下的操作。所以这个李在镕就找到了这个崔顺实。

是不是有点乱啊,咱们先来捋一下。李在镕要想实现对三星集团的控制他就需要完成第一毛织对三星物产的收购;而要完成这个收购呢他就需要取得三星物产的一大股东;韩国国民年金的投票同意;而要搞定这个韩国国民年金就需要搞定韩国政府;要搞定政府就需要搞定当时的总统朴槿惠;而想要搞定朴槿惠你就得搞定他的闺蜜崔顺实。这就是为什么李在荣找到了崔顺实

于是三星集团就给崔顺实这个所谓的慈善公司捐了3600万美元,来贿赂他跟总统。最终啊这个国民年金就投票同意了第一毛织对三星物产的收购,在2015年收购顺利完成。

2014年李健熙心脏病之后就退出了对三星的管理,并且在2020年病逝。李在镕在交了12万亿韩元,也就大概是103亿美元的遗产税之后顺利的接过了这个接力棒。而这笔遗产税相当于韩国政府全年总收入的2.3%

这个闺蜜门事件呢和李在镕的贿赂在2015年被爆出来之后就闹得沸沸扬扬。朴槿惠也因此成了韩国第一位被弹劾的总统(2021年12月 时任韩国总统文在寅为韩国共同民主党争取选票和支持已经给韩国总统朴槿惠下了特赦令)并且被判刑了25年,那个闺蜜崔顺实被判了20年。李在镕在一再被减刑后,在2021年被判处2年零6个月的监禁。

看起来好像是韩国反腐和打击财阀的一次大胜,可是2021年12月朴槿惠被当时的总统特赦,2022年8月李在荣又被总统特赦,两个人都恢复了自由身。经过了三代掌权者的风雨李家依旧牢牢掌控着三星集团。

而三星集团也依旧牢牢掌控着韩国









韩国背后的三星王朝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