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明日方舟】根据三次新年SS分析“二哥”的角色塑造(上)

2023-01-27 22:54 作者:伊东之风  | 我要投稿

写在前面:

本文后期将做视频化,最近因为在肝另一篇逐帧分析,目前约完成一半,所以视频可能稍微晚一些,得要年后了,不想提前看的可以等后面的视频,无所谓的可以先看看。








大家好,我是伊东。

新年伊始,登临意剧情,想必大家基本看得差不多了,人物的剧情刻画,在各位心中估计也有个轮廓了。这次和将进酒一样,依旧是熟悉的群像剧,但相较于将进酒来说,暗线更少,剧情脉络更为清晰。

剧情登场人物众多,且每个人物刻画得都很满,这种对于观众来说,是好事,方便更好地理解剧情,但对于解析人物的我们来说,容易老生常谈,说不出新意。

于是我把视线投向了,积累了三个SS,存在于剧情各个犄角旮旯里的“二哥”。

如果说在将进酒时,因为剧情揭示较少,我不敢瞎预测,到了登临意,我还不敢预测,那可就真的太怂了,这次正好让我借着主题PV和新剧情,梳理以往关于“二哥”的剧情线索,最后来聊聊他的角色塑造和未来的剧情走向。



“人神大战”和“岁片”起源


我们先来看主题PV中二哥说的那截,可以说是一切故事的开始。当时天地一片混沌,各个巨兽种分布在泰拉这片大地之上,还未能苏醒。不知过去了多少年,巨兽们纷纷开始醒来,祂们争强斗狠,抢夺地盘,就像是生活中抢占领地的猫猫狗狗一样。岁兽自然就是其中之一,祂像是厌倦了战争,选择沉睡,无视同族的厮杀。等到祂再次醒来时,大地上孕育出了人类的文明,通过“又”能看出,这里时间点分了两段。

其中有个名为“炎”的皇帝,在祂的领地上建立了国家,以自己的名号作为国家的国号。但因为“炎”的早逝,国家不久又陷入了战乱。

或许是因为无聊吧,看着那些争来争去的渺小人类,祂突然心血来潮,也加入了这场人类“闹剧”当中,哪怕只是使用了细微的力量,祂也影响了战争的结局。

但还是有人发现了背后这股神秘且强大的力量,而这个人就是真龙。

这之后,真龙勤民听政,昃食宵衣,在他的治理下,大炎繁荣鼎盛,人民安居乐业。

随着国力日益强盛,人们开始思考一个问题,“我们的命运为什么不能自己做主,而是交由那些所谓的神明主宰?”

于是在又一个丰收之年,国家照例举行祭祀庆典时,真龙发动了一场针对巨兽的围猎。

让我们再把镜头转回到《画中人》中年的这段阐述,这里年带有歌颂真龙伟绩的意味在里面,我们剥开这一层,只谈事实。真龙在深山幽谷中找到了傲慢的岁兽,他了解岁兽拨弄战争的事实,祂与祂的那些同族似乎不太一样,或许有说服的可能性,我们不知道他用了多少理由,承诺了多少好处,虽然这些根本入不了岁兽的眼睛,但他还是向祂提出了请求。

岁兽自然有傲慢的资格,就算是人类的生死,也不过是祂们生命中的沧海一粟,渺小的人类甚至想比肩神明,岁兽一开始并没有答应他。

在这之后,虽然没有得到岁兽的应允,但真龙依旧举全国之力,开始了巨兽的讨伐,这期间人类死伤惨重,百姓苦不堪言。岁兽不知是被真龙的决心所打动,还是怜悯涂炭的生灵,又或是利用人类铲除同族,铸就唯我独尊的未来。

值得注意的是,在二哥的阐述中,岁兽原本的打算也是以天地设局,排除异己,成为一切的主宰,甚至可能探知在祂之上,更高维度的文明。

但不管怎么说,最终祂还是背叛了自己的同族,帮助真龙,诛杀了数位“神明”,驱逐了所有不愿俯首真龙的存在。

真龙将这一事业贯彻一生,巨大的牺牲让这位统治者饱受争议,但他却不在乎。在他年老时,他又重新找到了,那只大炎国土上最后一只巨兽——岁兽,此时的祂被同族重创,气焰全无,真龙念祂护国有功,饶它不死,但此后必须向大炎臣服,佑大炎江山。岁兽选择隐藏自己,分化肉身,将灵魂寄宿在十二块碎片之上,赋予不同的权能,这些碎片被称为神明代理人,生活在大炎各地。

而岁兽本体囚居陵墓,祂在幽暗中一边舔舐无法愈合的伤口,一边消化这份鹊巢鸠占的屈辱。

随着时间的推移,徜徉在梦境中的岁兽本体意识渐渐走向崩溃,在那之前,岁兽必须从梦境中醒来,回归现实,不然它将彻底陷入暴走。然而它一旦醒来,其他由灵魂构成的神明碎片,必将回归本体,这时十二人也就不复存在。然而分化的十二人在品尝人情冷暖,沧桑变幻之后,与“人性”这个词渐渐地离不开了,他们拥有了人类的情感,也变得更加无法割舍留存于世的生活。本体的大限将至,加上个体对于人世的留恋,驱使他们一个个开始寻求解救之道,兄弟姐妹各有各的方法,但最终殊途同归,都是要逆转“个体消失”的命运。



“岁片”个体对人世的留恋和对消失结局的不甘


前面的第一章告诉了大家故事的大背景,而这一章主要补充前面关于岁片个体的内容。这里通过年、夕、令以及重岳的人物档案,带大家详细了解每个人的内心想法。

 

按人物登场顺序,我们先来看年。在年的信赖200信息中,我们能够知道很多,首先目前的他们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九妹找不到办法了,所谓病急乱投医,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找到了罗德岛,这里的“见证”也说明了年一开始也没抱期待。其次是这里的“每死一个,相对应的事物都会从这里消失”,十二个岁片代表十二个职能,作画、下棋、种稼、铸剑、赋诗···一旦他们其中之一消失,相对应的“文明现象”也会消失,我推测这也就是一开始建立的是礼部,而不是司岁台的原因,朝廷想要研究两者关联的本质,毕竟真正消失了,也意味着大炎将面临严重的文明断层,从另一方面看,岁兽当初分化也是想的够远。最后是,年夸张的比喻,“快要炸开的肥皂泡”形容快要从梦境中苏醒的岁,也意在表达目前形势的严峻。

 

年的言辞恳切,“至少见证自己存在过”,就像是临终之人对于身旁亲友的嘱托,这里的“和凯尔希说下”,也是知道凯尔希是与她一样的长生种,希望她能帮忙想想办法。

我们再来看夕,相较于年咋咋呼呼的发言,夕的信息明显更具有参考价值。在夕信赖200的档案中,我们可以看到这句,“低头也不意味着我要顺着他们吧?”就能看出即使是排行十一的小妹,对待人的态度也不是彻底的俯首称臣,“既来之则安之···各自走各自的路”,说明其他兄弟姐妹都在寻找方法,自己则选择避世的生存之道。“我喜欢人,没必要和他们对着来”也表达了夕对于人类的喜爱,“老东西什么时候醒···生死不过无常···”,印证了我前面说的岁兽苏醒,十二人将消失的事实。后一句“天地俱常,我笔意亦常,我又要担心什么呢?”不过是夕的自欺欺人罢了,现在正常,不代表你消失了,这一切还正常。“年还是不死心。玩太久不肯走,也是理所当然的”,这句直接就阐明了,年更想满足自己的喜好,在这人间嬉戏的想法,她不甘心就这么坐等着消失,所以她是剧情里第一个动的。夕在姐姐的牵动下,对于主动换来的结果,自然存有一丝希冀,所以这里她才会说,“要是有谁能把它变得有趣点,你到时候再来叫我吧”。

然后到令,在她的信赖100档案中,我们也能够了解不少信息。首先是“长幼”之分,降临于世的十二个神明碎片,一开始并不像现在这般融洽,而是迎来一场代理人之间的大战,与先前巨兽间的纷争何其相似。他们相互争斗,进行没有意义的厮杀,花费数载只为探寻一个问题,“我是谁?”,谁先找到,谁就是长兄长姐。然而回答这个问题又何其艰难,他们又花费了漫长的时间来寻求答案,直到现在真正能回答这个问题的也屈指可数。或许就像令所说的,“答案在各自的乐趣里,至于找不找得到,就看个人了”。

 

对于岁的看法,令这边就清晰很多,“它就快要醒了”“···一场梦”说明梦醒一切都将结束,“各有各的方法···可终不免要聚在一起”道出了各自寻求自救之法,最终殊途同归。“复入釜中又何妨”是令姐独有的洒脱,生死看淡,最终重回本体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最后是重岳的人物档案,在信赖150的信息中,我们看到年对于大哥的一些看法。“见微知著···偏偏钟爱人类的武技”,可以看出大哥对于人类的喜爱,正是自我通过对“武”字真义的阐释,才让他找到了“我是谁”的答案,才让他不再成为“朔”这一岁的残魂,而是获得了“重岳”这一人类的身份。而这里的“大哥是如何将老家伙的部分脱离···我又不会学他”,一方面说明了大哥路子很难,自己学不会,另一方面也是说,大哥的路子已经成既定事实,而事实上就是行不通,所以我不会学他。话锋一转,“倒是那个臭棋篓子探知到了其中的法门···”,说明了年对于二哥门道的认可,而且她认为二哥的做法,是能够给兄弟姐妹们带来转机和希望的,不然她不会这么对比来说。

再到重岳信赖200的人物档案,这是一段令对大哥为人的看法。说是“卸任”,但真的能彻底与朝廷脱离干系吗?你是岁兽的残魂啊,哪怕你只有0.001%的本体意识,你对于朝廷来说还是一种威胁,所以就像令所说的,即使放你在大炎国土乱跑,也有无数双眼睛盯着你的一举一动。“大限将至的‘睚’已经回到炎国···祂醒来的日子也只会更近”再一次说明了祂本体意识将会苏醒,而如果苏醒,很可能就是同时代巨兽催逼的结果,例如“睚”,让岁兽找到自我,再度感受到千年那场真正战争的意义。“除了那个臭棋篓子···还存在别的手···”,说明除了二哥在改变结局的走向,还有其他势力在推波助澜,例如本次剧情的“山海众”。“我们这些兄弟姐妹,自然是喜欢这人间的,没人情愿就此重归混沌”,这里就定性了,兄弟姐妹都想留存于世,没有一个情愿消失。“但大哥他并不在意这件事情,他早已不是‘朔’了”,这里虽然是说大哥为人洒脱,但你们有没有想过这么一个说法,正因为他不再是“朔”了,他才不在意了。为什么要强调这点?因为他捏塑了自己的肉身,他将灵魂封存于剑,他确实可以说与岁兽基本没什么关系了,但弟弟妹妹呢?没人有大哥这个本事,他们无法再现这种破局的方法,那对于大家来说这种方法就是失败的。再说这种方法一定能够确保最后自己存活吗?也是个未知数吧?还是要等到岁兽最后收回的时候才知道。我并不是在恶意揣度令的想法,但这里落寞的意味确实跃然纸上,包括后面的“算了,多想无益···怕?有什么好怕的···”,也指出了令知道大哥这种方法只能救己不能救人,他们这些弟弟妹妹依旧要面临最终消失的结局。



“岁片”思想的和而不同以及“二哥”的破局之道


终于聊到二哥的内容了,前面上了这么多道凉菜,就是为了后面这道正菜。这一章节形式是片段解读,带大家好好了解一下,潜藏在剧情中的二哥的细腻情感,以及文案所想要传达的具体内容。

【将进酒】

(IW-2 行动后)

附身老鲤的二哥在梦境中与令下了一盘棋,而这个梦是一个百年前的梦。

好,我们继续,那我们就知道了,这是一段回忆,只不过因为令的特殊能力,让二哥与令的这次重逢,又回到了百年前的那次重逢,所以这里的几十年未见是以当时重逢为基点的。百年前,二哥知道令好酒,送给她一只盏子,其中一只白的,一只黑的,二哥让她在两个里面挑一个,另一个自己留着。

令猜不透他赠盏的理由,因为在她看来,她这个二哥一向未雨绸缪,机关算尽,所以令在猜不透二哥想法的情况下,只能指出他目前做法的问题,“你能骗过其他兄弟姐妹相信你,能够很大可能带来转机,但唯独我知道,你其实是在走钢丝”,二哥回答“怕也不怕”,也是说明了态度,开弓没有回头箭,既然下定决心就没什么好怕的。“大势所迫”也道出了二哥的无奈。

(将进酒IW-3 行动后)

雨师慎楼谈及老鲤那身道法时,将其与源石技艺、神仙妖术这类上天赋予的能力相比,老鲤立马反驳道,符箓道法乃人定胜天之道,二哥一听乐了,正是知音。“人定胜天”也是二哥想要表达的志向,“天”是岁兽,“人”是二哥,他自称人,不谓神,就是表明了立场,他爱这人间,他喜欢人类。

(将进酒 IW-4  行动后)

在这一段二哥就很有意思,知道自己诗词歌赋比不过妹妹,特意每次都选自己的强项,美其名曰,“扬长避短”,再加上我上面的那段,可以看出二哥相较于大哥和三妹来说,不是那种十分古板的人,人比较滑。而且二哥有点怕输,即使是兄妹间的比试,也很在乎输赢,有比较强的胜负欲。

“又感到无趣了?”,是在说像他们这样的长生种,无非就是给自己生命不断找点乐子,扎罗、大帝、剧团长等等,都是如此,有人喜欢玩剪刀石头布,互相比来比去,有人喜欢抱着一个爱好死磕,二哥玩棋玩到登峰造极,没对手了,那肯定就无聊了。这时候他伤怀了一句,“可这太平盛世,只是大炎的太平盛世”。这句话看起来豪气万丈,为泰拉开太平,但其实是二哥呆腻了,别忘了他们被真龙约束,只能行走于大炎领土,一个地方呆久了,自然也想看看外面的世界。

令说,你的181颗子可落不到大炎以外啊,二哥说,没事儿,每盘棋牵扯的人可以在泰拉各地啊。这里也是在说自己谋篇布局之深,我把你想不到的地方全想到了,妹妹,在大炎不好找破局之法,外面不见得没有啊。

令听完,哥,他们跟你也没关系啊,他人的命运你还能左右?你就只是看看,看看能看出来啥呢?二哥一听,那叫什么话,虽然我不能控制他人为我办事,但我能从每盘棋中悟出棋道,这些道理能让我了解更深层次的真义,别忘了咱们是怎么找到“我是谁”这个问题的,万一悟一悟,直接突破,自己变成它,到时候兄弟姐妹都能活。妹妹陷入沉思,回道,可你毕竟不是岁兽,你只是你,你是我的二哥。

老鲤从梦中醒来,二哥消散,也让妹妹见识到了,他不控子,而是子自己促成了一个结果,他只是算到了事情的走向。这里“令”口中的“万念俱灰”也是二哥目前的一个状态,殊死一搏做最后挣扎,就看成不成了。

(IW-7 行动后)

这段对话是年对左乐说的,“这位小哥,你们就这么急着···想除掉我们吗?”其实就是在说,就算你们不动手,我们日子也不多了,司岁台现在逼得这么紧,到底是为什么呢?大家觉得会是谁能给司岁台施压呢?不就是真龙嘛,岁兽将醒,他感觉到了威胁。

 (IW-9 行动前)

在这一段中又是一场二哥与令的梦中相会,二哥的学习能力很强,学棋,学画都在剧情中有所展现,这里妹妹塑造梦境的手艺也被他学了去,当然一下就被专业的看穿了。而且这里有趣的是,二哥和令、大哥的关系确实非同一般,“可我也···”“我也没打算···”“再说了”,都能看见二哥在妹妹面前没什么脾气。

这恰恰对应了令人物档案里,二哥拿令没辙的描写。

令有些生气,因为二哥刚才附身老鲤那招,如果老鲤醒不来,那就真成二哥的分身了。所以她这里没好气地说道,“欺负人类算什么本事,有本事跟大哥过两招”,她知道他最怕大哥。二哥回的也很搞笑,不过抛开这一层来看,确实是两条路子。令听完语气没那么冲了,继续调侃他。二哥此时反而变成了个林黛玉,倒是先埋怨起了妹妹来,你连我送你的那只酒盏都扔了,也难怪记不得我们曾经一起喝酒赋诗的快活日子。

令听完,二哥你不说这个倒好,一说我就更来气。当初那个白盏也附了你的意识吧,注视着我和我身边的一切事物,还好我在有次救灾过程中给扔了。二哥这里也逗,哼,竟然被你发现了吗?无妨,那就用嘲笑掩饰一下尴尬吧,所以这里就出现了经典的一段,我全嘲笑一遍,包括我自己了,还放在最后做强调,多自知,待会三妹你说我的时候,就没那么狠了吧。事实上哥哥对妹妹们的评价都很到位,包括“自以为是”,也确实,分化181颗棋子,把自己搞得精神崩溃,和岁兽比赛谁先死。

在这一节,置身事外的令也开始询问妹妹的想法,你说你要动,有什么方向吗?年说别急,船头桥头自然直。令说这是个不算最好的答案,但言外之意就是能接受。肯定啊,“动起来”总比坐以待毙强,所以令和夕会向年这里寻求答案,二哥也才会评价说是“不自量力”,侧面也说明了二哥是认可她“动”的态度的。

接下来重头戏是二哥的信。二哥擅长模仿学习,他以颉妹的字迹写了一封信,给尚蜀的三位妹妹,信是由太傅交给她们的,信的内容只有四个字,“事不过三”。然后我来找出这里面包含的信息量,个人理解。首先是“事不过三”是什么意思?字面意思,再一再二不再三,到令姐将进酒这儿正好是三起事件,别再掺和了。还有令是三姐,所以这里有可能是,你们小的到三姐这儿就算了了,九妹做事太莽撞,三妹你也别和她们瞎折腾了。再就是“字字成谶”,有可能颉的能力,就是写的内容可以预见未来。最后是“太傅代为送信”,太傅是对弈者是一回事,所以对二哥相较朝廷其他官员要更宽容,他更了解二哥。但这信太傅肯定看过,他要确认内容没什么歹意之后,他才会去送,你要有一点挣脱控制的火苗,我就给你掐灭。

(IW-9 行动后)

在令的话语中,岁一开始并不具备这些分化出来的能力,代理人能力经过进化迭代与母体相比更为丰富。岁相是内心中阴暗的投射。

关于三人心理的推测我在前面已经说过了,不再赘述。

年:

夕:

令:

最后,年问令,你怎么想的?她答无所谓,但真的无所谓吗?庄子曾言,“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你想逍遥,前提是你的精神要获得满足。然而任何事物想到达到逍遥必须有所依,只有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内才能达到逍遥,并且不是绝对的逍遥。你喜欢一时的风景,但如果让你在那呆几个小时,你也会觉得无聊。换到令,兄弟姐妹先自己而去,未必能做到真正地洒脱,无非是借酒消愁罢了。

下面是一段老鲤与二哥的对话,两个人性格比较像,所以对话也很有意思。老鲤问他,“你喜欢下棋吗?”,二哥说不喜欢,“棋盘双方遵循着同一种规则,在纵横间厮杀,没什么意思”,盘角曲四,劫尽棋亡,围棋自古就有固定的路数,二哥不喜欢的,不是棋,而是那些条条框框的规矩,他只是用棋路来代指。在我看来,他追求的是规矩下的自由,也就是相对的自由,哪个规矩?与人为善,和谐共生,那这样说与令其实本质上很像,而老鲤为人处世以无理手见长,突出一个圆滑,也对应了他说的“突破规则”,所以他和老鲤也很投机。

“吾与吾斗,太过无聊”,说到底还是无聊。

正因为平常一个人太孤独,所以每次总拉着一堆人来陪自己,这样比较热闹,二哥是个很怕冷清的人,将进酒是,登临意也是。梦醒易主,不再赘述。 

注意这里,可以说是连接将进酒和登临意两次活动的关键细节,也是展现二哥精心布局的开始。二哥附魂白盏洞悉令周边的一切,再置一子于大哥剑中,了解大哥身边的情况,好,这是前提。黑盏落入龙门,司岁台必不会善罢甘休,对于他们来说需要控制所有的变量,那必然就会找回,这时司岁台吩咐梁洵找回走私的黑盏,这一步二哥也想到了,这事儿司岁台亲自下场,而且是去往龙门,必然惊动礼部,到时候下不来台,联系魏彦吾和真龙的敏感关系,事情只能背地里悄悄地完成,而且要绕过礼部的眼睛。那就只能找路程不远的尚蜀知府梁洵来办,他既不是司岁台的人,也不是礼部的人。同时别忘了令这边的白盏,二哥也知悉了梁洵的信息,以及郑尚二人数十年的恩怨,毕竟当年就是为了护送黑盏,尚冢儿子死在护送途中。而通过隐藏在大哥剑中的这颗子,了解了他与槐天裴的武约,继而了解槐天裴的底细,另外还知道了那段江湖侠士与官兵的恩怨,孟铁衣可是大哥难得的好友,别忘了。二哥显然也知道梁洵的办事风格,联系这一朝廷要事,再结合梁、裴、鲤三人的兄弟情谊,他明白老鲤不可能不入局。

宁辞秋这里说,“先生是怎么逃脱的?”,首先你得逃,对不对。二哥现在本体还关在京城呢,跑哪去?所以这里应该是指化身的事。二哥回的时候用了个双关,“应劫”,应验的是“最终消失”的劫数,在围棋中又称为应付对方的抛劫,那这个就又有的聊了,这里小科普一下,让大家知道怎么个回事。

应劫是围棋棋术中“打劫”的一环,打劫分为开劫、提劫、找劫、应劫、再提劫,最后消劫。为什么这么多步骤呢,因为这是围棋的规定,为了提高围棋的观赏性。

首先说明气,每个子上下左右都有所谓的“气”,就和人一样,像图中所示,中间的子它四边都是通的,它就有四口“气”,左下只有两口,斜的不算,正下方的有三口,当然实际都是一片子组合起来,所以不同的布局,气又有不同。

其次当子被完全围住时,它就没有“气”了,它就会提走,所以叫“提子”。

如果出现下面这张图的情况呢?此时白子下,能提黑子,但黑子下,又能提白子,为了防止不断陷入死循环,就规定,白子下完提回来之后,黑子不能紧跟着提回白子,需要在其他地方再下一子,同时这一子必须要让白子应,如果白子应了,那你这里的这颗白子就可以提回来,当然白子也能这么做,所以就会出现精彩的找劫,应劫的拉锯战环节。双方需要确保自己,是否有那么多劫财迫使对方去应,因为损失小了对方就不理了,以及这样的相互拉扯,对于自己来说,是否赚的更多,每一步都要考量价值取舍。最后消劫的意思,就是让找劫材的人获得劫材的利益,自己收获劫的利益,从而结束打劫。打劫虽然复杂,但也是围棋趣味性必不可少的一环。

宁辞秋说二哥的棋艺精湛,世上没有几人能比得过,二哥说的是实话,哪有什么慧根,都是时间熬出来的。就跟大哥一模一样,大哥武艺也是一点一点练出来的,只不过相比普通人活得长而已,有更多时间去积累。

到了这里,二哥终于说起了那场变故,颉妹的离世。这件事可以说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二哥的心态,也让他下定决心殊死一搏。围棋中黑棋共计181颗棋子,二哥正好肉身化为181颗棋子。颉妹死后损坏的那颗棋子为什么损坏?我这里卖个关子,大家接着往下看。

老鲤将太傅对二哥说的话说了出来,“你好像很无聊”,太傅很懂他,既是对手,也是知己。

二哥这里提到,“我只是小瞧了我的妹妹们”,也就是说到将进酒尾声,就连一向傲气的二哥也开始赞赏妹妹们的行为了。老鲤这里猜的也很准,二哥就是像我前面说的一样,胜负心很强,不愿意服输,二哥诧异的回答也印证了这一点。另外二哥也知道年找上罗德岛也是为了自救,罗德岛已经牵扯的足够深了,它必然也将是二哥的一步棋。

随后,令赶来,兄妹现实对话。这里文案又开始装逼了,经典自说自话。不过咱们注意一下这些信息,“一份小礼”,这个是伏笔,也是串联了郑、尚剧情线的关键道具,这个后面会提到。“与颉无关···只怪人间无聊极了”,只是二哥不想在外人面前透露更多的情感,怎么可能没有呢?“人间无聊”是什么造成的呢?是在于,没有什么爱好可以分散他的精力;是在于他厌烦了那些,围绕他们神明碎片的尔虞我诈和勾心斗角;是在于失去至亲的痛苦。

左乐这里的一句话,也看出二哥虽然嘴上不说,但心里是相信自己的妹妹们能够解决的,这更像是一种历练,正因为太傅相信二哥,二哥又相信妹妹们,才有如今这个各方满意的结果。

琴声能够安抚人的心绪,将两个一决生死的人变得冷静下来思考问题,这应该就是岁家兄妹中,那位擅长琴艺的本领,只不过这里被二哥也学了去,“一份小礼”就是这个意思,事情由我而起,也由我而结。至于这里令有了一个问题,这个问题我只能猜,她想要知道二哥“悟道”是否有用,因为之前她是不信他能办成的,但经历了这么多,她看到了二哥的努力程度,她动摇了。

(IW-ST-3)

在将进酒剧情最后,太傅就已经告诉我们朝廷接下来的打算了,岁兽快要苏醒,大炎备一城迎战,哪座城?“玉门”,如果一切都按预想的进行,那最后就是左乐所说的下场。

太傅又问梁洵,第一问,判身死。是在说梁洵这次夹在司岁台和礼部中间,仅仅靠个人,来解决可能影响所有大炎子民安危的事件,一招不慎,满盘皆输,但梁洵回答不后悔,太傅这里已经很满意了。紧跟着第二问,问补救。如果你败了,你哪什么弥补你的过错?梁洵回答以死谢罪是懦夫的行为,背负骂名,苟且偷生,也要把窟窿补上,再次强调决心。

太傅这个“五五之间”是怎么得出来的呢?我不得而知,但从展示的来看,太傅肯定知道他不会操控人的思想,那是他最不齿的行为,对于二哥来说,他希望事情顺理成章、不加干涉地完成。那这样的话,就像太傅说的,又有多少在他的算计之中,又有多少不在呢?毕竟二哥也不管过程,这里面不确定因素还是很多的,所以胜负难料。这里第二句“蛛丝马迹”,就是“槐天裴”这层关系,不过二哥也没引导,就像是命中注定一样。

随后太傅和年说的这段,就能看出朝廷的算计,话糙理不糙,就是这样的。“设十二楼五城···”,是为了巩固边关,你不修,一旦打起来就是内忧外患,外有邪祟,内有岁兽,不然不会这个节点让年过去。还有把年支去塞北,也是防止年再瞎折腾,岁兽将要苏醒,你们聚在一起,对朝廷而言就是一种危险的信号。“把惊蛰的祖师爷换回来”,为的什么?镇场子,这位可是名副其实的人间大能,靠源石存活的长生种。

年就问他有没有什么好处,小刻都知道年问这话是什么意思,你把我派去了,我自救的主线任务还没完成呢。太傅说,你放心,你想做的事,我替你办,但想一想,朝廷本来就防着你,能帮你干什么,动一下算抬举你了。当然帮了也无所谓,反正它也快醒了,你们还能变出花来?现在尽量满足你们的愿望,到时候和我们站在同一阵营,帮我们打岁兽的时候,起码能念着我们的好,多出点力。“杀红了眼的野兽,不能一直拴在笼子里”,是因为岁兽本体在京城的一处陵墓之中,它都要失控暴走了,我还放京城干嘛,直接转移到玉门,准备最后鱼死网破了。这里也能看出即使分化出神明代理人,岁兽依旧被严格把守。年这个性子直的人,听完直接说出来了,“到头来,好处全给你们占了去”,太傅说,爱干不干,你没得选。

这时令向太傅问起二哥的事,显然有些牵挂,太傅知道很多,但没有和令说,太傅了解二哥想要破局的心思,并且了解他与其他兄弟姐妹一样眷恋人间,“收官之日···一定会现出真身”这是对令的保证,令说一定要赢,是希望二哥能好好活下来,太傅说输不得,是因为危及大炎江山。

二哥与太傅的对弈并不在棋盘上,而是大炎疆土,这样一来,太傅本就是人类,占尽了优势,二哥还需要从“我是谁”再上升到“我是人”。这一步,二哥需要不断地学,大哥已经到达这种境界。不然你看二哥为什么要以天下苍生为子,因为他要食人间烟火,品人间真情,让自己变成人,才有可能赢得这盘棋局的胜利。不过依我来说,二哥超越大哥,最后成事,需要再从“我是人”这一步,上升到“无我”境界,大哥的三技能叫“我无”,也有点印证了我的观点,“我无”到“无我”是起点和终点。事实上他就是太在乎周边事物了,他是人,不是圣人。


道家主张的“无我”,即无物外之我,只有精神状态的我。在老子的道德经中有这么一段,“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这句话的意思通俗来说就是,我有了身体,就有了生老病死,如果我没有了身体,我还有什么忧患呢?

摆脱自身形体的束缚,人最好的状态就是与万物融为一体。为什么这么说?因为“齐物”,万物齐一。道家认为万事万物都遵循一个共同的法则,万物平等,没有什么高低贵贱之分。

《庄子·天运》中就有一句,“吾又奏之以阴阳之和,烛之以日月之明。其声能短能长,能柔能刚,变化齐一,不主故常。”意思是指,我用阴阳调和之味,日月同照之辉来演奏乐曲(实际是精神外放的过程),于是乐声能短能长,能柔能刚,变化虽然遵循着一定的条理,却并不拘泥于常规。你只有真正摆脱了肉体的束缚,外放自己的精神,与大自然和谐统一,才能达到真正的“无我”境界。我认为目前大哥、二哥都没能达到“无我”,都为身累,数不清的恩恩怨怨,挣不开的命数劫难,如果能跳脱出来,二哥替代岁应该不成问题。

 

这里令提到二哥一离开京城,颉妹就出事了,所以当时二哥和颉妹都在京城,平时走得最近,切磋棋艺,琴瑟和鸣。或许之前二哥的人际关系里,颉妹就是最好的一个,除了她就是大哥和三妹了。

在令与年的这一段交谈中,我们又能知道一些信息。首先是“我们都能感受得到”,如果只说在场三人,那我收回这句话,但大家注意一点,岁家兄弟姐妹聚少离多,都不在一块待着,那一个死了,其他人像十指连心,能感应到我觉得很正常。“赢了二哥,二哥回去受罚”,再结合下面那句,“他很久没有满盘皆输过了”,所以我猜这个“赢二哥”,就是“颉妹身死”这起大事件,当然牵连的肯定很多。

甚至可能包括惊蛰语音、档案里涉及煌的四场京城血案。至于赢了二哥什么?太傅跟他赌的是“人心”,那他输得就是“人心”,至于再细,细不了了,这个要等之后剧情了。令说二哥不愿回来,是他关注到了大炎以外的东西,这样一看又有意思了,对于他们来说,走出大炎领土是禁忌,我觉得怕不是二哥犯了禁忌,三妹才受害的,这种可能性不能说没有,而且很大。

剧情结尾是二哥对令的一段劝导,在令的叙述中我们知道了关于二哥现状的信息。“你会先岁一步失去理智”,维持181颗棋子需要大量的精神力,“行裕镖局的闹剧”,这个前面说了,不再赘述,“提醒”,提醒令妹动起来,别再睡了。

令你才去多少地方?我落下181颗子,才是真正领略到了什么叫“人心”,就是这样我还没有完全读懂。还有这里的“你不怕···那他们都会怕”,这段话说年、夕太像人,也包括了自己,因为前面说了“我很不安”,入世越多,见得越多,心也就越不纯粹,二哥怕自己会输是很正常的。

不瞒大家,整个将进酒剧情我看了不下4遍,直到刚刚我还是没搞懂,二哥最后这点到底在说什么,但当我任由自己的思路驰骋的时候,我终于明白二哥在说什么,以及这段话的整个逻辑是什么了。

 

尚蜀曾有天灾,有个人用酒敬天,然后黑云退,百姓安。关键这个人是谁?我觉得是太傅。别急先往下看,然后是一段对比,“而今,你却将手中盏掷向阴云”,这是在说令扔了二哥送给她的那个盏子,那前面那个以酒敬天的人扔没扔?那当然扔了啊,正反对比嘛。还记得令姐扔的是什么盏子?对,白的,那前者扔的就是黑的。正好对应下面,天灾因黑子而退,黑盏损坏。

“损坏”又想到了什么?对,颉妹出事之后,那颗损坏的棋子。

而这颗棋子也是太傅赢他的一棋,之后他黯然神伤地回到京城,才有了令说的满盘皆输,输在哪里?输在“人心”,他在太傅应对天灾的过程中了解到,真真切切体会到“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在大是大非面前,就是自己都可以牺牲。

 然后二哥说令内心的三种情绪,令肯定是有,不然这里不会写出来。结合前面天灾,愤的是天灾肆虐,百姓民不聊生,悲的是人的生命太过脆弱,在天灾面前无能为力。妒就比较难推了,能让令妒忌的,那我觉得就剩逍遥了,他比令更逍遥的点,在于令只在自己的一方梦境中感受“无我”之态,也就是“形似”。而太傅即使身处乱世红尘中,依旧能舍弃肉体的苦难,在精神世界上获得自足,认识到自己和万物并无区别,与大自然浑然一体,而感觉不到“我”的特殊性,也就是“神似”。最后,“大势将起,你不能置身事外”,也是劝妹妹主动一点,不要坐以待毙。





 


【明日方舟】根据三次新年SS分析“二哥”的角色塑造(上)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