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温泽岳会成为奥迪动荡的牺牲品吗?

2023-08-15 16:22 作者:AutoVisioner车瞳  | 我要投稿




肖波:现任奥迪管理董事会主席马库斯•杜斯曼的下课,让奥迪中国总裁温泽岳陷入异常尴尬的处境。



文 | FT中文网专栏作家 肖波



曾经以“突破科技,启迪未来”作为口号的奥迪,正在陷入对未来的迷茫之中。


1个月之前,大众汽车集团奥迪品牌宣布,2020年任职奥迪全球CEO的马库斯•杜斯曼将于9月1日卸任,这与原大众汽车集团CEO迪斯的卸任时间恰好间隔一年。


市场的第一反应并不是奥迪2023年不尽如意的业绩,更多是靴子终于落地的感慨。


是的,进入奥迪品牌以来,杜斯曼身上自始至终打着鲜明的迪斯系标签,而在大众汽车集团董事会主席和大众汽车集团(中国)董事长两位高层完成人事更迭后,奥迪品牌换帅表层猜测属于业绩背锅,深层更像是大众汽车集团内部原生高管和外来职业经理人团队的权力更替。


都说神仙打架凡人遭殃,远在欧洲的大众汽车集团人事动荡,却把奥迪中国总裁温泽岳架上火炉,不管怎么说,奥迪中国市场同比大幅下跌的销量都是杜斯曼下课的表面理由,现在全球老大都承担责任了,中国市场的名义负责人还能独善其身吗?


温泽岳“无辜”吗?


伏尔泰老爷子有句名言: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觉得自己有责任。


现代中国网友将这句话改成“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这与温泽岳的现状颇为相似,按照企业设定,奥迪中国属于奥迪品牌在中国地区的最高代表,理论上应该协同管理本地研发、产品更新频率等地区事务,并将最新的信息反馈给总部,奥迪中国总裁可谓是位高权重。


不过,由于奥迪合资公司的分工设定,温泽岳在业务上不能直接管理一汽奥迪和上汽奥迪,理论上可以不为销售业绩负责。


因此,有奥迪一线销售认为,南北奥迪销量下滑是一汽奥迪和上汽奥迪营销能力不足导致,温泽岳主导的奥迪中国没有责任。


熟悉奥迪品牌和豪华车市场的人则指出,如今奥迪在中国市场的颓势,主要是产品设计滞后、产品更新节奏缓慢导致。不仅燃油车产品设计落后奔驰、宝马、雷克萨斯等竞争对手一代甚至是一代半,以前曾经引以为傲的科技属性,与特斯拉和中国电动车企业的差距更是接近两代。


虽然南北奥迪均未发布官方销售数据,但统计各方渠道发布的销量数据,1至6月南北奥迪在中国市场销量之和约为32万台左右,大幅落后于奔驰宝马。


需要指出的是,产品设计和更新节奏问题是奥迪市场表现堪称糟糕的直接原因,而按照合资企业分工,市场营销是中方主导,德方负责产品的技术开发和引入。作为德国奥迪在中国地区最高级别的职业经理人代表,奥迪中国总裁并不是一片无辜的雪花。


中国总裁不好当


回顾最近10年的奥迪中国历史,自2015年上任的魏永新开始,到2021年的安世豪,连续4任奥迪中国总裁,人均工作年限不足两年,其中欧阳谦和武佳碧的任期加起来仅仅两年。即使非常熟悉中国市场、推进上汽奥迪国产项目落地的安世豪,也在不算老迈的2021年选择了退休,这足以证明奥迪中国最高负责人对于中国市场销量的责任之重。


事实上,温泽岳也曾被奥迪总部寄予厚望,2004年进入大众汽车集团的他,不仅曾在大众商用车和奥迪的生产部门、大众汽车集团的生产规划及战略部门担任管理职务,还于2013年出任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技术)副总经理及董事,负责技术研发、产品管理及生产制造工作。


尤其是一汽-大众的工作经历,曾经获得马库斯•杜斯曼高度称赞,认为丰富的中国市场经验将让温泽岳在推进奥迪在华未来战略中扮演关键角色。


不过从现阶段奥迪在中国的产品推进速度和技术研发落地来看,温泽岳的表现并未达到杜斯曼的预期。


南北奥迪难平衡


如今,在杜斯曼即将于8月底结束任期的消息刚刚发布后,奥迪又被爆出准备购买中国车企的电动车平台技术传闻,而从现有的信息分析,合作对象大概率是其中国第二家合资伙伴上汽集团。


如果这一消息最终得到确认,温泽岳将面临更多来自各方的压力。


按照奥迪全面电动化的未来战略主基调,中国市场在5年后将进入全面电动化车型的时代。这使得奥迪一汽新能源公司和现有一汽奥迪公司如何完成过渡成为新课题。


从两家公司合资股比看,一汽奥迪中方占股比达到60%,德方股比为40%,奥迪一汽新能源公司德方股比为60%,中方占比40%。最简单的方法是两家公司直接合并,中外双方股东各自股份占比50%。


但这种看似简单有效通常非常难以实现,面对中国市场日新月异的技术升级和营销变革,奥迪和一汽集团如何明确各自的权责分工,在不同领域哪方作为主导,都需要经历极其复杂的谈判和沟通。


这属于温泽岳任期内最重要的任务,充分运用与中方的合作经验,充当双方股东沟通的桥梁和润滑剂,最大程度保证奥迪和中国最大合作伙伴尽快达成一致。


而上汽奥迪电动化消息的传出,特别是该信息的出现时机恰逢一汽集团70周年,一汽和大众集团、奥迪公司签署深化战略合作谅解备忘录之际,无疑会让外界产生奥迪继续在两家合资企业之间谋划平衡,从而在合资中占据更多主导权的疑虑。


退一步说,即使一汽方面能够理解温泽岳,站在上汽奥迪角度思考,一位拥有一汽-大众工作背景的奥迪中国总裁,在协调两家奥迪合资公司的在华业务时,真能做到一碗水端平的公平公正吗?至少从上汽奥迪的现状来看,产品和定价没有任何竞争优势,是销量持续萎靡的根本原因。


回到最初的论据,产品和定价属于奥迪主导的领域,也是检验温泽岳在华工作成色的重要参照标准之一,不过南北奥迪每况愈下的残酷市场现实,留给他证明自己的时间不多了。


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

责任编辑 :闫曼 man.yan@ftchinese.com



温泽岳会成为奥迪动荡的牺牲品吗?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