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医院西安脑康心理医院:建议把抑郁症治疗纳入医保丨网友:举双手赞成
继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健康体检内容的举措之后,建议把抑郁症治疗纳入医保再引发关注。

近日,民进中央在全国两会上建议将抑郁症纳入医保门诊慢性病病种,在网上引起了热烈的讨论,很多网友双手赞成。

为什么这一建议被众人支持?
中国精神卫生调查显示,我国成人抑郁障碍终生患病率为6.8%,其中抑郁症为3.4%,目前我国患抑郁症人数9500万,每年大约有28万人自杀,其中40%患有抑郁症。
抑郁症是目前被谈论最多的精神科疾病,因抑郁症自杀的事件不在少数。
少年胡鑫宇抑郁自杀
“粉头发被网暴女生”因抑郁自杀去世
这是近期发生的两起引发广泛关注的抑郁自杀事件,再次为我们敲响了警钟。抑郁症危害大,不仅仅会影响正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还会使患者悲观厌世,觉得人活着没有意义,会出现自伤、自杀的念头或者行为。
抑郁治疗纳入医保有多重要?
抑郁患者不愿意治疗,主要是因为怕被歧视,被误解。但也有很多人因为经济原因拖延或者中断了治疗,导致抑郁治疗难度加大。

每位抑郁症患者从首诊筛查开始,各种花销便接踵而至。把时间线拉长,密集填充在空隙里的,是从不间断的治疗费用。
抑郁症治疗纳入医保后可以给患者和患者的家庭带来更多的实际帮助。
首先,抑郁症等心理疾病的治疗过程比较长,尤其是慢性抑郁症,治疗期间需要患者长期服用药物,成本较高。如果将其纳入医保慢性病病种,患者就可以享受到更多的医保报销,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更好地促进患者接受有效治疗。
其次,抑郁症等心理疾病是比较严重的疾病,早期往往没有明显的症状,甚至患者本人都没有意识到自己患有疾病,所以医生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抑郁症的恢复非常重要。如果将抑郁症等心理疾病纳入医保慢性病病种,可以促进患者及时就医,加快病情的诊断和治疗,并且医保可以支持患者长期接受有效治疗,从而更有效地控制病情发展,改善患者的病情。
再次,治疗抑郁症患者光靠药物是远远不够的,他们更需要家庭的温暖和专业的心理医生帮助他们解脱出来。当然,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轻度抑郁的人可能需要三五个月,重度抑郁的人可能需要一年半载,费用的累计也是不小数目,很多人中断治疗,也是因为囊中羞涩。
出现5种抑郁表现,需就医
1.长期不开心,没有做事情的动力
变化从情绪先开始,比如说以前每天都很热衷的事情,比如做饭,现在却毫无兴趣,不想动手做饭吃,甚至连吃饭的欲望也没有。这种对一件事或一个物体的前后反差,可能暗示了心理出现问题。
2.睡眠障碍,有可能失眠,有可能睡不醒
没做什么体力活动,但就是感觉累,只想躺着一个人静一静,等到晚上真正要睡觉的时候又睡不着了,一闭眼满脑子胡思乱想,好不容易睡着了,但是天没亮又醒了。也有一部分患者表现为嗜睡,每天躺在被窝里,大部分时间都用来睡觉,把自己封闭在小房间里。
3.觉得自己没用,做什么事都没有信心
看到垃圾桶的时候可能会觉得自己也是废物、垃圾,进行自我贬低,如果身边的朋友或同事犯错了,会把过错引到自己身上,觉得是自己的问题,如果不是自己,身边的人就不会那么辛苦。就连很简单的事情也没有信心,觉得自己肯定做不好。
4.经常发呆,不知道在想什么
随着病情进展,患者的认知能力也会受到影响,思维涣散,很容易发呆,不知道在想什么,别人和他说话半天没有反应,节奏慢半拍。记忆力很差,大脑和手脚不太协调,不能做精细动作,无法控制自己的身体。
5.内在气质和外表形象发生改变
变得神神叨叨,一个人时口中念念有词,不喜欢和他人交流,经常东张西望,总觉得有人在偷看或跟踪自己,想象出一个仇家躲在暗处。因为长时间不活动,进餐也没有规律,患者的身材变得很瘦,有的女性还闭经、月经减少,皮肤粗糙暗淡,头发没有光泽。
也有少部分患者表现出的症状并不在上述5点之内,但是患者自述频繁头疼、关节痛、胸闷,可是做了检查又没有实质性问题,这时也要考虑是抑郁症引起的躯体障碍。如果以上几种症状都出现过,希望大家引起重视,及时开展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