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LG制定新发展战略,剑指宁德时代,韩国财阀整装反击

2022-02-15 21:29 作者:天业路商业观察员  | 我要投稿

近期,新能源市场最大的两个新闻:

第一,宁德时代股价暴跌,似乎是与特斯拉谈崩了。

第二,LG新能源启动韩国史上最大IPO,募资100亿美元,抢夺电池市场。

把这两个新闻连在一起看,暗含很多玄机,简单说四个字:此消彼长。中国拥有全球最完整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规模之大,独步全球。

以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电池为例,全球前10大供应商中,中国有6家,韩国有3家,日本1家,中日韩基本瓜分完了这块市场。剩下的只有排名问题:谁来做老大?

从数据看,2021年,中国企业市占率高达46.8%,韩国30.8%,日本12.5%。中国处于领先地位,幅度还不小,差不多领先韩国一个“小日本”。

要知道2020年时,中国市占率为38.1%,韩国34.5%,日本19.4%,日韩两国市占率都下降了,市场正在被中国蚕食。

但韩国财阀显然不甘心做老二,LG新能源宣布启动IPO,想募集100亿美元建厂,扩张产能,“每年产能足够给3000万辆新能源汽车装配”。

韩国财阀时间表都整理好了:计划在2024年,全面超越中国,市占率全球第一。

一场新能源产业大战即将开始。

LG新能源底气何在?

LG新能源为何敢挑战宁德时代?他们有两大制胜策略:第一,海外市场大幅领先宁德时代;第二,技术底子厚,微创新不断涌现。

LG新能源CEO权英寿在IPO路演会上表示:“虽然现在宁德时代在市场上处于领先地位,但LG储备的订单量更大,海外客户更青睐LG。”暗示LG未来比宁德时代乐观。

这种乐观态度有一定的基础。翻看宁德时代和LG前十大采购商的情况,很明显会发现宁德时代在海外市场拓展上大幅落后于LG。

宁德时代前十大采购商仅有一家海外公司:特斯拉,其他的蔚来、宇通、小鹏、吉利、长城等清一色国产车企。宁德时代国内销量达85%,海外仅为15%。

LG恰恰相反,主要向大众、通用、戴姆勒、福特、奥迪、特斯拉、现代、起亚等世界知名车企供货。

实事求是地说,国产车的品牌力与欧美车相比,还有一段相当大的差距,不能指望蔚来的品牌力短期内达到奥迪的水平,如果蔚来售价和奥迪一样,车主更倾向于选择奥迪。

如今,德国高端车企纷纷转战新能源,对电池的需求量暴增,LG是其主要供货商,水涨船高,LG后劲十足。

宁德时代明白自己的短板所在,这两年也在大幅向海外扩张,计划在波兰和美国建厂,攻下欧美市场。而LG已先行一步,在波兰有两家工厂,美国一家,中国四家。

在技术储备方面,LG进入电池市场比较早,上世纪80年代便开始生产电池,有40年的历史,研发能力较强。宁德时代晚了30年,大部分技术承接日本。

LG落后宁德时代的主要原因在磷酸铁锂电池产能不够,之前他们主要生产镍钴锰和三元锂电池。而新能源汽车的主流是磷酸铁锂,LG转型生产磷酸铁锂的门槛不高,主要受制于资金,IPO的目的就在于此。

另一方面,LG在镍电池上处于领先地位。去年,马斯克曾转载了一条LG的新闻,LG搞了一个“镍钴镁铝”电池,这款电池降低了钴元素,提高了镍和铝元素的比例。

降低了电池成本,又提高了续航能力。马斯克对这项技术非常感兴趣,准备安装在特斯拉车上。

宁德时代之所以强,是成立之初就选择代工生产磷酸铁锂,产能大,但“独门技术”少。这几年,宁德时代不断加大技术投资,与各类大学合作成立研究所,5年累计投资达148亿。

韩国财阀集体出击

除了LG外,韩国另外两家财阀三星和SK也宣布了电池产业的新举措,整合整个韩国的力量,来势汹汹,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

三星与 Stellantis (菲亚特+克莱斯勒+标致)谈判,双方准备在美国兴建一家汽车电池厂,今年第二季度开工,预计2024年投产。

三星称此次合作将拿下美国40%的新能源车市场,每年生产的电池可装配37万辆汽车。

另一个小财阀SK也不甘寂寞,与福特合资建厂,一口气盖3座电池工厂。

原本计划今年第二季度开工,为了抢占市场,直接把时间提前到了去年的12月,不想错过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机遇。为与宁德时代抢市场,SK盐城工厂将于今年12月竣工,投资高达150亿人民币。

LG、三星、SK,韩国五大财阀来了三个,规模堪称“国家队”,韩国人已把汽车电池上升到了国家产业战略的高度。财阀要钱有钱,要人有人,实力不容小觑。

上世纪80年代,韩国半导体产业一片空白。美国爆发了信息革命,对半导体需求猛增。此时,韩国经济如同一架飞机,已经起飞,但还没飞到高空,急需产业升级。

韩国政府果断抓住机遇,组织财阀猛攻半导体产业。

三星建立半导体公司,由于没有技术,做不了CPU芯片,便从最低端的储存芯片做起,一步一个脚印,掌握了高端半导体的制造工艺。今天三星半导体水平仅次于台积电。

面对韩国财阀的冲击,中国企业想要处于不败之地,关键在技术突破。产能很好扩大,投资建厂,引进生产线就可以了,不但韩国能做,越南人有钱也能做。

当今这个世界,资本、货物已实现自由流动,唯独技术被各国严格管控,视之为核心竞争力。

技术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事关“产学研”三位一体,产权保护,投资回报率等多个领域。很可能投资100亿研究个新技术,结果发现不能用,或者韩国人搞个新技术盖过了你(比如镍电池)。

所以要多方投入,不能把宝压在一家宁德时代上,比亚迪、国轩高科、中航锂电等都要参与进来,组织我们的“国家队”,集中力量突破。

打个比喻。英雄联盟世界赛,长期是中韩两家相互竞争,但前7届比赛冠军基本被韩国人包揽了。

中国战队虽然很努力,一直在谋求改变,就是打不过。直到第八届世界赛,中国战队才捧回了第一个冠军。

赛后,被问及击败韩国队的秘密,中国战队经理说:“原来参赛的中国战队都是各自为战,这次我们调整了策略,集中训练,让被淘汰的战队模拟韩国战术陪练,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这就是1+1>2,各自为战只能被韩国战队逐个击破。之后,中国战队一直采取集训,四年三冠,彻底打破了韩国战队不可战胜的神话。

技术研发是个高投入高回报的事情,中国企业有一家成功了,整个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都将受益。

2022年或许是新能源汽车电池大战的元年,鹿死谁手,犹未可知。


作者:江左佑安



LG制定新发展战略,剑指宁德时代,韩国财阀整装反击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