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邻居】想到邻居就会觉得和NTR以及老王有关的这种想法是不是搞错了什么

2021-11-07 10:21 作者:MonsieurYuin  | 我要投稿

  我知道,标题很长,所以文章不会很长,毕竟能看完长文章已经在现代人里面算是稀有技能了。


  顺便,这篇文章句子也不会很长,因为句子长了我们可能不好理解。


  以及,这是献给会看我这篇文章的人的,对这种话题没兴趣的人自然敬而远之,不是吗(笑)


  哦,这是我的一家之辞,社科无真理,您要是觉得我在胡说八道,就是您对,我只是提供一种思考观点——现在观点也是五花八门,没必要取信我的。


  好了,buff,


  还没叠完,我是学工科的,对于社会学的专业词汇一窍不通,全然草台班子,如在座的专业人士有什么比较pro的思路,还请赐教。


  嗯,这下叠完了。


  撒,开始吧!


  


  先谈谈定义,这里我们不发散到森林和星辰,因为标题里的故事大多是家门口的惨剧,家门不幸的话,一般人也没功夫和觉悟去折腾诗和远方。


  邻居,住你家附近的人,距离很近,可能就隔了个门牌号,几步的功夫你就可以串门成功。也可能您日子过的比较宽裕,住在别墅区,那也无外乎一道栅栏或是一条街道的距离。又者,您住在深山老林,那或许您就是前文中提到的以星辰森林为邻居的隐者群体。


  但我相信大部分人还是栖息在公寓的胶囊里,故还是以此为本文的主旨。


  不过嘛,不论怎么样,邻居终究是“隔壁”的存在,而不是和你同住一个屋檐下的亲友,故彼此之间指定有着秘密和距离。


  打个比方,你可能和你的邻居关系很好,你很容易知道他家的猫猫今天吃的是什么牌子的猫粮——这是他同样作为爱猫人士和你的分享,但是你大概率是不知道他今天的内裤是什么颜色的。


  这看起来是废话,毕竟一个屋檐下的人也不一定知道这么隐秘的信息,因为任何人之间都天然有距离,猫再怎么亲近,到头也是被戏称为“主子”的宠物,所以有关猫猫的讯息给出或隐瞒其实都无伤大雅,但是涉及自身最为机密的信息就大概率是要隐瞒起来的。


  什么是最机密的信息呢?其实没有定义,每个人想法都不一样,有人觉得露出大腿就是不恭,而有人却有胆子上街裸奔;有人在人前说一点自己的想法就会面红耳赤,但是却依旧有人敢于搞抽象的“独立宣言”。每个人或多或少会向外界给出信息,而你也会下意识地去接受这些信息,但是你所得到的信息和别人真实含有的必然是不相等的,再为同心的夫妻也没办法把自己心里想的所有事情都敞开说,且就是交换彼此最新鲜有趣的想法,这个转换率也不能到100%,毕竟人类的信息传递相当低效且容易造出稀奇古怪的歧义。连最和谐的夫妻尚且如此,就不谈你和你的邻居了——毕竟正常情况下你们甚至不睡一起。


  前些时间学了一个词,叫“信息不对等”,用在这里或许是大材小用,但倒也合适,你的邻居和你的距离或许比陌生人近,但比亲人远,你们之间信息相符的部分不会少,但是却总低于你的预期——因为一般情况下,别人总是比你想的要不了解你(跟踪狂除外),所以刻意指望他人的理解基本上和期待一只饿疯的狮子不咬你是一回事。


  好,说了这么多,提到了“隐瞒行为”,“信息差”等听起来没什么专业程度的文字,是不是该谈标题了?


  对,如果前文的铺垫您大致明白且认同了的话,我们就可以进正题了。


  邻居,和你亲近,因为住的近,但又疏远你,因为你们终究不是一家人。


  那么这种暧昧的关系,就是很适合做文章的土壤了——毕竟亲人太近,胡乱臆造会有背德感(但有些人似乎很喜欢这个),而陌生人又太远,放在作品里容易“机械降神”,太突兀了。


  以这个为前提,开始对前文里提到的词汇分析。


  存在隐瞒的行为,就意味着你不知晓其间发生了什么,那么这就给了我们很大的艺术空间——涉及创作的人(比如我这种怪文书作家)就可以借题发挥,只要时间地点人物合适,任何情节都可以往这个隐瞒的区间里面塞。


  而信息差,也是和隐瞒完美地配合起来。


  所以暂且得出结论——作品中邻居的行为无论平淡也好、过分也好,都保证了其是可以被大多是观众接受的程度,无论是进行良好的角色塑造还是如标题中的情色演绎,邻居这个身份都是很合适不过的。


  所以该下定论了?


  不不不,每个作家毕竟不一样,下面也大致分类讨论下。


  比如,我有着狂正的三观,我的世界里面就是二十四字真言,纯纯的象牙塔,想不出任何污垢的事件,只会想到人性里最美好的东西,比如互帮互助,邻里有爱,夜不闭户等等古今贤人梦寐以求的美好品质。


  那我的“邻里”小故事是什么呢?


  两个人一起解决各种生活里的小麻烦,一起帮助彼此,最终都得到美好的生活,


  又或者我有一点对残缺结局的追求和向往,那我或许会写出一个人带着他最亲爱可敬的邻居去看病,却没能挽救邻居的悲伤小故事。


  于是,我们就给出了,最纯洁的人会写出的最显而易见的两种小故事,分别是大喜大悲。


  然后,你会发现,这种故事你可能已经看麻了,没感觉了——你光是在我这一句话的概括里,都可以想到会发生什么你耳熟能详的鸡汤故事和人性本善的小呼喊。


  这是啥原因?


  因为这些故事太平实了,没什么波澜,第二个例子还算有个悲伤结局,可以骗点刀片,但是第一个就是纯粹的白开水了。


  那想个小问题,为什么你觉得这些故事“白开水”。


  可能是你看多了——安徒生童话已经把真善美等词汇烂在你心里了,这些东西没法刺激你了;


  又或者你的生活就很精彩,对你而言这种流水账剧情就像肥皂剧,你会看,但你可能谈不上喜欢,因为你只是想打发时间——如果你有更好的剧情可以去品味,你必然很难再在这种平平无奇的情节上驻足停留。


  我们看故事,总的还是把自己当个局外人,看热闹不嫌事大,事情越大才越兴奋。


  所以,当心灵有些黑暗色彩的人来做文章(这才是大部分作者)的时候,那才是老睡王握拳头——大的要来了。


  邻居之间的故事要是太顺滑的话,也太没意思了,可以制造点矛盾和误会,然后若是有心写出一个GOODENDING,那我就让他们和好如初;但要是想一条走到黑,那完全可以让他们彻底因为误会决裂,反目成仇,最后互掐(甚至可以卖一波仇人CP,一举两得不是?)。


  而矛盾和误会要是都被嫌弃,大家觉得这白开水没味的话,作者还可以把情节搞得再变态一点——好,点题了!这里完全可以把各种伦理外的、现实生活里我们大部分人不敢做的背德事情全部拿进来折腾了,比如家庭混乱关系、隔壁老王之类的,反正大家喜欢看热闹,作者大可以在作品里满足大家看这种热闹的欲望。


  于是,适合邻居的背德剧本有什么呢?


  隔壁老王啊、邻居家的好太太啊,各种充满岛国风情的剧本都可以被扮上笔墨和荧幕,反正只要剧情合适,像我前文说的,满足时间地点人物的信息(哪怕剧本有硬伤现在也显得无伤大雅),利用好邻居和文中主角天然的“隐瞒行为”,那不是完全可以自由发挥了?


  只要夺人眼球,什么剧本都可以加塞——而前文提到的和上床相关的情节,剧情简单入门低,谁都可以随随便便拿一张键盘写出一段或真或假的经历来刺激读者。


  太棒了,只是加入了这么些低俗剧情,文章就有人看了!


  所以什么寝取ntr被做成基本的情节也是合情合理了,逐渐被不同的作家以各种方法演绎,如情色小说啊、三流的情色视频啊等等,铺天盖地且经久不衰——很多人就像看惯了童话一般对这些情节无感了,但总有没有被污染的存在,那么就这样一批一批地污染下去,总是有新的韭菜到田里被这种情节抓睛,如此延续。


  最后,很多人都潜移默化地被这种情节所侵蚀了大脑——其实它不希望这种情节变成常识般的存爱,因为大家对常识是没什么兴趣的,作者们只能搞出点更加诱人的东西。


  似乎扯远了?


  不是说这是搞错了什么吗?怎么开始分析起这种行为的利弊了?


  好吧,坦率地讲,我作为一个作者,只要可以抓睛吸引阅读,我是挺无所谓内容优劣的。


  诶?你觉得我这种想法是纯粹的摆烂?


  噗,时代不是就如此吗?我可爱的读者同志?


  其实这篇文章并不是只想讲我们对邻居这个意象的异化,你也发现了,对吧?


  我一直在提一个词,“污染”。


  以及不知道你注意到我的括号里面的注解词汇,可以回去看看,它们都是什么?


  是不是那些日常最吸引我们的东西?


  当我们大部分作者都开始做出这种博人眼球的剧本的时候,其实价值观和认知就已经被潜移默化地影响了。


  举例子,前文你会觉得我提到的第一类作家不存在——哪里有这么纯粹的人?而且这么纯粹的故事哪有人看啊?


  但实际上,在过去,正是有这些美好且纯粹的故事开路,才会换来今日这个审丑和卖丑的时代——以背德为噱头,拿低俗做敲门砖。


  “啊,高洁的东西怎么可能造出低俗,你他妈绝对是在胡说八道对吧?”


  你会这么想也正常,毕竟我曾经一时也没有理清这些关系,甚至于惊讶这个结论。


  但是说简简单单的一层——现在做清纯干净的东西,


  还有人看吗?


  你会说:那大家还是追求真善美的对吧?所以你只要写的是好作品,就算没啥味道也有人看。


  那挺好,试问,这个“有人”,包括你吗?


  在你的首页上出现了两个文章,一个是讲邻居友好故事的,另一个是将邻里混乱关系的,你会看哪个?


  或许你是纯爱战士,还会大喊“牛头人都给爷爬!”


  但是你要知道——并非大家天生的是NTR爱好者,很大一部分你的敌人——喜欢看不伦关系的家伙,曾经也是你的战友。


  甚至,更多人也就像我前文讲的一样,是没有什么“立场”的,纯粹是乐子在哪,人在哪。


  那很明显,讲述男女情色关系的文字,天然比那些纯粹的像是从散文集里精选的良作更有吸引力——毕竟大众的审美品味不一定可以品鉴罗密欧与朱丽叶,反而潘金莲的故事才很容易过目不忘。


  看惯了那些健康积极的作品,我们才会投身到背德的垃圾厕纸中去猎奇,毕竟人总有阴暗面,在生活之余去看些背德的阴暗作品也是情理之中。


  而作者很明显会抓住读者的这些小变化,顺水推舟,把自己的作品调试到这些烂俗情节上。


  好,现在可以论证深层些的了!


  我不知道第一个转型写出这种剧情的人是谁,我只能敬他为一代天才,毕竟成功地影响到读者口味然后反噬其他作者,这真不是一般人。


  什么,你不信一个作品有这种影响力?


  那挺好,我举个例子——名作之壁,这厮开启了女生无脑追男主的垃圾文先河,让轻小说的剧情和人物塑造难度下了一个层次(贬义)。


  又或者往我所在的小圈子讲,我写的ntr同人文直接影响了两个角色在圈子里的风评。


  对,低俗劣质的力量就是这么厉害,只要有人开启了邻居上床文学,那么这种文字便会开枝散叶,逐渐变成一部分人的刻板印象——你不得不承认这个观点,因为你或许就是这种低俗风暴席卷的受害者。


  于是,大家都被这种垃圾但受欢迎的剧情吸引了,最后,本该沦为亚文化见不得光的乐色甚至变成了可以拿来作为茶余饭后无伤大雅的笑话(当然最好只是笑话),乃至成为了大家可以在公共场合作为胡说八道的资本的存在——因为大家对这种情节早麻木了,都觉得这种玩笑是受的起的,却忽略了现实里真的经历这种悲剧或是可耻勾当而混在其中的人。


  当低俗成为主流,作者必须不得不委屈自己甚至被低俗反噬的时代里,纯洁反成了稀有。


  前些时看完了鬼灭之刃,我竟觉得其主角和妹妹间的亲情更为感人,远超一众文字里提到的兄妹不伦。


  劣币驱逐良币,当良币回归时,要么被挤占的体无完肤,要么幸运地拿回一些地盘,让人们暂时想起:原来世界远比我想的纯洁,后再次被从不缺少猎奇和热点的时代扔进故纸堆里为人们遗忘抛弃。


  邻里关系也是一样,当你被各种黄色废料污染后,那么我标题中写到的想法就不是无稽之谈了——你也可能正是带着这种想法点进的这篇文章,不是吗?


  


  好,废话这么多,讲了邻居为什么会被赋予这种“背德角色”,讲了我们为什么会对其上瘾,甚至猜测了,为什么会有这种情节出现,那么问题来了,


  这种想法,是不是真的搞错了什么呢?


  还记得我前文提到的吗?这些阴暗文学适合于生活之余,而现在在很多群聊和论坛中,无论是不是口无遮拦的小辈亦或是有着丰富阅览经验的老冲浪弄潮儿,似乎都不会避讳这种话题,哪怕这种悲剧一而再再而三地在现实里上演,我们却依旧乐此不疲地开着玩笑——直到身边的人乃至自己经历这种被绿的惨剧。


  是邻居这个角色被污名化了吗?


  还是之前那句话,这种背德的艺术塑造适合于生活阴暗面的放松,是主流生活的补充,再想想?


  污名化是肯定的,但是为什么污名化了?


  为什么亚文化中的情色形象被搬到现实生活中的聊天和消遣中了?为什么?


  不妨问问自己,


  我们了解自己的邻居吗?


  对于我们而言,邻居和一般的陌生人有关系吗?或者说邻居和我们的生活有关系吗?


  我们只是因为这个名为“邻居”的词语才感到在这钢筋深林中的一丝亲近,但是实际上,楼栋中相隔的门号里,大概率也只是陌生人几家,各自呆在自己的圈子里,老死不相往来。


  我们可能见过我们的邻居,但是他们姓甚名谁?这不算私密信息吧?我们都一无所知。


  他可能和我们一样爱着猫猫狗狗,但是我们完全看不出这些共同点,因为我们和邻居可能毫无交集。


  “那我们平时上班上学忙死啦,有各种乱七八糟的人脉都理不清,哪有功夫去认识邻居啊。”这种想法或许是我们很多人的写照。


  接着,现实中的邻居终于和我们臆想中的亲近形象剥离开了,取而代之的,是我们接触到了亚文化圈子的人在他们亲民却可能带着低俗的作品里对邻居这个形象的二次创作。


  我们总喜欢给东西印象,既然现实里没有这种印象,那就让虚拟的记忆成为印象吧——反正我也和邻居不熟,开这种他听不到的玩笑无伤大雅。


  而很明显,你的邻居也可能这么想。


  终于,很多人都这么想了,我们都不知不觉被世界取缔了邻居这个词汇的本意,涌进我们脑子的全然就是黄色废料了,身为读者的我们便被这样夺舍了概念。


  “因为缺乏生活而被扭曲定义什么的也太扯淡了吧?”


  那好,还是之前的例子:鬼灭之刃里面的兄妹纯洁的亲人关系,和近年大兴的妹控文学——你会发现,独生子女会幻想后者,而有着妹妹的哥哥们则更可能是希望妹妹听话一点,对缘某空的情节更是毫无想法。


  因为有妹妹的人被生活里的点点滴滴充斥了对于“妹妹”的定义,脚踏实地而无臆测,于是对于妹控文学大体上是敬而远之的。


  所以邻居也是同理,没有把握好现实世界定义的我们被亚文化的邻居形象洗脑且覆盖了,最后才有了提到邻居,第一反应居然是NTR和老王这种咄咄怪事。


  但是怪事,真的怪吗?


  有个问题我没有回答,这种想法是不是搞错了什么?


  当亚文化入侵了主流,本质上也是对它的一种认可,表明了这是教大家喜闻乐见的创造,值得肯定。


  但亚文化创造终究是亚文化,不是我们应当恭为上宾的思潮——邻居、妹妹、后妈,这些形象因为我们现实生活的匮乏而被扭曲化,逐渐变成我们意淫吐槽的对象,实在是冤枉。


  所以,总得来讲,我们真的是搞错了太多了,把原本该和你好好相处的邻居先生/小姐变成了柜子中或床底的常客,实在不该啊。


  怎么改变呢?


  很简单,去好好品味生活,真真正正地去接触这些人,用现实里那不怎么浪漫且大体上都是积极价值观的现实世界来覆盖掉虚拟的怪东西就好。


  但是这并不容易,


  毕竟险些被我们忘记定义的可不止邻居,


  还有“幸福”和“快乐”。


  


  以上,便是本文扯的几千字的鬼话,感谢您读完!


【邻居】想到邻居就会觉得和NTR以及老王有关的这种想法是不是搞错了什么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