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金沙洲胡群峰教授:致癌物的等级分类和你们想的不一样!
“烟酒致癌我都知道,这红肉(哺乳动物的肉,如猪、牛、羊)怎么也是致癌物啊?”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听到XX致癌不能吃,XX致癌不能碰。到底什么是致癌物,红肉还能吃吗?

首先我们要知道一点致癌物其实是分等级的,不同等级的致癌物其致癌效果可能差异很大。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IARC)的研究,致癌物是指能引起恶性肿瘤发生增多的物质,增加患癌的风险,在某些条件下诱发良性肿瘤的化学物也可认为是化学致癌物。

多年来IARC持续测定致癌物,将其分类,目前已分类的范围有化学物、化学混合物、职业和环境暴露、物理因素、生物因素和生活方式。在人类致癌性报告(流行病学调查和病例报告)、实验动物致癌性资料和生物学机制研究资料中获得的证据进行致癌物分类。IARC对人类癌症危险性分类只与各种因素致癌性证据的充分性(证据权重)有关,按照证据权重分为致癌性证据充分、致癌性证据有限、致癌性证据不足及证据提示缺乏致癌性,分类并不涉及其致癌性强度大小。
对人致癌性证据充分:在致癌物和人癌症发生之间有因果关系;致癌性证据有限:资料提示有致癌作用,但在作决定性评价中证据有限;
致癌性证据不足:资料由于定性或定量上的限制,不足以证明致癌作用的存在与否,或没有实验动物致癌性的资料。

2019年IARC专题报告中将致癌物分类作了更改,将原来的四类五组(1类、2A类、2B类、3类和4类)简化为三类四组(1类、2A类、2B类和3类),将原来的第3类(不可分类)和第4类(对人很可能不致癌)合并。
1类:对人具有致癌性,有足够的证据证明对人类具有致癌性;人类暴露有强有力的证据,同时在实验动物中显示出重要的致癌物特征和足够的致癌性证据。
2A类:这类物质或混合物对人体致癌的可能性较高,在动物实验中发现充分的致癌性证据,对人体虽有理论上的致癌性,但实验性的证据有限。
2B类:对人可能致癌。
3类:对人的致癌性尚无法分类。
我们前面提到的红肉在分类上属于2A类致癌物。

胡群峰教授提醒:严格意义上来讲只是可能会提高致癌风险,不代表吃了就一定会致癌,烟酒是确定的1类致癌物,但只是说会极大增加患癌的风险,并不能说一定会得癌症。致癌物在严格意义上来讲只是可能会提高致癌风险,不代表“吃了就一定会致癌”。癌症是内外多种因素共同造成的结果,不是说单纯食用了某种食物就患癌。红肉中营养物质(蛋白质、血红素铁、维生素A等)非常丰富,也是很有益健康的,所以不能“以偏概全”,彻底否定红肉的全部价值,切莫妖魔化。

对于入口的东西,只要没有禁忌,适量就可以食用(烟酒等1类致癌物除外)。“红肉”只要适量吃、少吃加工类的,保持膳食均衡就没什么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