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RAMAN测试中不同的激发波长如何选择

2023-09-01 17:55 作者:sousepad材料检测  | 我要投稿

        拉曼光谱仪的激发波长种类繁多,例如常规提供的波长有266nm,532nm,633nm,785nm,830nm,1064nm等。面对如此繁多的激发波长应该如何选择呢?他们对于数据又有什么影响呢,首先我们先了解一下拉曼的原理。


        拉曼是一种光散射技术。激光光源的高强度入射光被分子散射时,大多数散射光与入射激光具有相同的波长(颜色),不能提供有用的信息,这种散射称为瑞利散射。然而,还有极小一部分(大约1/10^9)散射光的波长(颜色)与入射光不同,其波长的改变由测试样品(所谓散射物质)的化学结构所决定,这部分散射光称为拉曼散射

        在进行RAMAN光谱测试时,激发波长的选择直接影响着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不同的激发波长会导致样品的不同振动模式被激发,从而对光谱图产生不同的影响。正确选择激发波长可以提高信号强度、降低背景噪音,从而提高测试结果的精确性。

        近红外的激发波长一般在700nm以上,常见的有785nm,830nm和1064nm。采用近红外的激发波长通常是为了抑制荧光干扰。荧光需要先吸收外来的光,然后才能发射出荧光。而拉曼是单纯的光散射过程,无需吸收。大多数样品的荧光吸收带都处于可见光的部分,只有少数材料的吸收带位于近红外区域,因此测试大部分的样品,近红外激光不会引起荧光。而拉曼却可以正常出现。当样品在可见激发下有很强的荧光干扰时,使用近红外拉曼是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可以获得优质的拉曼光谱。

        但是近红外的激光激发的效率不高(拉曼信号强度与激发波长的四次方成反比)会导致灵敏度降低。所以,785nm激光激发的拉曼强度几乎只有532nm激光激发的拉曼强度的五分之一;1064nm激光激发的拉曼信号强度只有532nm激光激发的十五分之一。此外,CCD探测器的灵敏度在近红外部分的响应度也比较低,因此,与使用可见激光测量相比,要获得同样的光谱质量,近红外拉曼的测量时间相对长很多。

        紫外激发波长一般在350nm以下,常用的有266nm。采用紫外的激发波长同样可以抑制荧光影响,和近红外相似,荧光的吸收带主要在可见波长段,荧光信号和拉曼不在同一区域(近可见波长段可能也会出现荧光),虽然荧光信号远远高于拉曼信号,但是不会受到荧光的干扰。许多生物样品(例如蛋白质,DNA,RNA等等)会与紫外激发波长产生共振,使拉曼信号增强数倍,对于测试这类样品的结构提供的便捷。此外,紫外激光在半导体材料中的穿透深度一般在几个纳米的量级,对于测试样品表面的薄膜可以进行选择性的分析。紫外波长的激发效率较高,因此使用较低的功率就可以激发出较强的拉曼信号。

  但是由于紫外激发波长的热效应较高,在紫外激光照射下会使得样品烧坏或者降解。同时,紫外光束无法用肉眼看见,紫外的激光器体积更大,操作复杂,价格也更为昂贵,使得紫外拉曼依然需要专业技术人员操作。

        也可以基于样品特性对激发波长进行优化:激发光波长的选择一般是为了避开荧光的干扰,因为拉曼位移与激发光频率无关,不同物质产生荧光的范围不同,只要能避开该物质的荧光带的激发光都是可以的。例如,蓝/绿色激光(440-565 nm)适合无机材料和共振拉曼实验(如碳纳米管和其它碳材料)以及表面增强拉曼实验(SERS);红色和近红外激光(660-830nm)适合于抑制样品荧光;紫外激光适合生物分子(蛋白质、DNA、RNA等)的共振拉曼实验以及抑制样品荧光。

            如果需要了解更多raman有关内容,可以联系铄思百检测!(www.sousepad.com)铄思百检测作为华中地区领先的第三方权威机构,与武汉众多高校及其分析测试中心有交流合作。包括SEM在内,XPS测试,XRD测试,EPR等测试都有丰富的经验,欢迎联系送样测试!  

        免责声明:部分文章整合自网络,因内容庞杂无法联系到全部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予以答复,万分感谢。




RAMAN测试中不同的激发波长如何选择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