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信息化管理从优化流程开始

2022-06-21 16:07 作者:晚风吹别落日  | 我要投稿

任何一个企业的经营运作都是由一系列连贯又交错的业务流程来实现的。例如,有经营决策的流程、掌握市场和客户需求的流程、产品研发流程、营销流程、生产制造流程、采购供应流程等等。这些流程都是密切关联的,单独存在是没有意义的。当人们说产供销严重脱节时,实质上是在说这三个流程是在各自孤立地运行,没有能够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业务流程可以定义为:通过一组作业的整合,把输入各种必要的资源,经过增值处理,输出客户所需要的、认可的和满意的资源(产品或服务)。从TQM(全面质量管理)的角度理解,广义的客户就是下道工序。要区别局部流程同整体流程的关系;一个局部业务流程的输出是另一个局部业务流程的输入。对制造业来讲,它们又都是“从获取客户订单开始到把产品交到客户手中并收到回款”这样一个完整的全流程的一部分。

设计业务流程的目的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日益增长和变化多端的需求。同时也是为了实现企业的经营规划所提出的各项指标,客户价值和企业价值是有区别的,客户的价值是以自己认可的费用获取能够为自己带来效益的产品和服务,而企业的价值是获取合理的利润。必须客户的价值同企业的价值统一起来,实现双赢。

对流程的设计、监控、改进和创新,要用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给予指导,使之能够在企业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不断消除一切无效作业与浪费,不仅要最大限度地为满足客户的需求而增值,而且要为包括股东的所有利益相关群体,如企业(利润)、员工(薪酬)、合作伙伴(利润)、政府(税收)、贷款方(利息)、投资方(股息)增值。因此,企业的市场竞争优势,在一定程度上,通过观察和分析它的业务流程即可见端倪;比如产品研发、市场的响应速度和交付能力,总体运营成本,不同的业务流程,运行的结果是大相径庭的。

要不断通过创新来优化业务流程以适应环境的变化的需求;而只有当流程是“可视化”的或透明的,才有可能对流程进行监控和改进。为了使业务流程“可视化”,必须建立一个体现信息集成和信息共享的信息化管理系统,而这个系统必须覆盖企业的完整全流程才能真正实现优化和提高竞争力的目的。当前,对制造业来说,这个系统就是在供需链管理理念指导下的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


本文摘要节选自来源于

https://www.itsmcn.com/qitazhishi/676.html


信息化管理从优化流程开始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