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记读《浮生六记》

2018-04-20 18:50 作者:刻舟v  | 我要投稿

        最近生活规律了一点,又打起精神开始读书了,大概是春天是真的很好吧!这本书是去年买了很久,但却一直没读。(去年沉迷游戏,竟然发现自己是个抖M)最近整理书籍的时候,它很不显眼的蹦了出来,我想起有人给我推荐过,随手一翻,颇有趣。于是每天下班挤点时间,坐下来看看,不到一周,竟然也磨磨蹭蹭的读完了。

        《浮生六记》是清朝沈复(字三白)的自传体散文。“浮生”二字典出李白“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全书共分为六部分,然仅存残稿四卷。其中《闺房记乐》和《坎坷记愁》为精华所在,可读性强。我所读乃是张公子译本,对我这种古文功底单薄的人来说,结合译文对照阅读倒也是能进入状态。读书嘛,大概就是“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自是第一流人物”此种境界?

        全书不过百来页,算不上是名著。但沈复大半生的爱恨情仇、悲欢离别却都浓缩于此,想来古时文人大多如此。我最为喜爱的书那种真实和文笔清雅的感觉。《闺房记乐》真的让人羡慕沈复和陈芸这对神仙眷侣,好一碗狗粮。林语堂曾经称赞陈芸为中国文学中一个最可爱的女人,大抵是在那个时代,写女性而流传下来的也不多,实在也不为过誉。陈芸是沈复舅舅家的女儿,父亲早丧,女红养家,背诵白居易《琵琶行》自学认字,当得上是才女。两人青梅竹马,亲密无间,志趣相投,伉俪情深。趣事也不少:芸藏粥增婿、相互刻章为信、虽丑不嫌、爱屋及乌、芸女扮男装逛庙会(冠我冠,衣我衣,亦化女为男之法也),大概礼教虽严,亦有法可取乐。诸如此类,读来便令人神往,实在是有趣。

        到后面《坎坷记愁》真的是让人不忍卒读。芸代笔书信遭疑,难讨公婆欢心。替人担保债务,别人携资潜逃,夫妻二人被赶出家门,投靠朋友,被迫与子女分离,不料此去就成永别。儿逢深直呼“噫,我母不归矣!”骨肉别离锥心刺骨,此刻真是对沈复恨铁不成钢。想起当年我读何夕老师的《伤心者》,明明知道结局,却难以下咽。我自身向来随性,以后当收敛一些。绝不能这般。虽说“布衣饭菜,可乐终身”,但人生于世,必当尽心尽力,修身齐家。想娶芸娘一样的女人,不想做沈复一样的男人!沈复在经历亡妻之痛、功业不如意、人生坎坷之后,感慨道“奉劝世间夫妻,切不可彼此相仇,亦不可过于情笃。”倒是与归有光的“今已亭亭如盖矣”异曲同工。夫妻二人恩爱如此,明清之时实在难得,却也让人感慨唏嘘。写到此处,不免有些难过,希望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恩爱白头!

        后两卷《闲情记趣》和《浪游记快》也是平常真实生活。多记叙两三好友,读书写字作画,邀朋访友,宴饮作诗,游山玩水,简单雅致、恬淡自然的生活乐趣。多侧面补充沈复之性格,就不细提了,有兴趣的同学可自行看去。此后沈复跟总角之交于四川充幕僚,不知所踪。

        于我而言,真实自有万钧之力。读完之后有所感触还是蛮开心的,人生的大部分乐趣就在这里了。最后摘抄一句:世事茫茫,光阴有限,算来何必匆忙;人生碌碌,竞短论长,却不到荣枯有数,得失难量。

记读《浮生六记》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