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词条解释目标40分,速进!

距离考研只剩下一个月的时间,越来越多的同学已经沉迷百科词海无法自拔,小百科也收到了许许多多的问题。

那么今天,小百科就请来了“叨妈”来给大家讲讲名词解释!
问题一
XX分的名词解释,应该答几个点呢?我应该写多少字呢?
名词解释的给分总体来说是比较主观的,会综合字数以及答题要点两个层面的内容进行给分。
2-3分,答题要点为3~4点,字数控制在75~120字左右;
3-5分,答题要点4点以上,字数控制在120~300字左右。

问题二
碰到不会的名词解释怎么办?
叨妈回答:编啊,还能咋滴!(bushi)
这就给宝子们讲讲,如何写出一个陌生词条~

很正常,因为百科的考试范围真的太!广!了!考场遇到“逻各斯”“香蕉共和国”这样诡异的词,咱也只好缴械投降o(╥﹏╥)o
但是,大多数院校的题目不会出得如此有“深度”。所以,咱多多少少都能编一点的。因此,即便考场遇到不会的词条,也要面不改色心不跳地给!我!编!写了就有机会拿分!
至于怎么编?叨妈这就送上“救命大法”
第一步:判断一下词条的基本属性。百科中的词条,无非就是三种:人、事、物。
人:文学家、哲学家、科学家。
事:事件。
物:作品、概念、组织。
第二步:想一下它的基本属性自带的特点。比如,文学家一生一定进行过大量的文学创作实践,其文学创作一定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部作品,多多少少都会其所属时代的社会现状及人物风貌。
考试的时候,请充分调动各位宝子聪明的小脑瓜,动用你毕生的知识储备进行合理编造,只要写上字,咱们都有机会拿分。
在这里
叨妈给大家
举个例子


问题三
一个词条到底是分条写还是一段写呢?
关于这个问题,其实很大程度取决于同学们的书写习惯和知识点熟练度,在这里“叨妈”给大家展示两份迷你锦鲤冲刺课打卡试卷。


同学们不难发现,同样的一个词条,只要写出踩分点,无论何种形式,都是可以的,还是要看同学们各自的书写习惯和知识的熟练程度。
叨妈碎碎念:
通过上述的例子,同学们肯定也发现了同一类型的名字解释也可以提炼出一个共通的模板!如人物类、事件类、著作类等等。冲刺阶段,一定要学会提炼总结知识,实在是摸不着门路的,欢迎加入我们的迷你锦鲤冲刺课,在最后阶段和更多的同学打卡学习,互相监督,一战成硕!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