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看中国特别版 | “风云”走过50年
2020年是风云卫星气象事业发展50周年,风云卫星气象事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部分领跑的发展历程。
风云五十年,是风雨兼程的五十年
风云五十年,是开拓奋进的五十年
风云五十年,是铸就辉煌的五十年
今天,让我们一起回首风雨岁月、俯瞰美丽中国、展望风云未来!
1988年9月7日凌晨5点半,风云一号A星搭乘“长征四号”运载火箭,飞上距地800多公里的外太空,传回了第一幅彩色合成图像。悠悠白云,深邃海洋,斑斓大地,尽收眼底。

1997年6月10日,风云二号A星发射升空标志着我国进入地球静止气象卫星在轨运行时代。在监测台风和海洋天气、暴雨预报、防汛服务、航空气象保障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2018年6月5日,风云二号H星成功发射,并西移至印度洋上空,成为肩负服务国际社会使命的“一带一路”星,可以24小时不间断地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提供专属服务。

2008年5月27日,风云三号A星成功发射,极轨气象卫星迈入“风三时代”。卫星载荷数量从风云一号的1个增加到11个,分辨率达到百米量级,实现紫外、可见光、红外和微波的全谱段观测。我国气象卫星技术迈入世界先进行列。

2017年11月15日2时35分,风云三号D星搭乘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作为我国第二代极轨气象卫星,风云三号系列的第4位成员,帮助人们更早获知未来天气状况,降低自然灾害对经济社会的影响。

2018年5月8日起,我国新一代静止气象卫星的首发星风云四号A星正式投入业务运行。除我国外,东南亚、东亚和大洋洲多个国家都可同步接收卫星的数据和产品,为防灾减灾提供重要支撑。


风云四号A星的成功发射,揭开了我国静止气象卫星升级换代的序幕。
大幅度提高我国天气预报、气象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气候资源开发、生态环境监测和空间天气监测预警能力,并广泛应用于气象、水利、农业、林业、环境、能源、航空和海洋等领域。特别是在服务我国“一带一路”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风云气象卫星给了我们俯瞰大地的窗口,透过风云,我们看到了“美丽中国”的底色。山为骨骼、河为血脉、湖作眼眸,大地的肌肤五彩斑斓。








辽阔的土地上,山川交错、绵延起伏;水光山色、星罗棋布,一派气象万千。在更为辽阔的天空中,或云蒸霞蔚、或海山日暖,或风月光寒、或雨洗黛吟。是与大地辉映的壮观气象,是大自然美的馈赠!
来源:中国气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