诱使希特勒两次深入藏地的真正原因!3000年前隐藏在西藏深处秘密
在藏传佛教中有一个关于“极乐园”的传说。说在青藏高原的某座神山深处有个叫做“香巴拉”的神秘国度。那里没有贫穷和苦难,没有疾病和死亡,人民安居乐业,犹如人间仙境一般。传说找到了“香巴拉”,就能找到统治人世间最强大的武器,还有佛陀对未来世界的终极预言。今天咱们就来聊聊关于香巴拉的故事。

19世纪中叶,西方列强用炮舰打开了中国的大门,西藏也从此不得安宁。20世纪初,藏区受到了世界各国的觊觎。俄国、法国、英国、日本、德国都对这里虎视眈眈,想要将其收入囊中。一是因为西藏独特的地理位置,二是这里传奇的神秘主义色彩。传说“地球的轴心”就隐藏在西藏,而那个神秘国度香巴拉拥有最先进的精神武器。
1923年5月,一支特殊的探险小队从美国纽约出发,来到了印度西孟加拉邦小城,大吉岭。说这支探险小队特殊是因为这次探险考察,他们打的是美国的旗帜,却拿得是苏联的资助。小队的领头人尼古拉·罗列赫(Nicholas Roerich ) 1874年出生于俄国的一个富裕家庭。从小在圣彼得堡长大。 沙俄灭亡后辗转生活在欧美的不同国家,后来还拿到了美国国籍。尼古拉·罗列赫(Nicholas Roerich ) 在很多方面都有着惊人的天赋,是著名的神秘主义画家、哲学家、东方学家、作家、考古学家和探险家。他曾经三次被提名诺贝尔和平奖,一生都致力于对未知地域的探索。由他所制定的「罗列赫公约」(Roerich Pact)已经有21个国家签署。

公约强调对于人类文化遗产的保护,甚至提出文化保护应该放在比军事需求更为优先的地位上。由于深受东方神秘文化的影响,寻找香巴拉王国成为了Roerich毕生追求的理想,他要想建立一个基于藏传佛教与东正教的“东方神圣联盟”。
尼古拉·罗列赫(Nicholas Roerich )的太太海伦娜·罗列赫(Helena Roerich)也热衷于研究东方哲学,还是一位能够通灵的神秘主义实践者。尼古拉·罗列赫的长子乔治·罗列赫(George de Roerich)精通二十八种亚洲语言,是著名的藏学家和梵语学者,曾经接受过严格的军事训练,是这次探险旅程的安全总负责人。
罗列赫的探险小队的亚洲探险之旅在当时引起了苏联,美国,英国和日本等各国情报机构的关注。离奇的是,在各方势力的严密监视下,他们依旧避开了所有人的耳目,在探秘途中,消失了长达数月之久。罗列赫在日后出版的《香巴拉的辉煌/Shambhala the Resplendent》一书中表示,消失的这几个月,其实他们抵达了传说的香巴拉,进入了一个超科技的文明世界,见证了种种不可思议的景象。
● 寻找香巴拉
尼古拉·罗列赫(Nicholas Roerich )一行人出发之前,他们就深知这趟旅程将充满艰难险阻,极端的天气,沿途的匪徒强盗,不可逾越的山峰,以及可能发生的疾病。但比起这些,让外界更加好奇的是,他们在抵达大吉岭之后,选择了一条不可思议的绕行路线,先去莫斯科转一圈,再去香巴拉。尼古拉·罗列赫(Nicholas Roerich )这么做当然是有原因的。
1926年5月28日,探险队小队跨越苏联国境线,途经斋桑泊,额尔齐斯河,辗转来到西伯利亚西南部的鄂木斯克,最终于1926年7月到达了莫斯科。那时列宁刚刚去世2年,斯大林初掌大权。据说尼古拉·罗列赫(Nicholas Roerich )在莫斯科与苏联高层达成了一项秘密协议,他利用自己美国国籍的身份作掩护,沿途为苏联当局打探英国和法国的情报。作为回报,苏联则会资助此次寻找香巴拉之行的各项所需。还有一种说法是,探险小队在正式启程之前,尼古拉·罗列赫(Nicholas Roerich )就已经在巴黎会见了两个重要的苏联高层人物, 当时的苏联外交部长奇切林和间谍领导人米哈伊尔·特里瑟。

不仅如此,俄罗斯历史学家安德烈 在2011年时出版的《红色香巴拉/Red Shambhala》一书中指出,苏联共产党布尔什维克高层,一直以来都笃信神秘学和超自然力量,并且曾经利用各种资源探索香巴拉的历史秘闻。他们相信香巴拉真的隐藏着神秘的武器,这种武器不一定是毁灭式的武器,更有可能是一种心灵或者精神武器。掌握了它就可以在地缘政治的沙场上占得先机,从而取得从欧亚大陆的统治权。
1926年7月,探险小队离开莫斯科之后,穿越了新西伯利亚市,阿尔泰山脉,布里亚特共和国首都乌兰乌德,和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最终于1927年8月19日到达西藏。此后探险小队就神秘消失了。等他们再次出现时,已经是1928年5月了,此时他们正在返回大吉岭的途中。
事后人们得知,小队一行人于1927年10月在西藏羌塘高原被当局扣押了好几个月。在那里他们经历了前所未有的高原极寒气候。被禁止同任何当地人交流,更不用说购买生活必需品了。在此期间,探险小队多名成员死亡。

可是1927年8月到10月的这两个月间,关于探险小队的行踪没有任何官方的记载。直到《香巴拉的辉煌》(Shambhala the Resplendent)、《香巴拉:寻找新时代》(In Search of the New Era)两本书出版之后, 人们才发现,消失的这2个月里,探险队其实就抵达了传说中的香巴拉。

事实上,从罗列赫的行程简图中也可以看出,探险小队基本上是绕着整个中亚、蒙古、西伯利亚、青藏高原转了一圈,把各个传说中的香巴拉隐秘入口都找了一个遍。只可惜在书中并没有明确指出,香巴拉王国的入口究竟在何处,只说是当地的「古老信徒」带领他们进入了香巴拉。
后来在1933年,美国总统罗斯福又资助了罗列赫的第二次亚洲之行,那次的目的是蒙古和满洲的考察。只可惜这次旅程并没有走到最后,罗列赫一行人就被中途召回了,因为有人怀疑这次他们也是背着美国偷偷为苏联打探情报。随后,为了避免被判处间谍罪,罗列赫一家人就移居到了印度的喜马拉雅山麓,并终老于此。
那么尼古拉·罗列赫(Nicholas Roerich )探险小队在第一次亚洲之行中,所见到的香巴拉国度究竟是怎样的呢?

● 香巴拉的预言
传说尼古拉·罗列赫(Nicholas Roerich )在探险途中曾和当地的喇嘛有过一段对话,喇嘛说:「 伟大的香巴拉比海洋更加遥远,是天堂的领域,与地球没有关系。只有在遥远北方的某些地方,你才可能察觉到香巴拉发射出来的华丽光芒。」尼古拉·罗列赫还创作了500多幅画作来记录一路的所见所闻。
香巴拉佛国的地形就像是一朵巨大的八瓣莲花,整朵莲花的外围是连绵的大雪山群。莲瓣与莲瓣之间以及中央莲脐的外围同样是连绵的雪山。八瓣莲华之中各有一亿二千万聚落,或者叫一亿二千万个城市。每一千万聚落由一位郡王管治,共有九十六位郡王,而香巴拉国王居住在中央莲脐的大城堡里。这里保存着释迦牟尼佛最完整的教义及修法。居民们不执、不迷、无欲,遵循智慧而生活,皆已达到修行最高层境界。

香巴拉的子民们寿命约200年。佛教认为普通人和生命体都是由“地水火风”四大假合构成的。但是香巴拉的子民拥有的并非四大假合之肉身。从那里的第一世国王开始,所有子民的生命就在不断地进化着。他们深谙时轮金刚法的奥义,都已修炼成了非物质生命的“彩虹之身”,如彩虹一般轻如薄雾,还会散发着耀眼的光芒。
香巴拉王朝至今尚未被物质科技世界的人类所发现的原因是整个王朝都被神秘的咒语保护着,而隐形了起来。

释迦牟尼佛住世时曾预言过,我们这个时代,在公元1990年以后,将逐渐走近黑暗。人性暗淡,整个社会将充斥着憎恨、欲望和物质。到了公元2500年,物质世界将被一个科技经济强权所统治。然而随着物质科技文明的进步,人类的寿命不增反减。各种病毒泛滥,环境污染,气候不正常。这一切皆是因为人类长期只追求物质享受,而造成的共业。每个人都好似没有灵魂的机器一般。与此同时,香格里拉净土也将在公元2500年之后被物质世界的人类所发现,那时正是香巴拉王朝的第二十五世。人类以先进的科技做工具,发动战争,开始武装侵略香巴拉王朝。但是因为佛陀早于住世之时,就已经预言了三千多年后整个世界的大共业,所以香巴拉王朝于几千年前就开始准备。

子民们的彩虹之身可以保他们面对各种科技武器,做到毫发不伤。最终香巴拉王朝将于公元2600年走出自己的国度,将释迦牟尼佛的教义传到世上的每一角落,人世间将迎来一个黄金时代。
虽然各种典籍都明确记载香巴拉是一个超脱于尘世而存在的理想国度,时机未到,很难被物质世界的人类所发现。然而千百年来,人们对于香巴拉的探寻却从来都没有停止过。
● 纳粹的西藏之行
2004年,俄罗斯《事实与论据》周报刊登了一篇题为《希特勒的西藏计划》的文章,披露了一段尘封了60多年的秘密。
亚特兰蒂斯是起源于欧洲的古老传说。相传那片大陆无比富有,在那里生活着拥有超凡能力的“神族”。关于亚特兰蒂最早的记录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于公元前350年撰写的著作《对话录》。根据《对话录》所记载,亚特兰蒂斯于公元前一万年被史前大洪水毁灭。但是灾难之中,有一部分亚特兰蒂斯人乘船逃离,辗转来到印度和中国的西藏落脚,后来不断地向西北和南方迁移,分别成为了雅利安人和印度人的祖先。
纳粹利用亚特兰蒂斯的消失之谜借题发挥, 言之凿凿地鼓吹德意志民族便是那些从中亚流落到欧洲的“神族”后裔。只是由于雅利安人在两千多年的漂泊中与凡人结合,才失去了祖先的神力。纳粹二把手,希特勒的得力干将希姆莱对这个神话更是深信不疑。他宣称,只要能证明雅利安人是神的后裔,那么借助选择性种族净化手段,便能够创造出所向披靡的雅利安神族部队。

就这样1938年,希姆莱派遣了一支探险考察小队第一次深入藏地,寻找神族的遗民。科考小队来到西藏之后,受到了当地居民的热情款待。然而,当地人并不了解小队此行的真正目的。他们对300多名西藏当地人的头骨,面部特征和身形比例进行了测量和记录。采集了他们的指纹和手印,并将这些数据和其他人种进行详细比对,以甄别这里的人种是否纯净。

1938年8月,考察队离开西藏回到德国。希姆莱热情地慰问了考察队成员,并宣布这次探险对纳粹来说是个巨大胜利,似乎他的种族优越论真的由此得到了佐证。但这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在这次考察中,队员们无意中从当地人口中得知,在西藏腹地的某处,有一个名叫“香巴拉”的地方,那里隐藏着蕴含无穷能量的“地球轴心”。谁能找到它,就能够任意控制时间和事件的变化,拥有神奇的力量,还可以使人永生不死。香巴拉的传说,也为纳粹第二次深入藏地埋下了伏笔。
时间来到了1941年12月, 在莫斯科会战中,德军损失了50万人马、1300辆坦克和2500门火炮。随后百万德军又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陷入了被动。希特勒一筹莫展。就在这时,希姆莱紧急拜见了希特勒,他想到了那个隐藏着“地球轴心”的神秘国度香巴拉。希姆莱提出了一个 异想天开的建议:派遣一支特工小组前往西藏,寻找传说中的香巴拉,找到掌握世界命运的轴心。
耐人寻味的是,有当地藏民曾经说过,二战时期,见过哈勒的探险小队出现在冈仁波齐峰附近。冈仁波齐是佛教、苯教、印度教徒们心中的世界中心,不可随便攀爬的圣地。整座山峰是耸立在环绕的雪山之中的一座红色砾岩山体,而典籍中所记载的香巴拉也是处于雪山环绕之中,难道说香巴拉的入口就在冈仁波齐?

2015年的时候,央视推出了一部小众纪录片《第三极》,讲述了青藏高原上藏民们的朴实生活。片中的一个场景给无数观众带来了极大的触动,那就是藏传佛教最独特的艺术: 坛城沙画。传说,从几千年前,释迦摩尼佛亲自教导弟子制作沙坛城开始,这门精致绝伦的宗教艺术,就历代相承毫无间断。每逢大型法事活动,寺院中的喇嘛们用数百万计的沙粒描绘出奇异的佛国世界,这个过程可能持续数日乃至数月。

藏传佛教中,坛城几乎可以代表所有真实的或意念中的事物:一个人的躯体,一座寺庙,一个王宫,一座城市,一片大陆,一个念头,一个幻景。整个沙画的制作过程是艰辛而漫长的,考验的不只是喇嘛们的技艺,还有异于常人的耐力。砌沙的过程由内而外,从佛陀居住的内院,到中院再到外院,一点点构建起一方世界。其中还有夹杂着无数动植物的图案,吉祥八宝、梵文符号等等,全部谨遵秘传,容不得一点错漏。
然而,几天甚至几个月呕心沥血创作出的画卷,并非用来向世人炫耀它的华美。在法事活动结束之后,沙子描绘的世界,会被毫不犹豫地抹掉,在顷刻间化为乌有。这也代表了尘世的虚幻与无常。在一次次砌沙和毁灭中,变得越来越坚固。可以辛苦地拿起,也可以轻松地放下,一次次被建立,又一次次被抹去。也许这就是隐藏在香巴拉佛国中的至高教义:繁华世界,不过一掬细沙。一切终将回归本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