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到底什么是游击习气?

2020-08-26 23:33 作者:瀚海狼山  | 我要投稿


游击战,自古以来就是让任何对手都非常头疼的战法。二战以后曾经被认为游击战的战法在强大的现代军事科技面前已经过时。但是阿富汗战争表明即使综合实力最强的美军,面对山地游击战仍然是束手无策;除了损兵折将,空耗国力外几乎是一无所获。可见游击战的战略战术仍然谈不上过时。所谓的游击,就是游动作战,从暗处出其不意的打击敌人。游击这个词,应该来源于汉代的“游击将军”,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过去打仗基本都是双方要么步兵列阵要么步兵或者骑兵混合列阵后的大规模群殴。游击将军一般骑马,带上一队骑兵精锐在阵前快速游动,寻找敌阵的薄弱环节进行冲击。因此能获得游击将军称号的大多是惯于冲锋陷阵的猛将。后来的游击队和游击战明显借用了游击将军中游击二字的原本含义。

游击队和游击战,大多是完全脱离大部队的敌后作战,或者在侧面配合大部队作战。一般情况下,进行游击战的游击队的总体人数不多,武器装备也不强,更缺乏稳固的补给线,小股活动为主,日常的生存和作战基本都要靠自己,因此很难和强大的对手正面硬拼。只能是以突然偷袭为主,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跑。日常活动尽量没有规律,防止被对手掌握其活动规律和活动区域而造成大的损失。在综合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小规模的游击战坚持一二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在全球大有人在。游击队和敌后游击战都算是褒义词,至少也算是中性词,但是游击习气却绝对是贬义词了。那么什么是游击习气呢?一般是指在从游击战到正规大兵团运动战的转换过程中,部分长期习惯了敌后游击战战法的高中级指挥员和其部队,

仍然按照自己适应的游击战法作战。队伍整体纪律差,人员自由散漫,经常不听上级指挥,尤其是不听上级电话电报等遥控指挥。只顾自身小利益,主动放弃全局大利益;老想自己搞一套。并且认为自己这一套比任何上级指挥都强。部队打不了硬仗,恶仗,攻坚战,歼灭战。一旦遇到正面硬仗就想马上撤走,减少本部损失。导致和友邻部队难以协调。给整体战线留下空子,造成包围圈松动,让敌人跑掉甚至给友邻部队造成侧面向敌的危险。而一旦作战不利,不是考虑整体突围,而是习惯性的搞化整为零,分散突围。甚至指挥人员不和上面下面打招呼,就主动脱离大部队放弃指挥,等于带头先开了小差,而让下面的人立即陷入混乱。事实证明,在现代化正规作战的战场上尤其是在没有基础的外线或者出境作战时。

瀚海狼山(匈奴狼山)认为,一旦战场局面不利,主动放弃成建制集中全力突围而搞分散突围的游击模式。都是造成有历史影响的、出现成建制被俘和战损的必然前提。游击习气造成重大损失的案例,1940年代有,1950年代半岛战争中有,甚至到了1970年代的大规模对外作战中还有。可见游击习气并非一定是游击队特质。要彻底消除,还需要更高的指挥水平和战场协调能力。


到底什么是游击习气?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