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大明1566解说文案(17)

2022-01-20 08:29 作者:谢玄1991  | 我要投稿

大家好我是谢玄

一个不念定场诗的up

我们今天补完第十一集

 

两个千户派四个手下跟随田王去大牢

计划倒也有三分考量:

先骗出大牢里的海瑞

只要海瑞一走立马杀了牢里的倭寇与百姓

再变脸拘押海瑞

此时人证已死

海瑞孤立无援

只能任由他们栽赃

而如果海瑞还在大牢

就这么强行冲进去万一事情没做干净

毕竟牢里还有知县和差役

有狱卒做证人

后面的事就还有尾巴

我们可以看到不粘锅的一脉相承

嘉靖不粘锅的事情让严氏父子干

严氏父子交给郑何干

郑何交给千户干

千户交给田王干

每个人都想把事情办了自己却不用出面

当然会有人说难道什么事都要上面亲力亲为吗

这整条线最大的问题不在于是不是亲自干

而在于是不是为下面人背书

正常的逻辑是我授意你干活

按照我的要求干活出了事我来背书

嘉靖整条线的逻辑是我授意你干活

出了事我不承认是我授意的

好处我拿送死你去

 

说回剧里

假如郑何这条线里的人稍有“担当”

千户强行把海瑞带出去

海瑞现在已经回天乏术了

偏偏这两个人考虑后路不敢露头

只派了四个兵跟田王去干事

 

剧外的田有禄是个好演员

在剧里面对海瑞演技就拙劣了

见到海阎王的脸铁青这么一放

回话的时候舌头都利索不了

满脸写着心里有鬼

田有禄的表现加上这四个杀气腾腾的兵

海瑞岂会猜不到了这帮人丧心病狂的勾当

(25:03催我的人)

田有禄想忽悠海瑞

反被海瑞问到了织造局的人此刻位置

这句话成了翻盘的关键

 

(26:40)

徐蒋的如意算盘就是自己不露头

派田王去骗海瑞出来

四个兵跟着田王起监督作用

徐蒋田王四人都不敢下令强行带离海瑞

这才僵住了

虽然秉承唯物主义

但我还是认为

海瑞的官威和气场起到了很大的威慑作用

眼下的场景莽起来海瑞真的已经无招可使

但凡海瑞透出点软弱来

此时的大牢就只有满地的尸体了

 

海瑞利用徐蒋不敢自己下场的心态

逼退了四个兵

拉开了一场谈判专家级别的“攻心战”

先和田王二人拉起了家常

(27:30)

这段拉家常是“攻心”的一个铺垫

先卸下田王的戒心

同时软中有硬

让田王二人意识到了海瑞的手段

居然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把两人的底细摸的这么彻底

这叫对基层情况掌握详实

摸排工作做的扎实

小说的设定和电视剧有些出入

小说里的王牢头是个既不孝顺又不慈爱的玩意

而田有禄倒是对孩子的教育费心了

这些小修改不影响主线

但我认为小说更合理一点

 

(28:20)

海瑞这段话看起来像是掏心窝子

其实作用有两个

一来确实是讲点真话

进一步拉近双方心理距离

二来是不经意的透露出了将来会把这件事汇报朝廷

虽没有威胁的口吻

却是个软钉子

两人能从中听出言外之意来:

如果他们今天帮了省里

日后朝廷来查问

海瑞举报上去

他们就会成为这件骇人听闻杀人大案的胁从犯

别说自己的脑袋没有

家人都要牵连

何况以浙江这帮人的心黑

未来谁被打成主犯还不一定

海瑞先打感情牌软化二人态度

再轻轻点了点眼下局势

最妙的地方在于

丝毫没有让人觉得有盛气凌人的胁迫之感

我之前已经说过理性人的问题了

要知道人理性不理性常常在一念之间

一旦田王上头

将来再怎么问罪对此时于事何补

 

海瑞刚刚这段话算是剖析局势

现在又转回来谈家里的母亲女儿

(29:00)

普通人的心里总会留一块柔软的地方给家人

这双管齐下既有有利害得失在前

还有亲情牌的同理心在后

并且这个案子一旦翻船

田王全家也要不保

所以亲情不仅仅是情感上的打动

也是拉拢田王的一块重要筹码

 

我们再注意海瑞接下来的话

(29:28)

这话听起来好像是继续拉家常

颇有种凡尔赛的感觉

海瑞其实也有深意

这几句话起到了一个提醒的作用

田有禄的小聪明发挥的正是时候

抓取到了“会有人”这个关键信息

联想到了海瑞是裕王举荐的人这个传闻

马上求证海瑞

海瑞这时候故意没有给明确的回答

反而说这要紧吗

这叫欲擒故纵

一个人越吹什么越容易让人怀疑

越遮遮掩掩越容易让人相信

田王听海瑞这么一说

当然对海瑞是裕王的人深信不疑

海瑞先从亲情入手软化对方态度

再自述衷肠博取信任

并夹带了田王此时行为的后果稍稍威慑二人

最后“不经意”的让两人相信自己背后有裕王撑腰

这一波接一波的攻心手段在海瑞一反常态的平和慈蔼语气的掩护下

句句正中田王的内心

而对比徐蒋二千户凶神恶煞的行事口气

此刻的海瑞对田王来讲是神仙下凡救苦救难

可一点也不夸张

所以两人当场倒戈唯海瑞马首是瞻

(30:04)

 

我们再把海瑞从到淳安开始与田有禄的对手戏

整个串起来

看海瑞的一系列对策的灵活之处

初到衙门之时海瑞立足未稳

要是上来就打感情牌不但不会得到支持

反而难以立威遭人轻贱

所以以县令的身份加上田有禄的把柄做威胁

死死压住田有禄

而今威已立

到了统一战线的时候

徐蒋二千户就在门外

田王二人眼下的威胁

可比海瑞嘴里朝廷将来的问责要紧迫的多

单纯比威慑是不够的

所以拉为主攻心为上

这对人心的准确把握

谈话的种种技巧

你又学废了吗

 

海瑞要田王帮自己

却一再的让田王意识到他们自己和家人的安危

大家有没有觉得海瑞的手腕里

有些似曾相识的影子

没错!

把自己的利益捆绑在他人背后这招

赵贞吉在第九集就玩过了

但这里要注意

手段本身不是错误

背后的动机才有好坏之分

海瑞和田王确实是有利害捆绑的

他拉拢这两人是救人救己

这与赵贞吉这种精致利己主义者是有本质不同的

 

玩手腕难吗

诸君小学三年级考试没考好

老师让家长卷子签字

你偷偷对着老爸平时签的名苦练一番

最后写个除了你自己谁都骗不过的签名上去

这需要教吗

青春期喜欢个女孩子又不知道怎么跟人亲近

天天假装有仇动不动找她吵架

就为多看她两眼

这事干少了吗

这都是手腕

可手腕真能让我们蒙混过关吗

我们代替父母签了名就算逃得过父母和老师

逃得过真实的考试成绩吗

我们再怎么找机会接近异性

Ta不真正的喜欢上我们

再多看两眼有什么用呢

 

天道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术可以蒙骗区域于一时

绝不可能维系广大于长久

道也许阻碍少数于短暂

但终归会福泽群体于万世

海瑞的手腕固然厉害

但真正厉害的是他可以在大道之上驭“术”

剥离“道”的限制去和人比“术”

好比拳台上别人拳击你还能摔跤

这般洋洋得意的“术”叫做不要脸

 

生活里有种人

动辄谈“术”把赤诚当做幼稚

以社会经验丰富而自居

这类人我平生最不喜

不仅仅是因为他们心中无“道”

更因为这类人往往对真正的“术”未窥门径

简单的把“术”理解为“弃道”

没有做好人的格局

又没有做坏人的水平

是可笑耳

 

闲话多了我们说回剧里

田王倒戈后

很显然把杀人灭口的勾当对海瑞和盘托出

海瑞也有谋划对两人密授机宜

这些对话大明都没有拍

因为后来的剧情都有体现

很多电视剧有个这样的通病

非要讲一遍再演一遍

甚至反复讲N遍

冗长啰嗦之感只会让人恨快进速度怎么只到3倍

 

田有禄在海瑞的面前说假话的底气都没有

面对徐蒋二千户倒是充分体现了演技

(31:05)

我们注意田有禄的这番故意推脱装傻

如果田有禄上来就说海瑞要见织造局管事

赶快把他找来

徐蒋二人反而可能会起疑心

而田有禄这样故意犯难

便激出了徐蒋二人的强制要求

结果正中下怀

兵法有云“用而示之以不用”此也

不知道这个小技巧是海瑞教的

还是田有禄的临场发挥

 

高翰文脱去了仙人跳的束缚

此刻没有了心理负担

他的胸中理学又让他有了最初豪气

而海瑞那番“在地为河岳,在天为日星”的陈词

也给了他莫大鼓舞

恨不能马上见到海瑞

真正做一番不愧天不愧百姓的事

这里有个细节

小说里高翰文是坐马车

有病在身确实不太能抗住骑马的颠簸

而电视剧改成了骑马

可能是由于道具原因

也可能是出于对时间线的考虑

如果是坐马车那就没那么快能赶到淳安

 

队官得到了郑泌昌的命令

一定要天亮才到淳安

为千户空出干事的时间

此时进度快了

自然要故意拖延

(32:36)

高翰文不但叫不动他们

反倒要被他们挟持

方才的豪气干云马上就化作了无助感

所幸峰回路转

谭纶犹如天降奇兵般带着总督署的亲兵来了

 

(33:30)

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

何茂才如此

手下的臬司衙门的人自然也好不到哪去

队官居然还敢跟在两人后面妄想监视

并找了个保护高府台的拙劣借口

这种智商和上司何茂才真可谓“相得益彰”

 

织造局的管事稀里糊涂的被“骗”到了淳安大牢

沦为了海瑞的“人质”多少有点无辜

但非常时期用非常手段

可以看到海瑞该下狠手的时候从不手软

也不拘于常规的手段

 

(36:50)

徐蒋二人等到大门落锁

田王把话传出来

才反应过来自己上当了

“智取”不成改用强攻

蒋千户又想出了放火烧大牢的毒计

他们干这些脏事的手段这么层出不穷的熟练

不难想象在遇到海瑞之前这样的事又做过多少

 

(38:50)

这个桥段熟吗

 

高翰文终于是赶到了

正撞见这几个砍柱子的兵

小说里高翰文带的亲兵见到此景

直接拔出了刀

要他们引路去大牢

可见气氛是十分紧张的

这里臬司衙门的群演表演不太到位

没有把被高翰文撞见的惊慌感演出来

不但答的理直气壮

甚至还加了句“走快跟上”

真把自己当救火的了

 

徐蒋刚要放火

高翰文就带着总督署的亲兵到了

这两个王八蛋见机不妙马上找了个屋子躲起来

牢外堆满了干柴又都是火把

任谁都能一眼看出来县衙大牢“着火”的真相

海瑞苦撑待变

最终是等来了救兵

如果没有海瑞用巧计骗到了织造局管事作为“人质”

让徐蒋二人投鼠忌器耽误了这么点时间

此刻已经是大牢起火

所有人都被灭口

 

海瑞几天前在浙江巡抚衙门

用一番入情入理的陈词救下了差点行差踏错的高翰文

此时被高翰文带着人救下

虽然看起来有惊无险

细细分析幕后种种可谓惊心动魄

我相信此刻的海瑞

肯定有种在鬼门关前溜了一圈的劫后余生感

两人心中感情不难体会

 

(41:20)

这里注意一个细节

海瑞对高翰文的称呼由“高府台”变为了“府台”

我特意检索了全文

整个大明王朝中

只有此刻的海瑞

对高翰文用了去掉姓的“府台”做称呼

足见内心情感转变

君子之交淡如水

两人经历了这般劫后重生

面色没有太多波澜

海瑞的一句“府台不也挺住了吗”意味悠长

有多重意思留待诸君自品

 

高翰文不仅仅解了海瑞之围

还带来了总督署的调令

由此可见胡宗宪的知人善任

居然肯把所有的兵都交给海瑞

更能看出胡宗宪的担当

居然敢把所有的兵都交给海瑞

要知道胡宗宪给了海瑞调令

海瑞的一举一动就意味着有胡宗宪的背书

一旦海瑞接下来的事情做过了火

或者进一步的与严党冲突

胡宗宪都是要担责任的

 

(该怎么干就怎么干)

高翰文这句话小说里还有后半句

“我与你同在”

尽管高翰文有着不少书生的毛病

甚至差一点就怂了

在这里仍然可以算得上勇士

扪心自问

有几人坐在高翰文的位置上

有胆色有能力干的比他好呢

 

这里镜头又给到了田县丞

虽然危机解除了

田王二人在杀人的字据上签了字

到底是个把柄

怂恿亲兵抓住徐蒋

自己趁机拿回证据才能无后顾之忧

人性如此入木三分

 

考虑到本期篇幅较短

没有开头引言又要有人说币没了

所以加更半集

我们接着讲第十三

不是

第十二集

 

嘉靖半夜急吼吼的找了严嵩

严嵩天刚亮就带着严世番过来了

权利有时候像太阳

离它近的时候会被温暖

离得太近就会被烤干

严党这么多年围绕着权利肆意的繁殖

终于到了要受炙烤的时候了

 

(2:30)

吕芳这几句话听起来好像在闲扯

其实是稍微缓和下气氛

帮严党探探嘉靖的心情

嘉靖生硬的顶了吕芳

此刻什么心情不言而喻

 

严世番说自己傍晚收到的呈报

这份呈报上面只有大局稳中向好

原本的稻农灵活就业

改行去给大户种桑

丝毫没有提到织造局买粮的事情

讽刺的是这份呈报就是郑何两人

在织造局的粮船下商量写的

一层骗一层这种把戏的历史

和阶级制度的寿命一样长

上梁不正下梁歪

一个从顶上就歪了的大明

怎么去指望下面的人能老实呢

 

(3:32)

嘉靖这句话问的是意有所指

但是严世番被郑何蒙在鼓里

不知道内中缘由

说出个当然是浙江丝绸作坊的大户来

这在嘉靖和吕芳的耳朵里听来

像是严世番把自己做宝搞

织造局是吕芳分管

莫名其妙牵连到里面

当然心中有怨气

这里注意细节

小说里是嘉靖看了眼吕芳

示意吕芳问

吕芳才代替了嘉靖问接下来的话

而电视剧去没有这个看的细节

吕芳的突然问话就有突兀之感

毕竟嘉靖刚刚才叫吕芳闭嘴

 

(3:40)

吕芳这句问话对严氏父子来讲

无异于炸雷

严氏父子也是到此时才知道嘉靖这么大脾气的真正原因

(3:52)

小说里又是嘉靖看了一眼吕芳

吕芳才说了这句话

纵观整部大明

吕芳说话行事一直都是比较温和的

但这番措辞语气阴冷

更是明指严世番知道

这个帽子有多重不难理解

所以严嵩立马就跪了下去

 

这里场景构思的很妙

连着十天不刮风

酷热难当

正好照应了百姓的水深火热

而此时嘉靖问罪

狂风大起

又正是大殿内氛围的映衬

 

(5:13)

这件事确如严世番所说

他真不知情

所以他回的这么掷地有声信誓旦旦

 

我们注意一下背景声音

方才是起大风

待到严世番说自己真不知情的时候

嘉靖的情绪缓了下来

风声也小了

而老天配合着严世番这句雷殛了自己

正好打了个雷

颇有戏剧性

严世番说得这么大义凛然

自觉没有欺瞒嘉靖

他确实没有在织造局买田这件事上说假话

但他这么多年贪墨腐败

视王法如蒲草

置百姓于饿殍

以朝纲为厕纸

把邪术做大道

还真以为自己没说过谎吗

(欺天负国)

可惜这世上的天只是物质

打雷也不过是自然现象

否则严世番早被天道夷为齑粉

 

严世番自我催眠

嘉靖也不遑多让

(5:50)

嘉靖这番话并不是虚伪

而是他内心真这么以为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并非肉食者掩饰的说辞

而是他们真的这样以为

正如你的老板真的会认为是他养活了你

给你工资让你活下去一样

这就是认知的不能共情之处

 

严世番的回话底气十足

嘉靖心里也基本上信了

因为一来以嘉靖对严氏父子的了解

不至于敢这么干

二来对严氏父子来讲这么干并没有好处

三来呈报就在内阁是不是说了一查便知

严世番犯不着抵赖

嘉靖虽然认了严世番没干

还是要敲打严氏父子

 

(7:14)

这番说辞堪称无耻之尤

同样也是最严厉的警告

告诉严党你们是我的白手套

脏活你来干

恶名自然也要你来背

毕竟谁都可以错

皇上是不能有错的

嘉靖的话说到这个份上

严嵩吓得五内俱焚

连纱帽都摘了

对于嘉靖来讲

他何尝不知道严党这颗毒瘤越长越大

越来越成为天下的巨恶

但没有这颗毒瘤

嘉靖如何能舒服的躲在后面

让天下奉一人

所以敲打完严氏父子

该干活还是要交给严氏父子干

 

(8:44)

嘉靖这句话并非无的放矢

其实是告诉吕芳

这些内容不要透露给裕王

嘉靖既然让严世番查浙江的事情

就是大事化小的意思

当然不希望清流再做文章

自己人查自己人

这个场景

熟吗?

 

(9:53)

注意这顶抬舆

是亲王或者老病大臣才有的待遇

满朝大臣也只有严嵩

从七十岁开始才享有

 

(10:30)

严世番这话在我们听来

无耻而可笑

但这话是严世番的“肺腑之言”

很多人到了一个位置的时候

他真的会认不清自己

他们会把无数人的苦难当做必须付出的代价

荒唐的以为自己真的能力之外的资本为零

发自内心的合理化从而认同自己的行为

最可怕的坏不是明知道坏还要去做

而是发自内心的认为自己做的就是对的

 

严嵩显然比严世番清醒

严党在替嘉靖遮风挡雨的时候拿“亿点”辛苦费

是嘉靖默许的

可遮着遮着变成自己招风惹雨

那就是摆不清自己的斤两了

 

(12:17)

嘉靖做了第二手准备

暗里派了锦衣卫去浙江

注意锦衣卫去浙江并不是当钦差的

只是替嘉靖私底下掌握第一手消息的

嘉靖知道真相和所有人都知道嘉靖知道真相

不但有差别

还差别很大

 

冯保打探了消息

正要回来禀告裕王

还没进门就听到裕王和李妃发火

这么尴尬的时刻自然是不能闯进去的

又不敢走远以防裕王随时叫到

只能站在屋檐下

裕王现在眼见嘉靖这个爹

把大明这么大的基业就这样败下去

心中自然着急

又碍于嘉靖敏感的性格和父子疏离的感情

有力使不上

如今李妃被赏了十万匹丝绸

便想退回去聊以弥补国库的亏空

 

(12:19)

尊者赐不敢辞典出《礼记》

“长者赐,少者贱者不敢辞。”

裕王这位储君算得上是好人

偏偏政治智慧差了不少

他退丝绸的初衷很简单也很良善

而李妃则看得更远

 

皇帝赏你是给你脸

你不接受是不给我嘉靖面子

这是其一

嘉靖赏裕王

裕王却以填补国库缓解民生的理由退回去

这不是在告诉天下嘉靖只顾朱家

而裕王却心怀天下吗

这当然是让嘉靖做了坏人

自己卖好

这是其二

 

有些时候

人的心机越复杂

就越能从别人的行为里看出有的没的

人本性越纯良

也就越体会不到这些螺纹壳里做道场的道道

 

李妃的话出于公心

裕王却以为李妃是舍不得这十万匹丝

以利益推人心

总是免不了误会的

 

李妃心理无鬼

这些话说的很自然

但裕王却是越听越火

直接打断李妃的话找冯保

冯保回来的时候本是撑着伞的

只是风大把伞刮走了

为了不耽误时间索性就不要伞了

遇到裕王二人吵架

只能躲在屋檐下湿着身子受着冷风

可以说做奴才做到这个份上已经是挑不出理了

 

不知道诸位小时候有没有经历过

父母吵架自己楞在一旁的情境

吵架的是父母

无比尴尬却是自己

最后父母吵完了

自己要非常小心翼翼

以防父母把吵架的余火撒在自己头上

但往往这种时候自己是动辄得咎

父母总是能找到个角度把火撒到自己身上

冯保此刻就是如此

做到这个地步了

裕王还是要发火

 

(13:56)

注意这句话

一语双关

其实也是在说李妃

 

(14:28)

小说里这时候有个细节

就是每逢冯保这样回来

其他的宫女就知道要回避

李妃当局者迷

看得清朝局偏偏看不清自己

居然还凑上来替裕王发问

注意这个镜头(裕王起身)

裕王的心态不难感受到

再注意冯保这个旁观者清的眼神

 

冯保把宫里发生的事告诉了裕王

嘉靖的一句干脆把位置给严家父子

是何等的骇人听闻

裕王和李妃听到这个消息自然是激动的

可李妃心无旁骛

居然第三次抢裕王的话

这时裕王对朝局转机的激动

就变成了对李妃“不讲规矩”的满腔不爽

裕王打断李妃的话就要叫徐髙张的“任性”

一大半是出于对李妃有意见

 

(15:28)

李妃还没体会到裕王的言外之意

马上否了裕王的话

虽然李妃是就事论事

但这句话可真是火上浇油

裕王问冯保“你说呢”

其实就是想借着冯保再提醒一下李妃

冯保旁观者清

早就看出来屋子里遍布的火气

答的很得体

也算是为李妃提个醒

 

(16:07)

李妃这时候察觉到了一点点异样

但显然敏感性不够

一句“不是我说你”

看起来像解释

其实是添堵

这一个心有芥蒂

一个浑然不觉

又赶巧了句句像在挑衅

裕王终是爆发了

放的话可不是一般的狠

李妃确实也是受宠

听到裕王这般说就敢扭头走人

裕王在气头上

见李妃走了更是放狠话威胁

甚至拿李妃和冯保做对比

以当时的这种等级制度来讲

这是何等的轻贱

 

这段剧情里优酷弹幕吵得特别厉害

既有骂裕王没本事还嫉贤妒能的

也有骂李妃不懂规矩就知道显摆的

这让我想起我在网上提到接种疫苗的事情

我说疫苗刚出来的时候我就打了

不但如此我在群里也劝家人们打

结果有个人对我说你真为了家人好想让家人打疫苗

就站出来写一份保证书,

如果有了什么副作用后遗症自己出钱为家人治疗

命没了自己陪葬

别干巴巴的一句劝不疼不痒的

我当时忍住血压上涨的冲动才没把心里的国骂打到键盘上

 

这些年我们一直在讲设身处地和换位思考

很多人就喜欢把自己代入进去做思考

这固然是一个很好的思维模式

但设身处地不是简单的代入自己的思想

而去忽略当事人之间的感情

例如裕王与李妃的争吵里

很多人所谓的“代入”仅仅是自己对某个情境下的看法

根本没有真正的理解裕王与李妃的感情

结合前后的表现看

裕王和李妃的感情很深厚

裕王对李妃本人恩宠有加不说

对李妃的见解智谋也极为认可

所以才事事由李妃参与

今日与李妃争吵一来是退丝绸的事起了个结

二来是李妃确实今天忽视了裕王的一再暗示

赶在一起才爆发到这般地步

小情侣之间拌嘴话赶话的时候

说出点什么来也是人之常情

说几句难听的就真的势同水火不成

 

很多时候外人代入当事人中做判断

与其说叫设身处地

不如叫借题发挥

明明是庄周梦蝶

却以为是蝶梦庄周

真正的共情是融入到人物的情感中去

不是套个人物的身份就算是代入

 

粗线条“流水线化”的去解读人和事

还是一种脱离实事求是的忽略个性

正所谓

万物各有适

所乐乃其天

达人默识之

此意妙难传

要知知鱼乐

当作梦蝶观

 

宫里波澜大起

早就蠢蠢欲动的各方势力

又怎会让这件事平息下去

徐髙张要做哪样的文章

我将在下期继续解读

喜欢这个视频

请点赞投币

我们下期再见


大明1566解说文案(17)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