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窝花脸:河北鸡鸣驿,邮驿考古和机要考古的活化石
鸡鸣驿位于河北省怀来县鸡鸣驿乡鸡鸣驿村,是一处建于明代的驿站遗存,也是中国邮传、军驿的宝贵遗存,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看点是古驿站、古村落。当年,慈禧太后偕同光绪皇帝在御林军护卫下仓皇西逃,一行人当晚下榻于鸡鸣驿的贺家大院。


鸡鸣驿城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保存最完整、建筑规模最大、功能最齐全、最富有特色的邮驿建筑群。2005年11月13日,所在村河北省怀来县鸡鸣驿乡鸡鸣驿村被国家建设部、国家文物局批准为第二批历史文化名村。
鸡鸣驿是明永乐年间,京师北路的第一大驿站。该驿因山得名,因驿设城。驿城占地面积22万平方米,城垣周长近2千米,高11米。马道为驿马进出的通道,南管道是当年驿卒传令的干道。驿城设东西城门,上各筑越楼。四面墙体均筑墙台。北墙正中建玉皇阁,南墙正中筑寿星庙,城四角分筑角台。东西城门外还建有当地称为影壁,瓮城的挡水墙。
城内五条纵横交错的街道,大致将驿城分为十二个区。前街是军政机关所在地,即驿丞署、指挥署;其次为日杂、杠房、缸房、花纱、酒肆、当铺等服务性实体。西街是驿站设施,即公馆院、马号、军号。东北是驿仓、正北是驿学。驿城还分布有泰山行宫、文昌宫、龙神庙、财神庙、普渡寺、城隍庙等佛、道、儒教寺庙建筑。多所庙宇内遗留下的明清壁画,至今色彩依旧,人物栩栩如生。当年的鸡鸣驿商贸发达、文化繁荣,仅当铺就有6家。
鸡鸣驿城被誉为我国邮驿考古和机要考古的活化石,在古代建筑史、古代交通史、古代军事史,乃至世界邮驿史的研究上,都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2014年8月,“中国鸡鸣驿邮驿博物馆”和“驿文化主题邮局”正式落成。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有组织通信的国家之一,其可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殷商时期,甲骨文已记载有关邮驿通信的活动。因此,从商朝到清末,中国邮驿通信经历了三千多年的发展历程。
驿站在古代起着现代邮局和军事基地的作用,是一个国家的生命线。古代时传递消息和发放官文都用快马,马的体力和奔跑距离有限,需要中途换马,便需要在沿途建立许多马站,后来马站又演变成接待过往官员、商人的临时驿站。





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慈禧太后仓皇出逃到鸡鸣驿,在一个姓贺的人家住了一夜。《清史》记载:“……已未,德、奥、美、法、英、意、日、俄八国联军联兵陷京师。庚申,上奉皇太后如太原……乙丑,次鸡鸣驿”。

思窝:花脸
钉个思窝,到此一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