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反对苦难主义
我写这篇文章,主要是谈谈我反对苦难主义的一些原因。
首先,犹太人有一句谚语,出自于旧约,是这样写的。
牛在打场的时候,不可笼住它的嘴。
牛在田间劳作的时候,吃一些零碎的谷物粮食是正常的,不能不让牛吃,这违反牛的天性。
工人自当有他的工资。
当然我们早就脱离了那个奴隶的时代,今天绝大多数人劳作都是有工资的。但是在现今的劳动市场中,存在的大量的加班过劳现象,很多时候额外的工作时间没有得到相应的工资补偿。这就使得人劳动而没有工资回报的现象在内卷和加班的大环境里频频发生。
很多时候苦难主义,或者通俗的说,吃苦文化会为内卷正名,是的,苦难主义会过度解读苦难,认为苦难是生命的全部。这是错误的认知,苦难是不可避免地,因为世界的本质充满了苦难,但苦难并不是意义,也绝非全部。苦难,好比不可避免的病痛或者死亡,是注定发生的,且无一人可以幸免,但苦难的出现不是为了毁灭人的身心,而是为了人的得救,我们必须记住所有发生的事情都是为了人灵得到益处,如同那个胎生的瞎子,并不是他父母犯了罪,或者他犯了罪,不是天在惩罚他,而是为了彰显一种恩典和光荣。
我们不可延申苦难主义,以至于达到一种仇恨教育的地步,似乎认为所有的苦难是由另一个国家所造成的,也不可用苦难主义不断地强化延迟满足行为,延迟满足行为在一定范围内是有效的,是可以达到自律和节制的效果的,但如同其他美德一样,节制需要有所限度,不可过度节制。那句话是这样说的---众人吃了,也都饱了
人的所有行为第一准则因该是自愿,这是人的自由意志的神圣性,苦难主义会妖魔化苦难,形成恐惧教育,使得人的行为不受自由意志的支配,反而被恐惧所支配。因为害怕惩罚而学习,这是最糟糕的方式,即便达到了目的,也产生大量的副作用。且后期往往出现行为上的过度补偿。
我们处于一个刚刚走出苦难时期的时代,人们对苦难记忆尤新,但我们不可沉迷于那段记忆,并从中得出错误结论。苦难本身不是光荣,就像疾病不是祝福。过劳,内卷,延迟满足这些并不正确,我同意人应当节制自律,也应当努力劳动,但绝不该被利用,也不能剥夺人的自由意志。人应当在自由选择的情况下,尽力凭着善的意志劳动。
总而言之,苦难主义,有些类似于白拉奇主义,过度美化了苦难的意义,实际上值得称颂的并不是苦难,而是借由苦难而承载的恩典。恩典往往来自于仁爱,喜乐,平安,忍耐,良善,温和,忠信,柔和,节制。如同罗祥所说的,人如果相信个人奋斗,往往走向虚无主义,高估了个人的力量,这是一种明显的骄傲和虚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