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涯咨询简介(2)

生涯辅导有几种服务方式:一、信息提供,这里一般是搜集来自政府部门、民间出版机构所出版的职业简介等;二、自助式活动,用互联网来进行生涯咨询;三、工作坊,一种时间较密集、次数较少主体较固定的团体教学或团体辅导;四、生涯规划课程,相关课程帮助学生制定生涯规划;五、团体生涯咨询,以团体的形式进行生涯咨询;六、个别生涯咨询,一对一的形式进行生涯咨询,此种方式对专业要求最高,生涯咨询师不仅要精通心理咨询的理论方法,也需要精通生涯咨询的理论和方法。
生涯辅导的对象一般有几种:
一、已经做出了决定的人。或许我们会纳闷,既然已经做了决定,还做什么生涯咨询?其实,做决定了的,还有很多种情况。比如,做了决定但是不知道该如何具体地往下走,这种情况下,生涯咨询可以为已决定者提供帮助,协助他们进一步形成达成目标的具体步骤;比如,“假性定向”者,他们做决定只是为了缓解必须进行选择的焦虑(当周围多数人都作出了选择时,自身就会产生很大的压力),只是为了选择而选择,并没有建立在充分了解情况的基础上,对于这类已决定者,要保持一定的敏感性,或需要帮助他们重新评定选择。当然,对于那些很了解自己和环境的已决定者,生涯咨询也可以帮助它们确定和验证选择的正确性。
二、未决定者。在未决定者里,又分为探索性的未定向和多重选择的未定向。探索性的未定向,在做生涯抉择时最大的困难在于缺乏与自己有关的或缺乏与职业相关的信息,这类人在生涯咨询中是最容易“解决”困难的,只需要帮助他获得相关的信息即可。多重选择的未定向者则是同时具备多种才能或多种兴趣而无法做选择的,这样的人,是对自我了解的程度还不够深入,可以运用平衡单或其他生涯咨询的方法帮助他们权衡他们内心的取舍。
三、生涯犹豫者。生涯犹豫者其实也是未决定者,只是,他们背后的原因更为复杂。他们犹豫着不能决定往往还会伴随着严重的焦虑。关于他们不能够做决定的原因,大致有几种:
第一,人格状态异常(此处人格没有严格的定义,仅仅是一种概括性的描述),这类人的“未决定”状态只是其人格异常表面的行为征兆,因而他们需要长时期的咨询或者心理治疗才能够解决相关问题。人格异常也常常会导致生涯适应不良。在此列几个常见的人格异常及其在生涯上的表现。
逃避性:急于把事情做好,常常表现为很听话;其自尊心低,很难接受别人的批评;不容易接受新的任务和工作,不容易改变工作发展新的人际关系。对于这类人,建议多给予支持和同理性理解,并帮助其学习新事物和建立自尊。
表演性:有魅力、有吸引力,有社交手腕,但也会感情冲动,容易有夸大的情绪反应,易兴奋、无聊、生气或受挫,也很虚伪。对于这类人,建议与其设限,应温和地面质和给予理解。
被动攻击性:需要按照自己的时间表作息,想来就来,想走就走;常常以故意拖延或者出错来掩饰自己的焦虑;逃避责任,挑剔别人,消极悲观;难以同事相处,不信任别人。对于这类人,需要清楚地设限,采取直接的干预,可考虑给予其自我肯定训练。
第二,有很多错误的后设认知。这类生涯犹豫者对于生涯很很多“非理性思维”,常见的有:“一辈子只有一份适合自己的职业”、“选择一个职业或某个专业后就不能再改变”、“工作职位越高,就显得我越有价值”、“男性和女性的工作是有所不同的,比如机械工程师、企业经理等工作不适合女性”、“男生不适合从事服装设计、美容师等职业”、“在没有分析完所有数据前,不能够做决定”……这些错误的后设认知,会加剧焦虑的程度,因而,针对这类人,需要运用认知重建的技术矫正不合理思维。
第三,与家庭系统有关。这在传统中国式家庭中非常明显,家庭期待与目标往往会强加到个人身上,成为个人的期待和目标。对于这类的生涯犹豫者,可以进行“家族治疗”或是“生涯家谱”的技术(之后再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