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假聪明,就有多少真清醒


最近很流行一个字,小。
这个字,单独来看,看不出什么门道,
小,加上感冒,那就是小感冒,加上病字就是小病。
小是形容词,但却给人一种量词的错觉,要不为什么说汉字博大精深,明明是一个很严峻的存在,加上了“量词”,就能够显得很是微不足道,
是错觉吗?也许是吧,不过这年头错觉不少,听过的欢声笑语太多,就觉得人间盛世就是近在眼前,看到了人间烟火,就觉得这烟火气息之中,飘来的只有香气十足的幸福,
而其他的味道只要忍一忍,装作什么都没发生,
便可以开开心心,大大方方的忽略掉了。

最能够让人记住的悟,是痛悟。
痛了,感受到了一种实实在在的威胁,承受不住了,或者说难以忍受的煎熬之中,更容易引起人们长久的,明确的重视。
痛,更能让人记住教训,所以歌词唱得好:
多么痛的领悟!
当人们通过痛苦,通过切身实际的感受,意识到有些问题必须直面应对的时候,人们就会清醒的认识到,这条路再走下去的后果是什么,
不过,并不是所有人都会这样想。
虽然痛,但为什么有人还要逞强,还要说一些愚弄大众的话?
或者说,为什么明明看到了痛苦,还要去粉饰这种痛苦的意义?
很显然,比痛苦更重要的,则是个人利益的体现。
遗憾的是,并非所有人都有“资格”一边隐瞒痛苦,一边获取利益,那些费力不讨好,损人不利己的存在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假聪明。
他们假装自己很聪明,假装自己和所谓的利益站在一起,他们用装出来的微笑去区分自己与大多数人的不同,尽管他们在内心深处咬牙切齿一般承受着抨击和指责,只不过嘴硬是他们赖以生存的核心资本,
嘴硬,就不服输,哪怕他们知道自己大错特错的代价是什么,也要把这个聪明装到底,即便是假的,也万万不可轻言放弃。
毕竟,嘴硬。
嘴硬,注意力就在嘴上,脑子就会呈现出一种麻木的状态,特别嘴硬的人,往往对事态的发展容易以一种不管不顾的心态去投入,这并不是什么罕见的现象,我们这个社会,确实存在这样一部分人,他们表面上有着坚定不移的立场,但细细品究他们的言行举止会发现,他们只是习惯了嘴上逞能逞强,他们试图给别人一种自己很聪明的表象,因为如果让他人意识到他们确实太过愚蠢,那么嘴硬的表现就会让他们的愚蠢,
显得格外幼稚,更加偏执。

假聪明的人,讨厌那些真清醒的存在。
这就如同所谓成功的骗子一定要先骗过自己,只有让自己为自己的立场摇旗呐喊,他们才有可能会让更多的人相信,相信骗局就是真相。
所以,他们害怕真正的真相来戳破他们所制造的假象,于是乎,他们就先要骗过自己。
但是这就导致了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
如果他们骗过自己之后,仍然骗不了别人呢?
这个问题的答案是可笑的,
而这个问题所反映的现象,
则是可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