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对M41轻型坦克的魔改,巴西MB-3坦克,最终败给了二手市场

2021-04-08 09:26 作者:丹书战史  | 我要投稿

上世纪70年代,依靠橡胶等贸易发展起来的巴西在国防科技方面有了一定的底气,毕竟有钱好办事,有很多费钱的军工项目都是在这一时期展开的,其中就包括巴西首次尝试设计建造的坦克MB-3。

其实说MB-3是一款全新设计建造的坦克并不准确,它的基础是M41轻型坦克,哪怕成品的外表已经很难将两者联系在一起,所以MB-3应该算是M41的魔改型号。这种做法无可厚非,巴西此前没什么坦克设计经验,而手中恰好有上百辆上了年纪的M41C坦克。

相关工作在1978年展开,项目获得了X-30的代号,后来被重新命名为MB-3。考虑到新坦克要跟上时代步伐,就不得不对整车进行大刀阔斧的修改,而这些修改又必须在巴西的技术承受范围内,这种两头限制的环境还真是为难了设计师。

第一个改进版本在1982年出现,设计师对坦克底盘进行了拉长,由此增加了一对负重轮,加长了履带结构,安装3对托带轮。在第1、2、6对负重轮上还安装了液压减震器,增加了运行的平稳性能。坦克发动机打算安装巴西获得许可生产的500马力Saab-Scania DSI-14,这样才能保证增强了整体车重的情况下保持机动性。

坦克的装甲被大幅度修改,使用25毫米厚的焊接钢板,炮塔形状呈楔形,车体和炮塔的两侧都采用了垂直装甲,其实从防御的角度来看与M41相差不大,但外形确实具有现代化的感觉,就像保时捷卡宴和众泰SR9,且不管性能怎么样,乍一看还都像那么回事。

坦克主炮保留了原本的M32型76毫米炮,巴西自主生产的型号叫M32 BR3,火炮俯仰角度在-6°~18°之间,辅助武器为两挺并列机枪,炮塔顶部还有一挺防空机枪,炮塔两侧计划安装烟雾弹发射器。

这套方案改动过的坦克从外表上已经和M41有很大区别了,只有那门火炮还看得出两者的联系,但从结构上来看并没有本质的区别,综合作战能力也没有得到可靠的提升。

第二个版本出现在1983年,动力更换为730马力的8V-92TA柴油发动机,变速箱也是巴西能自行生产的艾里逊CD-500-3。鉴于76毫米火炮实在配不上新一代坦克,于是改为一门90毫米炮,该炮尺寸并不大,因此炮塔不用进行太大改装。当时巴西获得了90毫米炮,例如70年代研制的EE-9轮式装甲车就安装的EC-90型90毫米炮。

第三个版本在1987年出现,这也是最强的一个版本,主炮更换为L7A3型105毫米线膛炮,为了装下这门火炮,整个炮塔都进行了大幅度的调整,安装了新的火控设备,还有激光测距仪和数字式弹道计算机。

作为一个技术底蕴并不雄厚的国家,巴西能把一款老旧的轻型坦克魔改到这个份上也算是“有两下子”,巴西自己也曾想过大量装备这款坦克,无奈大规模更换坦克可不是一笔小数目,纵然军方有意扶持国内企业,还是没能抵挡住二手市场上便宜的M60。

设计公司无奈之下把希望寄托在国外市场,他们认为当时南美很多国家还装备着M41,所以想把MB-3包装成一种升级包,用来为那些经济状况不佳的国家升级坦克,然而这样的升级计划依旧昂贵,客户还不如逛二手市场呢。

其实不选择巴西的升级包还有别的原因,巴西的自主产品有限,例如105毫米线膛炮技术就不是巴西自己掌握,作为“漂亮国”的后花园,巴西这样明目张胆地发展军事工业到底能坚持多久也说不清楚,不能图一时方便影响了装备后续更新换代,那些便宜的二手坦克战斗力也不弱,要是周边国家大量购买就会形成明显的威胁。


对M41轻型坦克的魔改,巴西MB-3坦克,最终败给了二手市场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