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头发黄皮肤,二战德军的“东方军团”是如何建成的?
重要申明,此文绝非宣扬纳粹,纯属军事历史科普贴,介绍历史,揭露法西斯罪恶,请大家认清纳粹的暴行和反人类罪恶。
原作者:烟雨蒙蒙未沾衣
二战时期的纳粹德国军队里,曾经出现过大量的东方面孔,这些黑头发黄皮肤的亚洲士兵达到50万人之多,网上很多资料只是笼统的把他们称为“东方营”,但对这支部队的起源、构成和详细情况却很少介绍,这些部队被德国人称为“东方军团”,这篇文章就系统的对德国“东方军团”做个详细的梳理。

东方军团的起源
在纳粹的种族理念中,除了雅利安人之外的其他民族统统都被划归为“劣等民族”之列,按理说是不会考虑将雅利安人之外的民族纳入到德国军事力量当中去的。但这种观念在二战爆发后,随着德国控制区域的扩大,特别是苏联广袤的大地迅速稀释了德国的军事力量后,总参谋部和党卫队都意识到,将其他国家可以利用的人力资源用作充当炮灰是必要的,正是这种观念的转变,使得外籍人员加入德国武装力量成为可能。

东方军团就是在这种指导思想下组建起来的,它的成员由以下几类人构成:
一、战俘,德国入侵苏联后,最初取得了巨大的优势,大量苏军士兵被俘,德国人在战俘中广泛进行反布尔什维克的洗脑宣传,动员他们反戈一击加入德军阵营。有人因不堪忍受战俘营里饥饿和疾病的折磨选择了叛变;有人则出于苏联“没有战俘、只有祖国的叛徒”这样的政策,考虑到一旦被俘,即使逃回苏联也会面临惩罚的处境,干脆选择了与德军合作;还有一些人本来就对苏联的民族政策和大清洗不满,他们几乎是迫切的希望能早日与德军共同战斗打击苏联,现在终于等到了机会。

二、苏联十月革命胜利后,曾经与“白军”进行头激烈的战斗,这些白军失败后,其成员大量散布在欧洲各地,当德国入侵苏联后,这些人纷纷以志愿者的身份加入德军,梦想着借德国人之手寻找回他们失去的天堂。
三、被苏联强占的各加盟共和国内持反抗态度的人员,包括波罗的海三国、乌克兰、白俄罗斯及中亚各加盟共和国的部分人,他们认为苏联侵略了自己的国家,一直在寻求民族独立的道路,德国对苏联的侵略让他们看到了希望,志愿加入德国武装力量是他们不二的选择。
由此可见,东方军团的人员结构非常复杂,加入动机亦各不相同,它是在特殊历史背景下,各种意识形态相互碰撞、转换而产生的一个怪胎,注定会成为一个可怜且可悲的角色。
- 东方军团的构成
东方军团是一个笼统的称呼,它并不是具体的军事编制,它的编制普遍以“营”为单位,这就是“东方营”的来历。德军外籍成员的构成非常复杂,包含中亚地区、高加索地区、巴尔干、欧洲甚至还有印度人,东方军团的概念属于国防军系统,党卫军的外籍志愿部队不属于东方军团的概念。

另外德军在二战中还有辅助志愿人员和东方劳动者的称呼,辅助人员不是战斗部队,他们或者是志愿、或者是从俘虏中挑选出来从事建筑、机械、后勤、运输、掩埋尸体等工作,基本上都被编入国防军作战部队或集中营服役,大约有30万人左右。而东方劳动者特指在被占领的苏联,被强迫从事各种劳动的人员,比如工人、农民及服务行业人员等,他们获得纳粹占领当局的“合法身份”、接受占领区当局的管理,这些人达到500万之众。
希特勒原本不允许把东方人编入国防军部队,但东线后方部队总司令森肯多夫大将自作主张开始组建东方军团,第一支成立的东方营是1941年9月组建哥萨克部队,他们担任后方铁路和各种设施的警卫任务。德国总参谋部注意到,这种方法能够从后方置换出大量的正规部队用于作战,因此开始推广这种成功模式。

从1942年开始,东方营的组建加快了步伐,德军从国防军抽调大量军官担任东方营的指挥官,东方营大部分是步兵,也有少数编入海军和空军,基本上都从事警卫部队或辅助保障的职责。

到1943年底,东方军团的规模达到了50万人左右,包括34个突厥斯坦营、14个格鲁吉亚营、14个阿塞拜疆营、11个亚美尼亚营、8个鞑靼营、5个北高加索营,还有乌克兰、白俄罗斯、波罗的海三国人员组建的部队,数目不详,总人数几乎达到二十多个步兵师的规模。


与隆美尔“非洲军团”不同,东方军团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军团”编制,它并不是个统一由东方人组建的集团军或军一级的作战单位,而是对德军里亚洲人组成部队的统称。它基本上都是以营为单位分散配属到国防军各师级以上单位协助完成任务,包括弗拉索夫的“俄罗斯解放军”在内,东方军团从未以军以上编制单独担任过战役任务。
- 东方军团的战史
虽然东方军团在纳粹德国的军事力量中占据了一定的份额,但它在二战期间几乎没有像样的战绩。起初,,德国人还是给过东方军团表现的机会,希望他们能够在德国的领导下为实现自己的抱负而奋战,然而烂泥扶不上墙,德国人太高估东方营的能力了,在1943年7月的一次战役中,担任外围防线的东方营临阵脱逃、不战而溃,致使战斗失败。希特勒勃然大怒,他呵斥国防军“为何在我不知道的情况下组建了那么多的东方部队?他们简直一无是处,而我们却投入这么大。”他下令解除全体东方营的武装把他们送到欧洲去做苦役。总参谋部担心要解除如此数量人员的武装可能会引起叛乱,建议将他们调往后方执行简单任务,这样至少可以腾出一些正规国防军部队开赴前线,希特勒同意了这个建议。于是东方军团一部分被调到西线担任防守任务或建设大西洋堡垒,一部分调往巴尔干和意大利执行反游击作战任务。

德国人从一开始就不信任他们,所以把他们全以营为单位分散编入国防军部队使用,几乎没有独立的师以上编制,在各个战役中缺乏能引人注目的影响力。其次,他们担任的大都是后方不太重要的任务,例如警戒和反游击作战等。唯一值得一提是国防军162步兵师在意大利北部山区进行的大规模反游击作战还取得了一定的预期效果。
但这些战斗与其说是作战,不如说是屠杀骚扰平民更准确,该师在作战时抢劫强奸无恶不作,以至于连德国人都看不下去,最后德军将违反军纪的突厥人全部枪毙。在这一点上,国防军与党卫军还是稍有差别,虽然国防军屠杀平民的案例不少,但国防军内部还是有部分军官坚守着军人的底线,而党卫军则已将屠杀平民当成了家常便饭,一言不合就屠村,反游击作战中的党卫军欧根亲王师就是典型。

诺曼底战役期间,有少量的东方营跟随国防军作战,因为建制很小且表现平平,所以很少见到关于他们的记载。也有少数东方营在战斗中表现顽强,主要是美英军不了解历史渊源,与东方营交战时喊出“放下武器投降,我们会送你们回家”这样的口号,结果本来士气低落的东方营一听要被送回苏联,立马变脸与美军拼命。
东方军团的数量虽然庞大,但在二战中真正对德国实现战略目标提供的帮助或支持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对德国来说,这支部队与其说是资源,不如说是包袱。
- 国防军162师
之所以把国防军162步兵师单列出来说一说,是因为它是东方军团中为数不多独立的师级编制,也是东方军团中规模最大的独立部队,由来自高加索和东部地区的中亚人组成,德国人称他们为“土耳其斯坦”人,也就是历史上突厥人的后代。

该师组建于1943年5月,两任师长由国防军少将冯·尼德迈尔和冯·海根多夫担任。1943年10月,162师调往意大利北部地区执行反游击作战任务,次年参加抵抗盟军登陆的作战,表现得一团糟,德国人无奈只好又把他们撤到意大利和克罗地亚后方继续清剿游击队,这些人打正规战时战斗力奇差无比,但与游击队作战时还是取得了一定的优势,给游击队造成了相当大的损失。1945年5月,162师主力在意大利北部的帕多瓦向盟军投降。
- 俄罗斯解放军
1944年底,在苏军叛将弗拉索夫张罗下,一个由苏联战俘组成的伪军部队“俄罗斯解放军”宣布成立,原本打算组建三个师的规模,但直到1944年2月,才在慕尼黑组建完成第一个独立的师级单位,称为“俄罗斯解放军”第一师。

第二师只组建了一半,第三师刚刚才开始组建,由于苏军已经逼近德国边境,1945年4月俄罗斯解放军第一师组建不久就开赴捷克,与从前的战友苏联红军在奥德河边上打了一仗,结果三天就被打垮。
更滑稽的是,眼见德国败局已定,弗拉索夫的俄罗斯解放军在捷克又反戈一击,与捷克起义游击队及罗马尼亚军队一起向党卫军开战,成功的将党卫军击败,夺取了布拉格,这可能是东方军团难得的胜利战绩吧。
1943年底俄罗斯志愿者曾成立了一支短暂的空军部队,44年7月解散,45年又重组为俄罗斯解放军第八夜袭中队,他们唯一的一次战斗任务,是在4月为配合地面作战对苏军阵地进行空袭。

把俄罗斯解放军纳入东方军团的概念比较勉强,严格来说它并不属于东方军团的范畴,因为在1945年初德国最高统帅部就宣布俄罗斯解放军不属于国防军,而是属于统帅部直接指挥,相当于是继国防军和党卫军之后出现的第三支武装力量。从另一个层面来说它与党卫军的外籍军团相类似,即它是由最高统帅部直接控制的独立建制部队,而不是像东方营那样被分散配属到不同的国防军单位使用。
- 可悲的下场
绝大部分东方军团在德国投降后成为英美盟军的俘虏,但他们的好日子不会太久,除了少数人滞留在西方外,大多数人都被遣返回了苏联。俄罗斯解放军也向美军投降,但依然被移交给苏联,苏联以叛国罪对担任军官的人进行了严厉惩罚,包括弗拉索夫在内的许多人被处决,士兵则全部判处15-20年不等的有期徒刑,发配到西伯利亚或艰苦地区从事繁重劳动,直到五十年代斯大林去世后,才开始陆续获得释放。

由于苏联没有公开数据,所以到底有多少东方军团成员及其他叛徒受到惩罚还不清楚,据估计应该在百万人以上。这组数据可以作为参考,在二战期间苏军被俘约580万人,其中330万人被屠杀或折磨致死,约100万叛变成为纳粹的走卒,战争结束后逃过惩罚的大约只有几万人。
东方军团在二战德国军事力量中只能算作补充的成分,但它在二战中绝对是个两面不讨好的角色,在德国人眼里,他们属于“低等民族”,是能力低下、不可信任的群体,只配给日耳曼人当仆役,必要时可充当炮灰。而在苏联和英美盟军眼里,他们属于可耻的叛徒,是比德国人更可恨的败类,一旦在战斗中俘虏东方军团的士兵,大部分都会被移交给苏联,等待他们的结果不言而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