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毕业论文——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

方法介绍:
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是由美国运筹学家托马斯·塞蒂(T.L.Saaty)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一种多目标评价决策方法,是一种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层次化、结构化的分析方法。该方法的步骤主要如下。
1.1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根据对问题的了解和初步分析,将评价系统涉及的各要素按性质分层排列,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如图1所示。第1级是目标层,该级是系统要达到的目标。一般情况下只有一个目标,如果有多个分目标,可以在下一级设立一个分目标层。第2级是准则层,该级列出衡量达到目标的各项准则。如果某些准则还需具体化,即做进一步的解释说明,则可在下一级再设立一个准则层。第3级是方案(措施)层,该级排列了各种可能采取的方案或措施。不同层次的各要素间的关系用连线表示,如果要素间有连线,表示二者相关,否则表示不相关。
1.2建立判断矩阵
判断矩阵是AHP的基本信息,也是进行相对重要度计算,进行层次单排序的依据。判断矩阵是以下一级的某一要素C作为评价准则,对本级的要素进行两两比较来确定矩阵元素的。矩阵元素的具体取值可根据1~9的标度极限能力表(如表2所示)确定。

1.3相对重要度的计算
在建立了判断矩阵后,要根据判断矩阵计算本级要素相对上一级某一要素来讲,本级与之有联系的要素之间相对重要性次序的权值,即进行层次单排序。它是对层次所有要素相对最高层次而言的重要性进行排序的基础。

1.4一致性检验
用两两比较法得到的判断矩阵,不可能具有完全一致性,为保证其不影响评价结果,需要进行一致性检验。

检验标准为:当一致性比率小于0.10时,认为判断矩阵通过一致性检验,此时求解的权重为有效权重;否则,不能通过一致性检验,应重新估计判断矩阵,直到通过一致性检验。
1.5综合重要度的计算
在计算了各级要素的相对重要度以后,即可从最上级开始,自上而下地求出各级要素关于系统总体的综合重要度(也称系统总体权重),即进行层次总排序。
(提供计算指导服务——)
步骤具体如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