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忱:如何优雅地被骂
“骂人,一种高深的学问,”作家梁实秋曾在“骂人的艺术”一文中如此说道。每个人都比较喜欢骂人,不喜欢被骂。除了惭愧、愤怒、心有不甘,挨骂当下如何面对、事后如何消化,更是一门有层次的艺术。
骂对、骂错,都先负起责任。即使自己是无辜的,也不要马上辩驳。曾在职场时,我也被错怪过,当然第一时间觉得上司昏庸,但我知道如果我马上撇清,他会觉得我在推卸责任。所以我反而说:“实在很抱歉,我不知道会这样,这由我来负全责,我去了解情况。”犯错的人通常会为自己辩白,当我这么平静,骂我的上司心里反而会想:我骂对人没有?这时候比较聪明的上司会知道他拳拳都打空了,就会收手,虽然顾及当时的颜面,他可能不会认错,但事后他一定会想办法调查真相。当然有时候时间不会证明一切。但骂都骂过了,除非对方能伟大到承认自己骂错了,向你道歉,否则也没有必要再去讲,你不放在心上,对方不放在心上,事情就过了。
上司指桑骂槐,不要对号入座。很多时候,企业主管骂人是“指桑骂槐”。在本国企业,常会有这种情形,比如说出错的是协理,但总经理觉得骂协理有失身份,所以会当着协理的面骂副总,这时候,副总挨骂的艺术是,要懂得承受,但知道总经理不是真的在骂他。在外商,也常看到主管在公文email上措辞严重,但其实真正要骂的并不是主要收信的某甲,而是在骂被副本抄送的乙、丙、丁、戊。有实力,才不会成为受气包。我们也会发现,上司也常会找一些软弱的受气包、出气筒骂,而当你的实力、对公司的贡献很大时,就算在外表和言辞上不见得凶悍,老板也不态敢对你怎么样。
我是一个很敏感的人,有时候上司对我疾言厉色一点,我会让他知道我愿意认错,但脸上也会摆出一副“就到此为止,你不要太过分”的样子。因为我觉得自己在市场上有一定的价值,让我的主管知道,和我相处最好
不要恣意发泄情绪,是一种自我保护。以前面的情境为例,若我已经说了“我要负全责”,老板还要再拉高情绪,我可能会再再强调“这个事情我还要去看看,我应该要负全部的责任”如果对方还要让我重复讲第3遍,我的情绪和肢体语言就会让他知道:如果你让我再讲第4遍,我大概就要递辞呈了。这就是一种恐怖平衡吧!被骂时,用幽默化解吧!
在职场上挨骂,千万不要当场和老板冲起来。你就先听一下,然后说“喔”、“是”,就没事啦!他的脾气可能不是冲着你来的,搞不好是刚刚他的小孩让他受气了,他只是找一个人发泄,就算了。当我还是小辈的时候,导播、导演为了工作的要求,总是会比较凶一点,我会尽量用微笑的态度来面对,笑笑的,就没有事。在心态上一笑置之,无所谓,皮一点,但是还是要完成、做好任务。
人要懂得打太极,别和自己过不去。当然被负面批评时,会产生负面情绪,重点是把情绪丢掉,把事情解决。气不要往心里,和自己过不去。人最可怜的就是,自己在生闷气,别人还不知道你在气什么。假如事情做不好老板骂你,他加入了他的愤怒情绪,你可以选择在前面情绪的部分原谅他,然后改正后面他叫你做的事情,下次不要再犯。
1.不自责,将困境视为过渡
学者马丁.塞利格曼(Martin Seligman)的研究显示,当人们认识到这项困难是“暂时的”,“不是因为自己的错”,也“不会毁了我的生活”时,就可以维持身心的健康,恢复力也会增强。
像迪士尼乐园就用类似认知行为疗法的方式训练员工,他们教导员工,当面对一群不停叫骂的客人,要去想像这群客人是因为他们所碰到的糟糕经历,才会充满敌意。比如想像他们的车子坏了、或是刚在大雨中被淋得湿透,如此就不会把客人的愤怒当成是自己的错,也不会因为怪罪客人而生气。他们也教导员工要把辱骂当成是暂时的,所以不需要为了它毁掉自己的好心情,因为如果你继续微笑,把客人当做VIP来对待,其他99%的和善客人就会给予很好的回应,甚至可能会使得生气的客人变得比较友善。
2.专注在好事与美好未来
心理学家指出,一个人快乐与否,会取决于期待和真实状况之间的差异有多大。如果你一直期待发生好事,但没有发生,你就会一直不开心。所以,最好对混蛋主管有比较低的期待,别期待他们会有所改变,但是要相信自己会毫发无伤的度过那些苦难。把精力集中在好的事情上。当老板对你好或展现对你的重视时,你感到高兴,当他们故态复萌的时候,你也不会失望。此外,乐观期待你向往的美好未来,将会帮助你在困境中存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