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这个蒙皮表面的特殊装置,再次说明新型舰载机已完全超越了F35C!

2022-07-25 08:26 作者:瀚海狼山  | 我要投稿



昨天谈到了关于新型舰载机的8个关键问题。而其中一个出现了明显的争论性意见。这就是在新机的两侧肋部进气道的侧面,也就是在DSI超音速进气口之后的大约1米的位置,有一个明显横置的六边形蒙皮装置;而从与旁边地勤维护人员的身高对比来看,这个横置六边形蒙皮结构的总面积还算相当大,接近1平方米是有了。而且如果继续仔细看,还可以看到地勤维护人员似乎已经把这个装置的外蒙皮部分从下往上掀开了一定的角度。也就是说这个横置六边形的外壳部分是可以人工打开的。瀚海狼山(匈奴狼山)认为这就是新型舰载机刚刚实验性安装到位的侧向扫描大型相控阵雷达,而其表面蒙皮部分可以人工掀起来,则可以对其内部的发射和接收单元模块组件进行检修和维护。这就像机头的主雷达部分的,


外部整流罩可以整体向上掀起并且偏转,对飞机的前主相控阵雷达进行日常检修维护是近似的操作。不过有人对此却有不同的意见。认为这只不过是飞机主进气道的辅助进气口;或者是一般的设备检修口,而不是侧向扫描的相控阵雷达,包括其在外在蒙皮上可上掀打开的外壳部分。对此狼山仍然坚持这就是新型隐身舰载机刚刚安装到位的侧向扫描的大型相控阵雷达的盾面部分,也包括其特殊的可开合蒙皮外壳。如果说是辅助进气道,是无法自圆其说的。因为辅助进气道不可能是一块完整的、明显不透气的蒙皮结构。看看米格29等飞机的辅助进气道,可知基本是类似百叶窗的构型,这样可以在需要时进行吸气或者放气作业。而作为所谓最新入围“5代机”KF21,其主进气道上也可发现居然有2套辅助进气口。


而其位置都在主进气道的侧上方,而且同样是类似米格29的小型百叶窗结构。在真正的F22A或者F35,也包括20号机这些已经成名已久的5代隐身机上,则完全看不到类似百叶窗的辅助进气结构。因为这种类型的进气道会产生严重的雷达波漫反射,会严重破坏隐身机的整体隐身指标。更不能在飞机的正侧面保留如此之大面积的辅助进气道,因为这样会产生严重的侧向雷达波反射。因此这个横置六边形装置是辅助进气道的猜测可以完全排除。第二种说法就是设备检修口。这种可能性不能完全排除。但是问题是在这个位置,又会有什么关键设备需要地勤人员去进行日常维护检修呢?这个位置距离主进气口非常近,也就一米稍多。而在暂时不设置侧弹舱的情况下,主进气道的侧向外壳部分其实并不存在大厚度结构。


因此在这里即使有设备需要检修,那么其设备的全部厚度也不可能超过30厘米。除了最新安装的侧向扫描的相控阵雷达盾面,实在想象不出还有什么关键设备可以做到如此之薄的程度。到这里有人说了:相控阵机载主雷达也不是仅仅只有一个盾面那么简单,其发射单元组成的盾面后面,还有相当体积和重量的辅助机电设备。你怎么敢说这种侧向扫描雷达仅仅一个20厘米厚度的发射阵面就是全部解决了问题?实际上这种看法在技术上已经过时。在于最先进的相控阵雷达的发射阵面已经可以做得越来越薄。完全不是20年前的,第一代像石碑一样厚重的结构。如果谁家仍然用石碑式的相控阵盾面当机载雷达,那么只能说明已经落后全球一流水准15年以上。当今的战机安装的机载主相控阵雷达,如果不算后台,


的机载计算机部分,已经可以做到1平米见方的全部盾面的全重还不到50公斤;而如果用高速传输的光缆和主设备连接;也就是像侧向扫描的相控阵盾面并不需要配套专职的后台系统,只需要和前向主雷达共用一套机载计算机,那么侧向扫描的相控阵盾面甚至可以做到1平米见方的全部自重可控制在30公斤之内。厚度可以压缩到15厘米之内,基本就等于一台55寸平板电视的规格。如此轻巧的新式设备,安装在主进气道的侧面完全合适,而且还可以同步获得最佳的外在扫描视场。如果仔细观察,还可以知道地勤维护人员手工打开的这个六边形的外壳蒙皮部分,其颜色与机身的其他绝大多数蒙皮完全不同,却与机头部分的雷达整流罩外观色调基本一致。这就暗示这个横置六边形极有可能是用于机头整流罩,


基本相同的透波复合材料制造,否则绝不会单纯设置这么大面积的一个特殊的设备检修口。因为面积接近1平方米的侧向外蒙皮,平时受到的气动冲击是很猛烈的。如果不是需要透射雷达波,作为普通设备检修口的蒙皮材料完全可以做到与大部分机体蒙皮完全一致。而对比F35系列来看,也可以发现部分F35在大致相同的位置,也就是主进气道的前外侧保留有一个类似形状的六边形结构,不过整体面积要比新型舰载机上的这个特殊六边形小得多。而部分刚刚试飞的F35C新机,则把这个位置的蒙皮材料同样换成了复合材料的表面,这说明F35系列今后同样有可能会在相同位置,测试侧向扫描雷达。只不过其新式盾面的研发进度很慢,无法进行同步的测试而已。新型隐身舰载机未来要远离本土全球机动作战,


因此对手可能来自任何方向。强大的270度超远程扫描和锁定能力,就可以实现先发制人的绝对优势性能。在这一点上,对F35全系列可领先10年以上;而对任何非隐身化的海空敌对目标,则属于砍瓜切菜式的单向打击效果!


这个蒙皮表面的特殊装置,再次说明新型舰载机已完全超越了F35C!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