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你去飞行|门面担当那些事(一)日本“蓝色冲击波”飞行表演队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今年的珠海航展能否如期举行仍是一个未知数,珠海航展不仅是防务展、航空展,更是一场由各国飞行表演队共同带来的视觉盛宴。从本篇文章开始,飞趣将带领大家一同走近各国飞行表演队,领略别样的飞行文化。今天为大家带来隶属于日本航空自卫队的“蓝色冲击波”飞行表演队。

“蓝色冲击波”飞行表演队
说到“蓝色冲击波”我们还要从美国的“雷鸟”飞行表演队说起。
上个世纪50年代末,日本逐步从战后的萧条中恢复过来,开始了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1959年,美国“雷鸟”飞行表演队前往日本进行访问表演,高超的飞行技术加上极强的视觉冲击力,不光震撼了在场的日本民众,同样吸引了时任航空自卫队幕僚长源田实的目光。

时任空自幕僚长源田实
源田实随即下令,航空自卫队也要拥有这样的飞行表演队。次年,空自依托驻扎于静冈县滨松北基地的第一航空团,组建了航空自卫队历史上第一支飞行表演队,并命名为“空中机动研究班”,绰号“天龙”,后来更名为我们所熟知的“蓝色冲击波”飞行表演队。

使用F-86F的“蓝色冲击波”
蓝色冲击波飞行表演队,在我看来,最重要的任务便是担负起航空自卫队乃至整个日本的颜面担当。正如我们之前所说,进入上世纪60年代,日本无论从经济还是世界影响力来看,都进入了飞速发展的黄金期,担任主办国的世界级盛会也是接踵而至,其中就包括世博会以及东京奥运会。而每次盛会的举办都少不了“蓝色冲击波”的身影。

在1964年第18届东京奥运会的开幕式上,“蓝色冲击波”的五架F-86F,以每小时450公里的速度在300米的空中,拉出了5个直径近2000米的象征奥林匹克的圆环,让在场观众惊叹不已,直接将整个开幕式推向高潮。而在之后的大阪世博会上,“蓝色冲击波”又在天空中绘制出“EXPO 70”的字样,场面十分震撼。

那段日子里,“蓝色冲击波”不仅见证了日本发展的鼎盛时期,更成为了普通日本民众心目中“强大”的象征。直到今天,很多经历过的日本民众在谈到那段日子时都会热泪盈眶,心中充满着的是美好与单纯,而这份印象中的的美好,或多或少都会有“蓝色冲击波”划过天际时的矫健“身姿”。而如今在日本低物欲社会为主导的情况下,恐怕即便是“蓝色冲击波”很难使日本人的心中泛起一丝涟漪。

“蓝色冲击波”的一个传统就是在前缀加上飞行表演队所使用的机型。所以在早期,该飞行表演队又被称为“F-86F 蓝色冲击波”飞行表演队。与其说是“蓝色冲击波”见证了日本战后的崛起,倒不如说是F-86F见证了崛起的辉煌。随着时间的推移,世界各国的飞行表演队都相继进入了超音速时代,而像F-86F这样的老旧机型维修成本攀升,零部件的供应也越来越成问题,到了1980年“F-86F 蓝色冲击波”飞行表演队在完成了545次飞行表演后正式宣告解散。

而F-86F的继任者便是大名鼎鼎的三菱T-2超音速教练机。其实按照航空自卫队的本意是要采用最新的F-4EJ鬼怪作为表演队用机。但根据当时世界各国的惯例,有能力自研生产战机的国家基本都会采用国产战斗机作为表演队用机,日本也不例外。最后为了面子,空自也不得不采用国产T-2教练机,从此“T-2 蓝色冲击波”也正式进入了超音速时代。T-2不仅是一款性能优异的超音速教练机,同样也具备一定的作战能力。

T-2教练机
“T-2 蓝色冲击波”共有8架飞机,8名飞行员。除了队长为几乎全职的表演队员外,其余7名成员在没有飞行表演和训练任务时,都是飞行技术过硬的飞行教官,承担年轻飞行员的训练任务。在飞行表演过程中由6架飞机升空表演,其余两名飞行员则负责向在场观众进行解说并在塔台为表演队队员提供飞行引导,确保整场表演安全、顺利的进行。

而此后的“蓝色冲击波”,也是在使用日本国产战机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目前已经发展到了“T-4 蓝色冲击波”。T-4作为空自目前最先进的高级教练机,采用悬臂式中单翼,超临界翼型,前三点式的起落架布局,最大平飞速超过1000公里每小时。当然采用教练机作为飞行表演,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蓝色冲击波”的表演的精彩性和观赏性。与世界上同级别的飞行表演队进行横向对比,其动作确实是乏善可陈,主要以单机动作为主,多机编队则主要为菱形草花筋斗以及五机向上开花。

T-4教练机
要说作者对于“蓝色冲击波”最深刻的印象,当属其极富特色的拉烟。“蓝色冲击波”不同于其他飞行表演队擅长拉出彩烟营造视觉冲击。“蓝色冲击波”的白色拉烟确实给人不同的感受。珍珠白色的拉烟与天空交相辉映,干净而又通透。

作为航空自卫队面向国际的窗口,同时也是与普通民众间沟通的桥梁,“蓝色冲击波”的表演也是相当频繁,堪称飞行表演界的“劳动模范”。飞行员也会在结束表演后,与民众合影留念并赠送签名礼品,这一点倒是与日本的“偶像”文化非常类似。

最后总结一句话,想要看飞行表演就一定要去看“蓝色冲击波”,想要看精彩刺激的飞行表演就一定不要去看“蓝色冲击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