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称为“中国的乔布斯”,巅峰时一扫群雄,现在他怎么样了?
乔布斯可以说是智能手机教父级别的人物,他推出的iPhone手机和iOS生态系统如今仍然是可以说毫无对手,而且深受用户喜爱,市场占有率也遥遥领先。

不过,大家可能忽略了这样一个品牌——魅族。魅族的创始人也曾被誉为“中国的乔布斯”,虽然靠MP3发家,但是也在后期推出了自己的手机。但是黄章却中途将魅族出卖,如今的魅族也不再是那些年的模样了。
虽然黄章的个人做派和风格有些领热捉摸不透,但是他对产品的打造和态度仍然是有借鉴意义的。

1. 魅族的起源
黄章于1976年出生于广东梅州市,高一的时候被学校开除,后来也没有上高中。也就是说,黄章是一位初中毕业生。
在1992年,黄章因为痴迷于对电器的热爱,整天无所事事,所以被严厉的父亲逐出门外,只身前往深圳打工闯荡。但是刚到深圳的黄章人生地不熟,也没有学历和技术,只能从最底层的劳力做起。他先后当过粤菜师傅和码头搬运工,当时不仅累还挣不到多少钱。
那时候他开始意识到知识的重要性,热爱电器的他开始在空余的时间看一些有关电子电器的书籍,来弥补自己知识的空缺。而且这些知识,在他之后的经历中也有很大助益。
在他做码头搬运工的时候,偶然遇到了一家叫爱琴公司的经理,在交谈中经理很看好黄章,于是破例让他入职,成为了爱琴公司的一名技术员。给黄章的事业添上浓墨的一笔是他带领的MP3事业。

当时爱琴公司所经营的VCD行业已是黄昏企业,没有太大的转机。黄章就在这时候带领着爱琴公司转型,将产品重心放在了音响、功放和MP3的市场上。
黄章所带领的爱琴售卖的MP3因为功能独特,设计新颖,所以在市场上很受欢迎,而且在业内打响了名号。黄章还在2002年坐上了爱琴公司总经理的职位,不过黄章后来跟公司的大股东产生了一些矛盾,便离开了爱琴公司。
离开爱琴公司之后,黄章便成立了魅族,准备产出自己品牌的MP3。

在2002年底,iMP3的闪存论坛上突然出现了一个叫“全能国货”的账户,并且宣布一家名为“魅族”的公司将开始推出MP3产品。一年后,黄章带着魅族电子科技公司来了。

2. 从MP3到手机
2003年6月,黄章成立魅族之后正式推出了第一款自己品牌的MP3——MXMP3。同时,魅族的网站和论坛也同时开通。
后来,魅族在2004年10月推出了成名作——E2,这是第一款可以由用户自主更换各色金属外壳的MP3产品,而且还开创性地加入了电子书的功能,直逼MP4的市场。凭借着这款MP3黄章带领魅族成功打开了市场,提高了品牌的知名度。

在2006年5月份,魅族推出了mini player(M6),成为了魅族MP3事业的巅峰机型。魅族的MP3从创立之后的三年时间里,没有做任何的广告宣传,凭借自身的产品力,仅靠10款产品,就在国内的市场上占据了头把交椅。

但是面对竞争对手的强进攻,魅族还是没能脱出转型的魔咒。
当时的竞争对手不仅有索尼,还有诺基亚,而且他们生产的不是MP3,而是时尚轻便的音乐手机,直接对魅族进行了降维打压。
不过真正让魅族决心做手机的对手还是苹果的iPhone。其实,魅族一开始就是想做MP3厂商,如果在07年iPhone没有传入中国,想必魅族还捧着MP3美滋滋地数钱过日子。但是iPhone将MP3随身听的功能加入到小小的手机中,直接淘汰了MP3。

于是从2007年开始,魅族便不再更新MP3产品,开始研发自己的手机。
黄章带领魅族开始做手机之后,仍然是一枝独秀。2009年,魅族发布了自己品牌的第一部手机产品——魅族M8,发售价2380元,只比当时初代iPhone便宜一千元。这款魅族M8也充分展示了魅族的水平,至今还是被称为“中国最成功的手机产品之一”。

魅族M8用的是跟iPhone一样的电容屏,不仅触摸顺滑,而且不伤屏幕。跟传统的电阻屏相比,电容屏有着跨维度的打击。而且M8还摒弃了同期主流的Windows Mobile智能手机系统,采用的是Windows CE嵌入式操作系统。

为什么没有采用安卓系统呢?因为那时候安卓还没诞生呢。而且也因为操作系统的不同,除了在体验上有一定的差别外,也算更具个性化。
2011年,M9发布了。其采用的是基于Android2.2内核而深度定制的Flyme系统,让3G时代的手机变成了可移动的掌上电脑,手机的交互与使用变得高效、便捷起来。在2014年魅族MX4 Pro发布完之后,越来越大的市场压力,加上日趋严峻的内部矛盾,魅族俨然到了危急存亡的时候。

不过副线品牌“魅蓝”的出现,还是救了魅族一命。
3. 魅族还能做成高端机吗?
魅蓝的出现帮助魅族缓解了不少经济压力,据数据显示,到了2017年,魅族全年的手机销量不到2000万台,其中有1823万台来自魅蓝手机。也就是说魅蓝手机的销量已经占到了魅族手机总销量的90%以上。

而魅族M8和M9给魅族打下的高端机定位,也意味着要在魅蓝的帮助下越走越远了。
虽然魅蓝帮助魅族走出了困境,但是偏执的黄章仍然选择将魅蓝抛弃,从2018年5月29日发布完魅蓝6T后,魅蓝产品线至今都再无新品更新。

黄章对高端机的执着导致了魅族走向了落魄,当时因为黄章的偏执,魅族手机在很长一段时间都坚持所谓极窄边框的经典设计,不肯拥抱市场变化。面对配置性能的市场用户需求,黄章更看重甚至说完全在乎的却是所谓的手感体验,但他确实完全想错了,广大用户并不会为了手感体验去牺牲手机的硬件配置。
魅族Pro 7的发布,直接成为了压垮魅族的最后一根稻草。
手机背面首创副屏+联发科X30芯片的组合,成为该款手机的两大槽点。所谓创新,不被买单;性能不足,难被接受。当初被黄章寄予厚望用来冲击高端市场的魅族Pro 7,迅速成为了库存机,也让魅族的资金链一下子绷紧了。

之后的黄章也开始妥协,开始使用高通的芯片,从魅族15到魅族18系列,基本上都采用了当时高通的中高端处理器,魅族也逐渐地一年几乎只推出2-3款手机,做大市场的念想貌似没了,“精致地活下去”成了珠海小厂当前的主要目标。
而在被吉利收购后,魅族发布的魅族20系列,也备受大家的吐槽。

结语
黄章在2010年曾经退出魅族的工作管理,在2014年又重新回归;到了2022年12月,黄章再次退出魅族,而在今年一月,黄章又重新成为了魅族的股东。
魅族在没落后一直在寻找新的增长点,或许和小米一样开始造车才是魅族后期新的方向。而且从背后的吉利来看,魅族造车的成功率或许会比小米更高。回看魅族的这些年,也算是腥风血雨,前方何路,仍未可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