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不灭宫灯 上(葡萄花鸟纹银香囊)

2021-10-05 19:16 作者:支支的云巅小屋  | 我要投稿

两年前,疫情发生,村子的所有道路被封得严严实实。非本村户籍的人,禁止出入,无奈中我才在大唐西市住了下来。

古唐代长安城分东市与西市,为彼时世界上最大的商贸中心。现在的西市,就是在原址上重建的。其中,我最喜欢逛隐市,因为里面的三百多家店铺都是按照唐代的店铺铺陈的,店小二也是唐人装扮。

第一次搬到这里,当我走在被仿古建筑包围的广场,穿梭于亦假亦真的隐市时,想着我脚下埋葬的世界可是整个大唐啊,它与现在的隐市会不会产生某种联系呢?

中元节那天,我去大唐通济坊三楼的电影院看了场《爱有来生》,出来后天还没有黑。但白色的天,看起来却水阴阴地,想去咖啡厅读书,但也是无情无绪的。就在路过西市博物馆时,突然想去里面转转,扫码测温,“36°3,正常。” 门卫大爷说,“不到半小时就要闭馆了,你是最后一位游客,要不您改天来?”

“放心,一个人不会怕的。来博物馆是看古物的,没人更安静。”我的神思已经被入口的八棱柱形“陀罗尼石经幢”带走了。

“ 抓紧看,看完就尽快出来吧。”大爷叹了口气。

我满口答应着,大踏步就往展厅里走。厅里充满着一种森然的气氛,寂静到我能听到自己脚步的回音,我东望望西看看,享受着寂静之美。

从商周时期的青铜器看起,到唐代展厅时,踢踢踏踏的脚步开始驳杂起来,我前后看了看,并无一人。

就是经过一组镇墓兽后,展厅的灯光沉入黑暗,我闻到一股呛鼻的烟尘。

再回头,只见一个牛首羊角、长鸡爪和獠牙的动物“醒”了,它左右甩了甩沉睡已久的身躯,正在抖落掉一身灰烬。揉揉眼睛再看,那动物又不动了。我鼓起勇气走进辨别,铭牌上标注着“唐代镇墓兽”几个字样,尽管历经千年岁月,此兽身上的黄、绿和红色就像刚描上去似的。

镇墓兽 现藏于大唐西市博物馆

我思忖着往前走,心想自己一定是眼花了,迎头一阵桂花气味扑了脸来,感觉像是撞到了什么。一身鸡皮陡然从大臂升起,我捂着脑袋不敢抬头,想喊又似乎被什么遏住了似的张不开喉咙。不是最后一个游客吗,刚才的镇墓兽明明不动了,但此刻真真切切,我撞到的东西,是人无疑。

再准备喊时,手又触摸到纱裙子,我慢慢将遮着眼睛的双手拿开,一位高髻细目、体态丰腴的女子出现在我眼前。她纱裙曳地,手持一盏宫灯,灯上画着一男两女。

男子有点像中学历史书上的唐玄宗,女子雍容华贵,一看就知道是杨贵妃,后面的装束有点像仕女模样,“啊,你和灯笼上的女子一模一样!莫非来自唐代,还......打着灯......笼?”

“镇墓兽识别出你没有恶意,我才会现身。”她乌唇微启,黑色的M形蝴蝶妆似在振翅飞翔 “如果你喜欢这香味,请跟我来。”

神识像被攫走了似的,我与她并排走着,这才又仔细打量她:黛眉之间贴着牡丹花钿,太阳穴被胭脂晕染地如一弯血月,与那夸张的斜红形成鲜明对比。

整个博物馆已漆黑一片,要不是她手中的灯,我什么也看不清。来到一个玻璃樽前,香源是从那个球形物发出的。

“取出来看看。” 仕女其实也是位美女,只是她的美还没到闯祸的地步,反而散发着一股幽冥的智慧。

我向前伸出双手,竟然穿透了玻璃,手心感受到了银香囊的质感。我小心翼翼地捧着它,发现工艺是镂空银的,葡萄花鸟纹,囊中有个小圆盘,里面放着熏香。神奇的是,无论我怎样旋转,里面的香都洒不出来。

:葡萄花鸟纹银香囊 现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

这时,她脸上的表情已进入了久远的回忆中:“我是贵妃的贴身丫鬟,当年主人被赐死马嵬坡潦草埋葬,这香囊是她死前的贴身之物,之后又被玄宗派人从墓中取走。怨念不息,长夜漫漫。每年中元节我都在此地,等待最后一个游客的到来。等了一个又一个,不是镇墓兽识别出了不祥的预兆,就是对方闻不出这香味,要么就是年纪太大听不清我说话。不灭宫灯将熄灭,黑暗之地重现光明,我终于等到你!“说完,她整个人消失在了黑暗中。

这时候,广播播报即将闭馆的通知,我手心的香囊不见了,香味也消失了。自知刚经历了灵异事件,我拔腿就往出口跑。

门卫见我慌慌张张的样子,开口道:“姑娘,出了这里,记得不要再独自一人去隐市了。”

我想问问为什么,但发现外面天已黑尽,两旁的灯却还没亮,于是匆匆离馆。街上充斥着浓浓的桂花香,也不见行人,只有一盏盏灯笼跌跌撞撞似在梦游着……

到小区门口,扫码测温,电子温度计显示我的体温为15°,保安大叔又回测了下自己,“36°,正常!”

“你......去过博物馆了?”

我点点头。

“在本子上登记下个人信息,快回家吧! ” 保安急匆匆地催促道。

(未完待续)

不灭宫灯 上(葡萄花鸟纹银香囊)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