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立秋时节进食哪些事儿,日常饮食知多少!

2023-08-18 14:01 作者:汉光汉维  | 我要投稿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 13个节气,“秋” 就是指暑去凉来,意味着秋天的开始。

古人把立秋当作夏秋之交的重要时刻。据记载,宋时立秋这天宫内要把栽在盆里的梧桐移入殿内,等到“立秋”时辰一到,太史官便高声奏道:“秋来了。”奏毕,梧桐应声落下一两片叶子,以寓报秋之意,正所谓“一叶知秋”。

我国在古代就有将立秋分为三候 “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立秋过后的风不同于暑天中的热风,风中会夹杂着一 些凉意。


“二候白露降”,由于白天日照仍很强烈,夜晚的凉风刮来形成一定的昼夜温差,空气中的水蒸气在清晨室外植物上凝结成一颗颗晶莹的露珠。

随后寒蝉在微风吹动的树枝上得意地鸣叫着,好像在告诉人们炎热的夏天过去了。

一、立秋节气的气候特点

立秋到了,但并不是说秋天的气候已经到来了。根据气候平均温度划分季节的标准,必须是连续5天的平均温度在22℃以下才算是秋天。

我国地域辽阔,南北方气候差异明显,有些地方到9月份才真正进入秋季,但在立秋后昼夜温差也会逐渐明显,往往是白天很热,而夜晚却比较凉爽。由于每年三伏天的末伏还在立秋后的一段时间,所以立秋后仍会出现高温天气。

二、立秋节气养生要点

立秋是进入秋季的初始,也是气候由热转凉的交接节气,秋天的主要气候特点是干燥,空气中缺少水分,人体同样缺少水分。为了适应秋天这种干燥的特点,那么,我们人体就必须经常给自己“补液”,以缓解干燥气候对于我们人体的伤害,而立秋饮食与生活作息也有讲究。


三、饮食

在饮食上可适当食用芝麻、糯米、粳米、蜂蜜、枇杷、菠萝、乳品等柔润食物,以益胃生津。另外,多吃豆类等食物,少吃油腻厚味之物。

考虑到天气还可能会依旧炎热,市民可通过多吃蔬菜、水果来降暑祛热,还可及时补充体内维生素和矿物质,中和体内多余的酸性代谢产物,起到清火解毒的作用。蔬菜应选择 新鲜汁多的,如:黄瓜、冬瓜、西红柿、芹菜等。

水果应食用养阴生津之品,如:葡萄、西瓜、梨、香蕉。另外需要提醒的是,立秋之后

生食大量瓜类、水果容易引发胃、肠道疾患。因此,脾胃虚寒者注意不宜食用过多。

四、生活作息

早晚温差渐大预防感冒,立秋过后,再加上时而来袭的台风影响,可以明显感觉到现在的昼夜温差逐渐变大。

白天炙热的气温到了晚上,就会开始变得清凉起来,因此,早晚温差过大容易引起频发感冒等。提醒市民在衣着和居家休息方面,应更注意防止夜间着凉。


一些市民习惯于在家赤膊睡觉,再加上空调温度设定太低,夜晚睡眠时寒气侵体,体

质下降,诱发感冒、肩颈疼痛等疾病。专家表示,立秋过后,天气将逐渐转凉,提醒广大市民在居家环境中不宜24小时空调全开,尤其是夜间,尽量少用空调。

可趁早晚清凉时分勤开窗户通风,流通空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另外,近来突发降雨天气较多,市民出门当心淋雨,容易引起身体不适。提醒出门时最好随身携带雨具,或备件衣物,以备不时之需。

图片来源:千图网


立秋时节进食哪些事儿,日常饮食知多少!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