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病取下,百病治足”治脚解百病!
脚位于人体位置的最低处,承载着全身的重量,步履轻快,精神充沛,是人体气足神旺的表现,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精神百倍的感觉。
脚,行气血,联脏腑、通内外,不同的部位分别投射着五脏六腑。所以脚又被称作是“第二心脏”。
中医早就有“上病取下,百病治足”之说,即全身许多疾病可以从足而治愈。

一、眼干——揉大脚趾
“肝主目,肝开窍于目”,肝经起于大脚趾,经常刺激大脚趾可以加强肝经的气血,从而滋养眼睛,缓解不适症状。

二、助降血压——转脚腕
人体12经络有6经络都与脚部相关,从脚腕到脚底,也是保健养生的一个“重镇要区”。经常转动脚腕子,有助于抗衰老、降血压。
每天早晚各做1次,一般每次左右各转100下,有高血压的人,一般有踝部发硬的症状,转动踝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长期坚持,有很好保健作用。

三、消化不良——扳扳脚趾
人的第二和第三个脚趾上的穴位与肠胃有关,按摩二、三脚趾趾缝间的内庭穴,可达到健胃的目的。
消化不良,有口臭、便秘的患者,最好顺着脚趾的方向按摩此穴,以达到泻胃火的目的;对于脾胃虚弱、腹泻、受凉或进食生冷食物后胃痛加重的患者,可逆着脚趾的方向按摩此穴。

四、止咳——按小脚背
大拇趾根部两侧的部位是扁桃腺的反射区。只要扁桃体发炎时,这个部位一按就会很疼,所以很容易就能找到,按摩时左、右大脚趾都要按摩,一只脚趾按摩5分钟。
按摩结束多喝温开水,或者放了一点盐的淡淡盐开水,咽喉肿痛的现象就会明显减轻。

五、抗衰老——常抬双脚
每天坚持高架双脚2~3次,每次5~10分钟,就会使腿部的肌肉得到放松,心肺的氧气供应和血液回流得到加强,对大脑和心脏的保护作用尤为明显,还具有抗衰老作用。

六、健脑养肾、祛心火——挠脚心
按揉脚心,还可以配合点按位于两侧足掌心的涌泉穴,可达到打通肾经,引火归源的目的,对缓解心火有帮助。
另外此法也可使人精力旺盛,体质增强,防病能力增强,对防治常见的腰腿酸软、失眠多梦、神经衰弱等疾病很有帮助。
七、肾气不足——抬脚跟
涌泉属肾经,抬抬脚跟不但能按摩到这个穴位,还能拉伸脚底的肾经,提高肾气、改善精神萎靡,老是睡不醒,睡得再多还是精神不好,动一动就心慌、心跳得厉害等情况。
八、静脉曲张——踮脚走
有研究认为,踮脚运动产生的双侧小腿后部肌肉收缩压挤出的血量,与心脏每搏的排出量大体相当。
长期进行这项运动,能解除久站、久坐后的机体疲劳、下肢酸胀和因下肢血液回流不畅而引起的静脉曲张。每天坚持2~3次,每次5~10分钟。
